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建立礦池
要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網站。
在此機制中,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截止2019年1月,全球算力排名前五的比特幣礦池有:BTC.com 、Poolin、AntPool、slush pool、、F2Pool,目前全球約70%的算力在中國礦工手中。
(1)搭建礦池需要什麼硬體配置擴展閱讀:
手續費:
比特幣礦工會對大部分交易收取少量費用,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人大量發送無聊的小額交易,浪費網路資源。當前每筆交易的手續費大部分是฿ 0.0001/KB(0.0001btc/KB),實際上0.9.0以後的版本將默認手續費降為฿ 0.00001/KB(0.00001 btc/KB)。
因為大部分交易佔用的數據量都小於1千位元組,所以一般情況下฿ 0.00001(0.00001 btc/KB)的手續費就足夠了。同時,在將來比特幣區塊獎勵較少時,手續費將成為礦工收入的主要來源,比特幣的手續費會與該交易佔用的位元組數相關。
目前比特幣系統中手續費的計算標准並非強制性的,因此使用者也可以在交易進行時不給予任何手續費;
但大多數礦工在組建資料塊時通常會優先考慮帶有較高手續費的交易,以便在挖礦成功時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因此無附帶任何手續費的交易,可能會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被處理並納入區塊鏈中。
此外,現在因為區塊容量上限1MB以及近期比特幣交易量大增的因素,手續費大幅上漲,而且等待交易被確認的時間也變長了許多。
Ⅱ 如何自己挖礦(入比特幣)
第一步:准備礦機、礦池
想要挖到比特幣,就必須要准備專業的設備,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專業礦機在出售,而礦池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選擇礦池的時候也要對比各個礦池的產出和收益差距,然後選擇最適合的一種礦池。
挖比特幣的電費成本:
挖比特幣是通過高力計算機特定的加密演算法來挖掘的,所以說挖比特幣的速度還是要看你計算機的算力。
自2018年7月起,數字幣市場持續低迷。比特幣價格從9000美元連續跌至6000美元關口。較年初19000美元關口下跌近60%。受比特幣等主流數字幣影響,整個數字幣市場的泡沫逐漸被擠破。如果按照每台礦機每月耗電1000度,每度電0.35元計算.
每100台礦機每月需繳納電費35000元,則礦工每月利潤僅為36100元,需要1年的時間才可收回購買礦機所需成本。受低迷行情影響,礦工的收入也急劇下降。按照30日內比特幣價格最高點8376美元計算,每100台礦機的挖礦收入銳減約42300元。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比特幣
Ⅲ 普通家用電腦不能用f2pool礦池挖礦嗎
比特幣挖礦需要的電腦配置非常高,尤其是顯卡。家用電腦基本上不可能挖出比特幣
Ⅳ 我的電腦配置能挖比特幣嗎挖幣對硬體有傷害沒會挖的能詳細指導下嗎,想體會下,多謝。
任何能聯網的電腦都可以挖比特幣,但效率相差可以差幾千幾萬甚至幾十億倍都不出奇。早年間你這配置還可以順便挖一下玩玩,現在專業挖幣的太多,大家水平都提高的後果就是大家都很難挖到,你這配置就是那種挖一年也挖不到兩三個的那種水平,可以百分百肯定是挖不回電費的,就別說網費和電腦的折舊了——雖然挖幣本身並不會直接傷害電腦,但長期開機對穩定性比較低的配置來說還是很要命,就比如你這個。
玩網游是游戲,有圖像有聲音有音樂有互動,挖幣是苦工,巨麻煩不說,要高效率的挖還像是電腦死機一樣,就跟看一面牆一樣,這事唯一的樂趣就是能挖到幣,但你這配置並不適合挖幣,3個月能挖到一個的可能,比你上街撿五十塊錢還低,有那功夫上街到處系鞋帶還算戶外活動了那,何苦摧殘自己家這台游戲性能還算不錯的電腦。
Ⅳ IPFS挖礦需要什麼硬體配置
目前根據官方給出的FIL收益方式來看,有三種,一是提供硬碟存儲獲得收益(存儲礦工),二是提供帶寬資源獲得檢索收益(檢索礦工),三是挖礦打包區塊收益(存儲礦工),基於以上規則,目前能符合三種收益的只有企業級和雲礦池。
配置方面基於挖礦規則,給出以下配置建議:
CPU:4核及以上,inteli系列為最佳,內存最低8G,若想獲得檢索收益,內存需要16G以上,硬碟空間建議4T以上用來獲得存儲收益
家用礦機(目前情況分析,有以下劣勢):
a.國內95%以上的IP地址不是靜態的,導致挖礦違約平台扣取質押代幣b.自己需要購買質押的代幣,額外花費一部分錢購買代幣才能啟動
c.斷網斷電聲音大,影響鄰居的事件導致沒有收益
d.剛好不幸你家處在二三四五線城市,基本上搶不到訂單
e.某瑩礦機宣傳的家用礦機不能挖礦可以做檢索,檢索需要上行帶寬至少10M以上,加上時空證明(IPFS防作弊機制)可能需要更高20M以上的穩定帶寬,試問誰家小區的網路24小時之內符合以上要求,所以檢索也很困難。
f.據說18年3月份開始被洗腦買了家用礦機的投資人都用了5-10幾倍的價格買了一個小盒子放到家裡當擺設,所以家用礦機是用來割韭菜的,因為它低門檻,隨之而來的是你買了也幾乎挖不了FIL
企業級託管礦機
a.就目前的IDC機房,私人機房,硬體配置方面五花八門,自己組建礦場成本相對比較高昂,租賃達到國家級應用條件託管的話,單台配置組合價格購買價大概是成本價的3-10幾倍左右,相對成本高昂
b.同一個機房一般是出租給多個企業來存儲和應用,會導致多個操作系統同時運行的狀況,缺乏統一性,易於被黑客攻擊
c.礦場內所有礦機惡性競爭,算力內耗,分單不均衡,造成部分機器搶到單,部分機器沒有單的情況,收益不均衡
d.獨立的IPFS礦機系統不同,難以實時統一調參搶單
e.無法抵禦區域政策性風險,比如國家政策性風險
f.企業級最大的好處是配置高,集中化基礎管理,機房條件相對家用礦機很有優勢,同時伴隨著的不過的是以上狀況
雲礦池雲挖礦
a.算力租賃,價格相對於託管礦機低廉,租賃時間可控
b.一般雲礦池的IDC機房都是國防級的可防黑客入侵
c.礦池產出全網共享,不會擔心某個購買的節點出現故障沒有收益
d.硬體投入全網分攤,個人投入產出比劃算
e.統一規模化管理,不存在單個節點單個調試,單個維護的狀況
d.節點一般是多個城市多個國家的節點布局,地域區域性政策風險
e.第三方實時監控,信息披露度很高,隨時知道礦池產出狀況
f.統一運維系統,實時統一調參,定價策略,搶單策略,存儲策略等
針對以上分析,目前國內現有的雲礦池,某貓雲礦池,某瑩雲節點,某際雲礦池,某鏈雲礦池在宣傳中號稱全球在布局的,經過實際驗證,他們的礦池要麼是自己組建的私人小型礦場,要麼是國內合作的專業礦機託管商,且范圍大多隻局限於國內,因為礦池礦場的搭建成本非常高昂,和國內雲級服務商合作的成本更加高昂,所以退而求其次,自己組建小型礦池,對外宣傳全球布局。
目前比較推薦了解的是「諾亞雲礦池」,經過驗證,諾亞雲礦池的渠道雲服務商目前在香港,新加波,德國,波蘭是有合作的,技術背景相對比較雄厚,其它相關信息請各自查詢。
Ⅵ 比特幣怎麼挖礦
步驟一、注冊賬號以及賬號設置
1首先,我們需要找一個操作方便產出穩定的比特幣礦池,然後通過挖礦客戶端軟體連接到指定的伺服器上挖礦。這里以「BTC Guild」網站為例,先打開這個網站,點擊左邊的用戶注冊。注冊過程比較簡單,輸入英文用戶名,密碼和確認密碼即可
2注冊成功之後,我們會在網頁上看到一條這樣的信息「Your account has been successfully registered and logged in!」,意思是注冊成功並已登錄
3我們點擊左上角的「Dashboard」按鈕,可以看到賬戶的整個監控狀態
註:在這個監控儀表盤中我們最為關心的是「Total Earnings」,這就是我們當前賬戶所掙的比特幣。以後只要我們打開網站,進入監控儀表盤就可以看到自己賬戶的相關信息了。
4接下來請點擊頁面導航欄中的「Settings」。在設置頁面中,我們可以設置電子郵件地,比特錢包地址,更改密碼等
5如果在帳戶中設置電子郵件地址,日後要是忘記密碼或者被盜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置的電子郵件來恢復密碼。首先在「Email Address」一欄輸入我們的常用的電子郵件地,然後點擊「Change」按鈕
6接下來頁面中會顯示一封確認郵件已經發送到我們之前設置的郵件中
7然後我們打開自己的電子郵箱,找到 BTC Guild 發送的郵件。點擊確認鏈接即可,之後會在頁面中顯示我們的郵箱已經成功設置
8如果我們在帳戶設置中設置了電子郵件的話,我們還可以對開采礦工的行為設置郵件通知。在設置頁面上找到「Idle Warnings」一欄,點擊下拉列表,選擇想要發送郵件的時間,然後點擊右邊的「Change」按鈕即可。當我們設置10分鍾以後,如果有礦工停止開采,系統會在10分鍾後自動向我們的郵件發送一封通知郵件。收到郵件以後,我們就知道具體是那個礦工罷工了。
9另外在設置中,我們比較關心一個是「Bitcoin Wallet」即錢包地址。這個地址可以先不用設置,等我以後真正開採到了比特幣是再填寫也不遲。
10帳戶設置完成以後,接下來我們要對「Worker」進行設置。什麼是 Worker 呢?就是我們之後在比特幣開采客戶端上要用到的登錄礦工帳戶名。系統會默認為我們創建一個礦工名,礦工名是以我們注冊帳戶名加一個下劃線和數字組成。比如我們注冊的帳戶是XXX,那第一個礦工名就叫「XXX_1」
11如果我們要設置多個礦工名的話,在「Create Worker」一欄中輸入一個數字如「2」,再點擊「Create」按鈕即可添加一個新礦工的帳戶名
12在 Worker 設置頁面里,我們還可以分別對礦式帳戶的開采支付模式進行設置。Payment method,即開采支付方法。這里有二種類型可供選擇,PPS和PPLNS,區別在於開采模式和手續費上。PPS的手續費為7.5%,而PPLNS的手續為3%。系統默認為採用 PPLNS,如果要更改,請點擊 Payment method 下方的「change」按鈕。
13另外我們還可以對開采模式的難度進行選擇,如果我們的電腦有多個顯卡GPU,或者一些專用的機器的話,可以在 Minimum Difficulty 下對分別對礦工帳戶名進行設置
步驟二、下載挖礦客戶端軟體
1當我們注冊設置完成以後,接下來請點擊頁面導航菜單中的「Support」,我們會看到客戶端的下載鏈接。
挖礦客戶端軟體有二種類型:
BFGMiner:命令行操作界面,可直接下載。
CGMiner: 也是命令行格式操作的,不過下載步驟過於復雜。
我們這里以下載 BFGMiner 為例,點擊如圖所示下載。
2隨後會跳轉到挖礦工具的下載頁面,挖礦工具有二種格式,一種是32位系統,另一種是64位系統。根據自己的系統位數,下載相應的工具版本
3挖礦工具客戶端大小不足5M,是一個 ZIP 壓縮文件。下載完成之後,找到並打開文件。點擊滑鼠右鍵,選擇「復制」選項
4這里我以粘貼提取到桌面為例
步驟三、挖礦客戶端軟體詳細設置
1打開挖礦目錄以後,雙擊點擊打開目錄下的「bfgminer」文件
2接下來來看到 BFG minier 的窗口,在 URL 處輸入礦池的地址。礦池地址可以在 BTC GUILD 的 support 頁面中看到,如 stratum.btcguild.com:3333 ,按回車鍵
3然後在 Username 後輸入自己先前在 BTC GUILD 網站上設置的礦工名,按回車鍵
4隨後在 password 密碼處,可任意輸入,發圖所示
5最後就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數字在變化,表示正在挖礦了。值得注意的是如圖標注的地方表示當前機器按鈕的速率
6除了開采客戶端軟體上可以看當前開採的速度,我們還可以在 BTC Guild 網站上的 「Dashboard」頁面中的「Active Worker Summary」列表中看到每上礦工開採的具體速度
7如果要關閉挖礦工具,直接 X 掉即可,也可以直接按 Q 鍵退出。如果想要多開幾個的話,在 BFG miner 目錄中再打開一個挖礦工具即可。
步驟四、CGminger命令行客戶端軟體
1如果真要想挖礦的話,官方是推薦我們用「CGMiner」,也就是在命令提示符下運行的。在 BTC Guild 頁面上點擊「Support」,再點擊「CGMiner」下載鏈接頁面,選擇對應系統的版本
2隨後會跳轉到 CGminer 的下載頁面,點擊如圖標注的鏈接。
3然後選擇一個 CGminer 的版本,我這里下載一個 Windows 版本為例
4這里以 Windows 版的 CGMiner 為例,下載完成以後,解壓到電腦中
5打開CGMiner的目錄,找到「CGMiner 」
6用滑鼠雙擊「CGMiner」會彈出一個命令行窗口,提示我們輸入連接伺服器的 URL 地址。輸入「stratum.btcguild.com:3333」,按鍵盤上的回車鍵
7然後提示我們輸入「Username」即礦工帳戶名,按鍵盤上的回車鍵
8接著輸入「password」密碼,按鍵盤上的回車鍵
9稍等片刻,當客戶端與服務在建立連接之後就會看到機器開始開采了
10若要退出開采,請在窗口上按鍵盤上的「Q」鍵。
工具/原料
帶有獨立顯卡的PC 電腦
注意事項
如果你是用 CGminer 的話,顯卡一定要是支持通用計算標準的顯示才行,否則會不能挖礦。
Ⅶ worker和miner區別
一、什麼是礦機?
礦機實際上就是一台專業的存儲伺服器,它主要由機箱、主板、電源、風扇、處理器(CPU)、內存(RAM)、顯卡(GPU)、硬碟等部件組成。除了一些輔助部件外,大家最關心的還是CPU、GPU、內存和硬碟等核心部件。
其實官方提出的硬體配置要求只是一個基礎值,對於大礦工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大礦工所採用的硬體配置基本都遠高於官方給出的配置。能不能挖出來?能挖多少?最主要的還是看礦工的系統集群以及演算法優化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全球數以百家的專業礦工,在測試網上跑出成績的只有十來家的主要原因。
二、什麼是礦場?
我們所說的礦場,其實就是將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台礦機(伺服器)進行集中運維管理的一個物理空間集合。挖礦由於特有的抵押和懲罰機制,對於挖礦環境要求很高,原則上不允許出現斷網斷電的情況,否則可能觸發懲罰機制,罰扣你所質押的代幣,礦工得不償失。一般自建機房的條件很難達到挖礦的要求,所以絕大部分礦工在選擇礦場上都會優先考慮IDC機房。
IDC的全稱是Internet Data Center,也就是互聯網數據中心,就是電信部門利用已有的互聯網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准化的電信專業級機房環境,為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企業、媒體和各類網站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專業化伺服器託管、空間租用、網路批發帶寬等業務。
IDC機房條件基本都差不多,從機房配置和內部環境基本也都差不多,主要從電力系統、空調系統、網路系統、監控系統、安保系統、消防系統等方面進行評估。各家礦機廠商在機房方面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自行搜索關於IDC機房的資料進行了解。
三、什麼是礦池?
前面講到的礦場是將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台礦機(伺服器)進行集中運維管理的一個物理空間集合;而礦池則是將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台礦機(伺服器)的計算能力進行系統集群的虛擬空間集合。
目前大部分礦工主要採用兩種方案搭建礦池集群,一種方案是將多台配置完整的伺服器通過系統集群成一個大的伺服器,將每台伺服器中的CPU、GPU和內存資源集中在一起進行計算,然後再將計算出來的數據分別存儲到每台伺服器的硬碟中去;另一種方案是將worker(計算模塊)和miner(存儲模塊)分離,worker負責計算數據、生成復制證明;miner負責提交時空證明進行打包挖礦。兩種方案各有優劣,主要看各家礦機廠商的礦機配置方案以及集群搭建的能力。
四、什麼是雲算力?
有了礦池就衍生出了雲算力。早在2014年12月,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雲算力會是未來挖礦的主流。」
由於挖礦對於挖礦場所(礦場)、運維能力的要求較高,所以一般個人礦工很難進行家庭挖礦。再加上前期挖礦比拼的也是算力,個人礦工的算力規模很難與專業礦工相抗衡。而且整機價格相對較高,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夠承受,所以雲算力成為一般散戶投資者的首選。
雲算力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礦機租賃,由於礦機(伺服器)整機的價格相對較高,通過將整機的算力空間進行拆分,可以降低投資和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以FILPool礦池的雲算力合約為例,1T起購,最低只需要一千多元就可以參與挖礦,而且挖礦過程中無需承擔繁雜的礦場運維工作。
采購礦機進行託管挖礦和購買雲算力挖礦的區別有點類似於買房和租房的區別。買礦機,你擁有礦機的所有權,然後將采購的礦機託管給專業的礦場進行託管挖礦,按時交納託管費(礦機運營所需的機櫃租賃費、電費、帶寬費等費用),按照你所託管礦機的算力空間占礦池總算力空間的份額按比例進行收益分配,礦場再按一定比例收取技術服務費。而買雲算力就是租賃礦場自由設備的算力空間,雲算力費用已包含租賃期內所有費用,一鍵挖礦,只需等待礦池每日發放收益即可,省心省力。在挖礦效率上,兩者其實是一樣的。
由上,可以看出礦機適合投資預算較高、長期看好的前景,並做好了長線投資的客戶;而雲算力則更適合想投入小額資金嘗試挖礦的散戶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