『壹』 電腦主板配CPU怎麼配內存怎麼配
華碩M2N68AMPLUS
這個是AM2、DDR2代內存的主板,可以無視了
技嘉M68MT-S2PDDR3這個是AM3、DDR3代內存的
華碩P5G41T-MLX
這個是上INTEL的,DDR3內存
其實你只要到中關村這類大型網站,就可以查到相關產品的參數,就明白什麼上什麼CPU,上什麼內存了!
『貳』 配置一台電腦cpu.內存.主板.顯卡要如何搭配
搭配均衡最合理。
最先選擇主板:
主板、CPU、顯卡都有高中低性能,價格也就分三六九等,不同價位,不同晶元組的同樣CPU介面產品,品牌、功能、擴展性、主板供電、做工會不相同,選擇主板,必須先要滿足功能上的需要,比如USB3.0\SATA3.0\CPU介面等自己所需的介面,再看價格和品牌,選擇合適自己的主板。
盡可能選擇最新出的晶元組主板,最新的主板,價格是貴些,但擴展性以後升級性都要好,如果偏重價格的,也可以選擇當前市場主流晶元組的主板。
其次是選擇CPU:
選定最新或者主流的主板後,那麼主板支持的CPU也是市場上最新或者最成熟的產品,品種相對豐富,可選擇餘地大,根據自己的要求選購,日常用途都沒問題,主要是游戲需要CPU滿足,可以根據游戲要求選擇一款合適的CPU。
選擇顯卡:
普通家用的,核顯即可滿足,而且可以省錢。有游戲要求的,那CPU和顯卡需要選擇同樣級別的,中端CPU就選擇中端顯卡,高端CPU就選擇高端顯卡,可以通過CPU、顯卡天梯圖來選擇合適的新顯卡,CPU和顯卡性能可以有些差別,但相差不要過大就行,否則木桶原理,電腦游戲性能是按最低性能的硬體計算的。
選擇內存:
內存相對簡單,通常普通配置4G,游戲配置標配8G,高端配置可以選擇16G的配置。
其他硬碟、機箱、電源、散熱器,滿足要求,品牌不錯就行。
『叄』 CPU和內存怎麼搭配
CPU內存搭配有講究,跟系統也有關系。
32bit系統最大隻支持3.2 G的內存 ,多餘部門不發生作用,所以,要是XP系統,或32bitWIN7等系統,在這個問題上不用糾結了,上到3G就好了。
要是64bit系統其實有個萬能應對方式,就是你CPU主頻多大就上多大的內存,舉個簡單的例子,I3-550的CPU是算比較中等的CPU了,他的主頻是3.2G的,那麼雙核就是6.4G,所以,你上內存上到6G正好。
以上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肆』 電腦CPU、內存、主板之間怎麼搭配
若是inter的U
看下前端匯流排是多少,之後買內存的時候盡量買頻率與之最接近的內存。
AMD的U看HY頻率
也是看了之後買內存。
主板的話
看好支持CPU的針數和類型就哦了。
『伍』 主板和CPU和內存條要怎麼搭配好
主板和CPU的搭配,硬標準的話,其實只要介面一樣,再就是處理器的匯流排頻率在主板所支持的匯流排頻率之內,主板一般都能支持,當然太低端與相對高端的之間搭配起來是不合理的。所以在現實中,是有一定約定成俗的標準的。如使用Intel奔騰雙核E6300處理器,其使用的是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為1066MHz,介面為LGA 775。而現實中,Intel G31晶元組、G41晶元組和P43晶元組、P45晶元組都可以進行支持.但是一般使用Intel G41或P43晶元組進行支持,Intel G31過時了,而Intel P45一般用來支持Intel Core2 Quad(酷睿2四核)和Core2 Extreme(酷睿2至尊四核)處理器。
主板與內存搭配方面就很簡單了,就看主板提供的內存插槽類型,是支持DDR、DDR2還是DDR3.當然有的主板可以同時支持DDR與DDR2內存,或同時支持DDR2與DDR3內存。再就是看具體支持的頻率。
處理器與內存之間的搭配,主要看處理器匯流排類型及處理器外頻的限制。其中,限制較大的則是Intel傳統的採用前端匯流排(FSB)的處理器。舉例來說,Intel Core2 Duo E8400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為1333MHz,則前端匯流排帶寬為1333MHz X64Bit/8=10.664GB/s。由於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布局是,內存控制器集成於主板北橋,那麼內存與北橋(內存控制器)之間的通道為內存通道,而處理器與北橋之間的通道為前端匯流排。內存中的數據到達北橋(內存控制器)後經由前端匯流排到達處理器進行處理。那麼就需要內存帶寬與前端匯流排帶寬維持在一個相協調的程度上,一般是要求內存帶寬等於最好大於前端匯流排帶寬,否則內存造成瓶頸。所以在使用內存時,使用單根DDR3 1333MHz的2GB內存,內存帶寬為1333MHz X64Bit/8=10.664GB/s,剛符合要求;當然使用兩根DDR2 800MHz的2GB內存組建4GB的雙通道也是可以的,內存帶寬為800MHz X64Bit/8X2=12.8GB/s。而AMD處理器與Intel Core i系LGA 1156處理器採用的DMI匯流排與Intel Core i系LGA 1366處理器採用的QPI匯流排則是與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布局是不一樣的。AMD處理器平台是將內存控制器集成於處理器內部,與Intel Core i系台式機桌面級處理器(採用DMI、QPI匯流排,區別於傳統的前端匯流排FSB)一樣。內存與處理器(內存控制器)之間的通道為內存通道,內存中的數據經由內存通道直接到達處理器,而不經過HT匯流排(Intel Core i系台式機桌面級處理器平台則不經過DMI或QPI匯流排),因而內存帶寬沒必要像Intel傳統的那樣由處理器前端匯流排帶寬來決定內存帶寬,要求內存帶寬等於最好大於前端匯流排帶寬。那麼只要內存帶寬符合主流就可以了,沒必要非要大於HT(DMI或QPI)匯流排帶寬。當然,這樣的話,一般是根據計算機平台的檔次來確定內存規格的。舉例來說,使用Intel Core i7 980X Extreme六核十二線程處理器的話,其QPI匯流排頻率為6.4GT/s,則帶寬為6.4GT/s X2X2=25.6GB/s,相當於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3200MHz的頻率帶寬,而目前Intel傳統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最高為1600MHz,即帶寬為1600MHz X64Bit/8=12.8GB/s,為QPI匯流排6.4GT/s頻率帶寬的一半。所以配置內存時,根據現實,Intel Core i7 980X處理器支持三通道內存,但是最高支持三通道DDR2 1066MHz內存,而使用雙通道的話,則可以使用目前最高的DDR3規格的內存。既可以使用兩根DDR3 2400(OC)的2GB內存組建4GB的雙通道,則內存緩存為4GB,內存帶寬為2400MHz X64Bit/8X2=38.4GB/s;而要是用三根DDR2 1066MHz的2GB內存組建6GB雙通道的話,內粗緩存為6GB,內存帶寬為1066MHz X64Bit/8X3=25.584GB/s。這兩種方案都是可以的......
『陸』 主板CPU內存如何搭配
當你選擇主板時,在它的參數上就會寫明它所支持的CPU類型和內存的類型!
以華碩 M2N-E 主板為例:
適用平台 AMD平台
CPU_種類 Athlon 64 X2/Athlo 64 FX/Athlon 64/Sempron
CPU_描述 支持AMD Socket AM2 Athlon 64 X2/Athlo 64 FX/Athlon 64/Sempron處理器
內存類型 DDRII
內存描述 支持雙通道DDR2 800/667/533內存
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到,這款主板適合AMD系列的CPU,支持雙通道的DDR2內存。
具體理論的介紹請見下文: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它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目前較為主流的內存頻率室333MHz和400MHz的DDR內存,以及533MHz和667MHz的DDR2內存。
大家知道,計算機系統的時鍾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盪器控制著時鍾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晶體的震動以正弦調和變化的電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變化的電流就是時鍾信號。而內存本身並不具備晶體振盪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鍾信號是由主板晶元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鍾發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DDR內存和DDR2內存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工作頻率是內存顆粒實際的工作頻率,但是由於DDR內存可以在脈沖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傳輸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兩倍;而DDR2內存每個時鍾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
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種意義,在廣義上凡是內存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頻不一致時都可以稱為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出現在早期的主板晶元組中,可以使內存工作在比CPU外頻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簡單相差33MHz),從而可以提高系統內存性能或者使老內存繼續發揮余熱。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超頻)下,目前不少主板晶元組也支持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晶元組,僅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頻,但卻可以搭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時其CPU外頻133MHz與DDR 400的工作頻率200MHz已經相差66MHz了),只不過搭配不同的內存其性能有差異罷了。再次,在CPU超頻的情況下,為了不使內存拖CPU超頻能力的後腿,此時可以調低內存的工作頻率以便於超頻,例如AMD的Socket 939介面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頻,不少產品的外頻都可以輕松超上300MHz,而此如果在內存同步的工作模式下,此時內存的等效頻率將高達DDR 60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順利超上300MHz外頻,我們可以在超頻前在主板BIOS中把內存設置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頻之後,前者也不過才DDR 500(某些極品內存可以達到),而後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標准頻率),由此可見,正確設置內存非同步模式有助於超頻成功。
目前的主板晶元組幾乎都支持內存非同步,英特爾公司從810系列到目前較新的875系列都支持,而威盛公司則從693晶元組以後全部都提供了此功能。
1,CPU的外頻是800MHz的話,如果上雙通道就用DDR400的內存!!!(最好是支持雙通道內存的主板)2,CPU的外頻是533MHz的話,最高只能上DDR333的內存!!!3,CPU的外頻是400MHz的話,不能上雙通道內存,只能以單通道運行!!!可以使用DDR400,333,266的內存!!!
『柒』 我想自己組裝一台台式電腦,怎麼配置主板,cpu,內存之類要求經濟實
組裝電腦就是根據自己需求來選擇硬體,將所有的硬體組裝到一起組成的電腦主機,也是所謂的DIY電腦。組裝電腦的最大特點就是搭配自由,可按照自己需求來進行搭配,性價比十足。其實,電腦組裝對於老鳥十分簡單的,而對於新手就十分棘手了,針對新手朋友,今天裝機之家分享一個最新最詳細的台式電腦組裝教程圖解,以intel八代裝機平台為例,特別適合小白裝機用戶,來借鑒一下。
如下圖所示,CPU已經安裝完成,黑色的蓋子沒用,可以扔了,主要是在沒有安裝之前,防止CPU插槽的陣腳被碰到。
『捌』 CPU,主板,內存條選購時,它們之間因如何搭配,因考慮那些主要問題
CPU主板搭配首先考慮的就是針腳兼容性問題,其次就是主板CPU等級高低問題,內存條需要看CPU內存控制器頻率合適就可以了,比如,英特爾i5 9400F六核六線程,中高端CPU,主板就要有B360M和B365M主板,內存條選擇2666頻率的就可以了,容量8G和16G就可以,
『玖』 電腦主板怎麼和CPU內存條搭配
主板和CPU一般是有固定的搭配的,因為受到了插槽類型不同的限制,如果CPU和主板上的CPU插槽不相對應的話,CPU是不能安裝到主板上的。
內存的也受主板的限制,可以從主板的說明書上找到與主板兼容的硬體規格。
如這款B85的主板,它對CPU的插槽就是限制在LGA 1150。
對應的內存也是要DDR3 1600/1333MHZ的頻率,這就是通常所說的A平台和intel的區別,即Intel的CPU有對應的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