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純手工煎餅的麵粉怎麼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純手工煎餅的麵粉怎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8-06 03:07:47

❶ 做煎餅果子的麵糊配比是怎樣的

我是一枚吃貨,與你分享各類美食,如果你也是,點擊上方藍色按鈕關注【美食吃貨秀】,有空進來坐一坐,我在這里,等你~

五、倒入水,將綠豆粉和小米粉白麵粉充分混勻(麵粉和水的比例是1比1.5,面是1,水是1.5)。

六、用勺子調成攪勻,調成稀糊的麵糊狀,蓋上蓋子,放一宿,放麵粉和水充分餳至。

❷ 煎餅果子麵粉怎麼調制

說到麵粉煎餅的做法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特別是對於東北那邊的人來說,好似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眾所周知的就是,東北那邊的人基本以麵食為主,而麵食就離不開麵粉的,而麵粉煎餅也是離不開麵粉的。麵食很容易消化,而且吃了還特別容易飽,這也是東北人喜歡吃麵食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吧。

麵粉煎餅很多人都喜歡吃,因為特別有嚼勁,而且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往裡面加入不同的菜或甜面醬、辣醬。下面就來說說關於麵粉煎餅的做法。
麵粉煎餅的做法:
1、麵粉200克,加入兩三個雞蛋和適量的水,向一個方向攪動,打成略稀的麵粉糊。再加入剁辣椒,蔥花,切碎的榨菜末,攪拌均勻。
2、起鍋,放入少量的油,把鍋燒熱。將攪拌好的麵粉糊舀起來均勻澆在鍋里,迅速端起鍋向各方向傾倒一下,使麵粉糊在鍋里形成餅狀(平底鍋比較方便。如果用的是普通炒菜鍋,就要動作迅速讓麵粉糊盡量鋪開,否則厚薄就會不均勻)。
3、稍煎幾秒鍾,等餅的底3面煎脆可以揭起來的時候用筷子把餅揭起,轉面煎另一邊。
4、大概每邊煎七八秒鍾,呈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5、然後再重新加一點油製作下一張。
烹飪小技巧:
1、餅的關鍵在於麵粉糊剛入鍋的時候,一定要動作快,攤得盡量薄,餅才會好吃。否則中間太厚就夾生,邊上又容易焦。
2、火可以適當關小一點,不要太大,比較容易掌握火候,不會煎糊。
營養價值:
1、煎餅可以用麥、豆、高粱、玉米等多種穀物製作,含有穀物本身的各種營養,食用方便,是人體補充能量的基礎食物,再捲入各種蔬菜、雞蛋、肉等配料,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
2、煎餅多以粗糧製成,常吃煎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益腸胃健康;
3、其次煎餅筋道耐嚼,常吃煎餅有益牙齒健康,有好多老太太都70歲左右了牙齒依然堅固,問她有何保健方法,答案是常吃煎餅。
通過上面關於麵粉煎餅的做法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發現麵粉煎餅做起來非常簡單,大家在平時生活中完全可以自己做來吃。而且麵粉煎餅屬於雜糧,常吃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

❸ 攤煎餅麵糊的調配方法

攤煎餅麵糊的調配方法及做法如下:

一、用料

黃豆面:小米麵:中筋麵粉1:1:1

二、山東煎餅的做法

1、將各種糧食分開裝在不同容器裡面(米粒大小不同,泡的時間不同),今天早晨用溫水泡上,放在常溫處。米糊不能太干。

拓展資料

煎餅多以粗糧製成,常吃煎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益腸胃健康;其次煎餅筋道耐嚼,常吃煎餅有益牙齒健康,有好多老太太都70歲左右了牙齒依然堅固,問她有何保健方法,答案是常吃煎餅。

煎餅可以用麥、豆、高粱、玉米等多種穀物製作,含有穀物本身的各種營養,食用方便,是人體補充能量的基礎食物,再捲入各種蔬菜、雞蛋、肉等配料,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

❹ 手工煎餅的做法與配方

准備材料:麵粉 250克、綠豆粉 80克、雞蛋 1個、水 適量、圓生菜 2片、甜面醬 適量、腐乳(紅) 少許、香蔥 2棵、植物油 少許、香菜 2棵。

一、取100克麵粉和50克清水,放一個盆里,揉成面團,醒放20分鍾。

❺ 純手工-粗糧煎餅磨糊子的粗糧的配比,是有做做煎餅的求指教

山東雜糧煎餅的製作方法 准備工具: 煎餅爐子、木頭刮板、面桶、脆餅箱子、調料小盆、煎餅爐架子、鐵勺子、鐵鏟子、鐵皮模子(製作脆餅用的)、油察子(從毛巾上剪一小塊下來捲成小卷,用來蘸油察平板鐵鍋的,此工具只使用蜂窩煤爐子)。 製作煎餅所需材料: 白麵粉、玉米麵粉、綠豆粉、黑豆粉、黃豆粉、蕎麥麵粉、小米粉、高梁粉、豆油、小蘇打粉、發面;以上材料根據當地的糧食資源特點選擇3-5種就可以,如果本著為消費者全心全意服務的真摯信念,那就多放幾種雜糧;即使不放雜糧煎餅也可以攤,只是經常吃煎餅的人也許能吃出來。 製作煎餅對材料的要求: 1、對玉米麵粉、綠豆粉等雜糧面的精細程度要求和白麵粉的精細程度一樣,因為雜糧麵粉如果太粗糙了影響口感(這個根據地方的口味來定,如果客戶喜歡吃粗糙的感覺就放粗加工的雜糧,)。 2、在和煎餅麵糊前要提前用 2斤白麵粉加1.2――2斤水和成白麵糊放置在溫暖的地方製作成發面待用。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 一、 麵糊製作 材料比例:10斤白面、0.16斤山芋粉(俗稱紅薯粉)1斤雜糧(3到5種雜糧各加一點)、10克鹽、4斤發面、5個雞蛋、3小勺(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約5克)小蘇打粉(根據當地的麵粉質量,以做出煎餅聞不到蘇打味道為好)。 製作麵糊順序:先將白面和雜糧混合勻,然後將發面倒入,再將3小勺小蘇打粉加入水中溶解後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糊狀即可待用了(攪拌好後放置10分鍾再攪拌一次,然後再放置20--40分鍾,直到用筷子挑起麵糊有了象皮筋一樣很勁道的感覺就可以上鍋攤煎餅了)。夏天麵糊放3個小時以上容易發酵,做生意時帶點小蘇打,看到面發起來就加一點小蘇打攪勻後再用。加雞蛋和山芋澱粉的目的是為了比較好攤(只是為了好攤,可以不放)。冬天製作發面可以到超市購買發酵粉(或叫乾酵母)使面發酵(發酵粉按照其說明書的用量來放) 二、 脆餅製作 2斤白面、0.3斤色拉油、1.6斤水、半勺鹽(就是我們做飯用的調料小勺)、一個雞蛋;每2斤面可以炸60個脆餅。製作順序:將0.3斤色拉油、半勺鹽加入水中使其融化,在將混合水倒入白面中和好(面的軟硬程度見VCD中的脆餅製作)放置30-50分鍾待用。 (具體製作過程請參考VCD錄像) 三、 辣醬製作 買1斤小紅辣椒用刀切成碎末(或買已經加工好的)放入鍋中用油炒出香味,然後加1個胡蘿卜(用榨汁機榨成糊狀),為了使辣醬比較粘稠。辣醬的製作不一定按照此法製作,因為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口味,可以因地制宜。 四、 甜面醬製作 到超市買1袋500克裝的甜面醬,將3小勺澱粉倒入5分之1杯水中攪勻,將白芝麻磨成粉待用。現將攪勻的澱粉水倒入鍋中緩慢燒熱,再將燒的變稠了的的澱粉芡汁和白芝麻粉倒入甜面醬中攪勻待用,再加入適量的糖即可,如果是北方的客戶可以適當的加一點――十三香,和雞精等來提高香味。 五、 爐溫控制 用爐子上的進風插板控制火的大小。如製作過程中鐵板溫度太高,可以用礦泉水瓶子裝好水,再在瓶蓋上打一個小孔,給鐵板上灑點水達到降溫的目的。(此法主要針對老式泥爐子) 六、 攤煎餅 攤煎餅是整個程序中最關鍵的步驟,用書面文字不能表達清楚,請看VCD教學光碟實錄。剛開始練手法為了省麵糊,可以用乾麵粉倒到平面鍋上用木頭刮板練習,以把麵粉攤勻又不掉到地下為目的;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也許有左撇子的),為了把麵糊均勻攤開攤薄自己創立手法也可以,你可以轉圈的攤或者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向下都可以。製作煎餅的過程中攤煎餅的速度和手法是關鍵,所以我們建議你花3--5天時間(每天6小時)練手法和速度。速度慢了煎餅肯定會太厚而成本增加,手法不熟練攤出的煎餅會有的地方厚有點地方薄而不均勻。剛開始練手法很辛苦,但攤煎餅就是掙這份辛苦錢,只要邁出第一步一切就顯的那麼光明而有「錢」途玉米、高粱、小麥等粗糧麵粉(根據個人喜好)加水調成麵糊狀,然後在加一點油調勻,在一種熬子上烙成很薄的一種餅,抹上自己喜歡吃的醬,卷上喜歡吃的菜。 如果想學了賣,還是來山東臨沂看看吧,只有這里才有正宗的煎餅。

❻ 製作煎餅面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水和麵粉比為7:2。

製作一盤煎餅大約的材料:麵粉200g、水700g、小蔥3個、雞蛋3個、鹽適量。

提示:

1、麵糊的狀態是不稠也不稀的,如果稠了,煎餅攤不薄,還有裂紋,如果稀了會不成型。

2、想吃更筋道的,放一顆雞蛋就好,那樣就要再多加一點水了。

面與水的比例大概就是這樣,最後的麵糊用勺子舀起來,倒下時稀稠程度是能連成一條線。如果是做涼皮,要比這個濃稠。

(6)純手工煎餅的麵粉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製作煎餅面注意事項:

1、首先將麵粉倒入足夠大的容器里,一邊倒入清水一邊用筷子攪拌。這個時候要留意清水的分量, 千萬不要倒多了。即使是放少問題也不大,可以再次加 ,如果不小心放多了,而又不夠麵粉的時候那可沒辦法挽救了。

2、然後用筷子將麵糊攪拌均勻,一直攪到不會出現小顆粒為止。打好的麵糊應該是用勺子舀起一勺,往下倒的時候呈現出綿綿不斷的狀態。如果你呈現水滴的狀態,那說明麵糊還是很稠,應該再加點水再攪拌。

網路-煎餅

人民健康網-天津煎餅餜子標准出台

❼ 山東煎餅麵糊怎麼配製

山東煎餅的做法
小米1000克,黃豆100克。
1.將小米、黃豆淘洗干凈。先把500克小米煮到七成熟時撈出,晾涼後與另500克生小米和黃豆一起上磨,加水 磨成米糊,盛到盆里使其稍微發酸。
2.煎餅鏊子燒熱(火要緩而均勻),左手盛一勺米糊倒在鏊子中央,右手用煎餅扒子盡快把米糊向順時針方向推開成畫餅形,這時再把攤好的麵糊用刀推勺後約用1分鍾即熟。用刮刀順邊颳起煎餅的邊緣,兩手提邊揭起,餅薄加紙,呈棕黃色,松軟筋道,微酸甜香。
麵粉輕發酵,擀成10cm×3mm的圓餅,在平底鍋上煎熟,不放油,也不煎黃,熟了就可以,卷蔥白或蒜白,蘸甜面醬吃。
山東煎餅的做法
小米1000克,黃豆100克。
1.將小米、黃豆淘洗干凈。先把500克小米煮到七成熟時撈出,晾涼後與另500克生小米和黃豆一起上磨,加水 磨成米糊,盛到盆里使其稍微發酸。
2.煎餅鏊子燒熱(火要緩而均勻),左手盛一勺米糊倒在鏊子中央,右手用煎餅扒子盡快把米糊向順時針方向推開成畫餅形,這時再把攤好的麵糊用刀推勺後約用1分鍾即熟。用刮刀順邊颳起煎餅的邊緣,兩手提邊揭起,餅薄加紙,呈棕黃色,松軟筋道,微酸甜香。
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鐵制,圓形,有大、中、小三種,中號鏊子直徑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熱,上面即可烙制煎餅。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條,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可知煎餅的歷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來推動糊子的工具,當地人叫「篪子」,木製板狀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熱鏊子上後,用篪子左右推攤,糊子便薄薄地攤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還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來的煎餅卻各有特點。三是油擦子,群眾呼為油褡子,是用十幾層布縫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滲著食油,用來擦鏊子,為防煎餅粘連鏊子揭不下來。 煎餅的製作工藝較復雜,它以麥子、高梁、玉米、穀子、地瓜等糧食為原料,經過淘洗、浸泡,然後用石磨磨成糊狀物,群眾叫「煎餅糊子」。還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稱為「對半子」,群眾稱這樣磨出來的糊子好烙,烙出來的煎餅也柔軟好吃。磨糊子是很費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糧食一般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磨好,因為磨快了,糊子過粗,烙出來的煎餅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時候,添料必須是有經驗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來的糊子才細膩均勻。舊社會,一個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動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糧食。有錢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現在有了磨糊機,也可將處理干凈的糧食粉碎成麵粉,再用水拌成糊子。但人們總認為不如石磨磨出的香。目前已經有機器製造煎餅的方法了,但機制煎餅味道不如手工煎餅。傳統的手工制煎餅的過程非常復雜,包括磨製麵糊、架設鏊子、攤制或滾制、存放,所以手工制煎餅往往是一次大量製作,然後長期存放食用。下面介紹農村傳統的煎餅製作過程。
磨製麵糊
把麥子、高梁、玉米、穀子、地瓜乾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後磨成糊狀物,俗稱「煎餅糊子」。有些地方在磨製麵糊前,兌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稱「對半子」,「對半子」後磨出來的麵糊容易攤制,攤出的煎餅也柔軟好吃。有些地方把地瓜干在磨製成面後,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有的用地瓜干直接浸泡,這個細做可是麻煩之至。地瓜干要在水裡泡一天左右,等到水分將其徹底化後,就用刀將其剁碎。然後同泡好的玉米混在一起,在水磨上磨成糊。而這一過程很費時費力。水磨為顆粒粗大的圓型花崗岩磨盤製成,有上下兩塊疊在一起。盤的兩個接觸面上都鑿出了條紋以增加研磨和排糊的能力。上片磨片上開了兩個小洞,可以將料混著水一勺一勺的加入。推動上片磨盤就可以將料碾碎,從上下磨片的磨縫里流出的就是做煎餅用的煎餅糊。推磨可以用馬、牛或驢等牲口,那是在解放前的地主家才能用,普通人家也只有人推。小的磨盤一個人推就行。可大的磨要三四個人才能推動。現在則普遍採用機磨。一般是頭天晚上磨製麵糊,第二天一早開始架鏊子、生火、攤煎餅。
架設鏊子
架設鏊子的過程可簡可繁。簡單的架設方法直接用三塊磚把鏊子撐起來就可;復雜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個爐灶,用風箱鼓風。鏊子架設好後即可生火。農村一般採用玉米秸或麥秸作為柴禾。生火與攤制煎餅往往是兩個人合作。鏊子燒熱後,就可以攤制煎餅或滾制煎餅了。
攤制煎餅
攤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雜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餅容易與鏊子分離。當鏊子燒熱以後,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餅糊放到鏊子上,用耙子沿著鏊子攤一圈。由於鏊子是熱的,煎餅糊所到之處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層,就是所謂的煎餅。沒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帶著向前走,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整個鏊子攤滿。耙子的長短正好等於鏊子的半徑,所以耙子繞場一周,煎餅就成。為了煎餅質量更好,在上層的煎餅糊還沒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塊木板(稱為刮批)在上面刮一下,可以使上面平整和厚度均勻。因為煎餅很薄,很容易熟,這一過要非常的快,也就是二三十秒鍾,否則就會焦了。待成熟以後,需要及時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煎餅的大小以鏊子而定,直徑一般在半米到80厘米之間。攤在鏊子上麵糊的多少決定了煎餅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攤制出非常薄的煎餅來。攤煎餅非常講究技術和火候。
滾制煎餅「滾制」一般是用來製作質地較差的煎餅,大部分是地瓜干或玉米為原料的煎餅。將面在面盆內活成面團。鏊子燒熱後,雙手抱面團在鏊子上均勻的滾動一圈,面就在鏊子上留下薄薄一層面團的痕跡,這層痕跡烙熟揭下就是煎餅了。這樣的煎餅比較厚。這種製作方法製作的煎餅比較鬆散,不好控制煎餅厚度。厚度跟麵粉磨的粗細有關,粗麵粉相對就厚,細麵粉就薄。現在也很少見有這種做法的了。一張煎餅從鏊子上揭下後,往往放到旁邊的蓋墊上,然後一張張煎餅摞起來。剛從鏊子上揭下的煎餅很柔軟,可以折疊成長方形,放到瓮里存放。晾涼後煎餅變得薄而脆,由於加熱過程中出去了大量水分,煎餅可以在常溫下保存很長時間,在過去是出門遠行的必備食品。
機械煎餅
現在專業化生產的煎餅工廠,有的使用了大型的機械或半機械話的鏊子。大型的機械化的鏊子,就象大型絞車的滾筒,在滾筒的裡面燒火,將滾筒的外面燒熱,滾筒不停的緩緩轉動,麵糊就在滾筒的半徑上外側均勻的撒,隨滾筒的轉動就均勻的撒滿了滾筒同寬的薄薄的一層麵糊,滾筒轉過半周也就將撒在上面的麵糊煎熟了,在此處揭下來。這樣的煎餅是長長的一張,就象卷好待賣的布匹。這種煎餅就沒有手工攤的好吃了。
半機械化煎餅
半機械化的是鏊子旋轉的,有的是手動旋轉,有的是電機帶動旋轉。燒的是蜂窩煤。現在大部分使用此種鏊子攤煎餅。其他和攤制相同,一般直徑在150厘米。
好的煎餅要薄如蟬翼,厚度均勻。這不但要求煎餅糊磨得要細,稀稠適當,最重要的還在於攤。攤的時候手要麻利,火候還要適當。鏊子連續使用四五小時,要停下來涼一涼,不然煎餅就攤不成了,這是為什麼沒有人解釋清,但是必須這樣做。攤煎餅往往是家庭主婦的活兒,在山東過去要考察新媳婦會不會做活兒,只要攤一次煎餅就可以知道。
剛剛從鏊子上揭下的煎餅很柔軟,可以將其捲成煎餅卷來吃,所以才有煎餅「卷」一說。剛剛冷卻的煎餅由於失去水分會很乾,但煎餅往往是疊在一起的,漸漸又會返潮而變得柔軟,上面蓋上布就會可以長期保持。待吃時,只要揭一張就成,非常方便。後來,在濟南出了一種煎餅,象糕點一樣用紙包好。那種煎餅味道甜甜的更象糕點,不象煎餅。更不能容忍的是這種煎餅給弄得很乾很酥,不用說卷,就是碰一下就碎了。顯然是把「桃酥」的質量指標硬用到煎餅的質量控制上了。
要做出市面認可的上乘煎餅,必須在選料配料和做工上下工夫。譬如說玉米吧,並不是什麼品種都能用的,最好的是有「油性」的「小粒黃」和「小粒紅」,小米須是春谷,夏谷(也叫晚谷)糠多米少,發柴(方言,意思是干而無味)。特製的煎餅還要摻上點白芝麻(黑芝麻染色,影響餅色)或精豆粉。再就是做工要精細。「精細」人人會說,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肯下力,還要動腦子。如粉碎玉米,並非像平常那樣,放進電磨里磨成面就完事,還須幾道工序哩。先粗碎,把玉米皮和把子隔去,再把其中的「浮面」(碎面把子)篩去。把原料磨成麵粉後,「兌糝子」也有講究,開水兌多少,涼水兌多少,都要按比例。磨糊子不能用一般的磨,須是精細的磨。糊子發酵要掌握「火候」和方法。傳統的做法是自然發酵,發酵的糊子好攤,煎餅不粘,容易保存,美中不足的是,這種煎餅吃起來略有酸味,再說,自然發酵費時,冬天還要生火加溫,發酵的「火候」也難掌握。現在改用酵母發酵,好處是不但糊子發酵快,做出的煎餅無酸味,而且吃起來還有一股香甜味。過去做煎餅一般是用煎餅筢子把糊子均勻地攤在鏊子上待熟後揭下就算完成。現在她們又加上一道工序:刮。即在煎餅尚未烙熟時,快速地用「竹刮子」在煎餅上來回刮壓。刮出的煎餅餅面勻稱,晶瑩透亮,保存的時間更長。一個直徑半米多的煎餅,放到稱上竟不到半兩重,可知其薄得程度。因為「刮煎餅」在市面上格外見俏,所以現在的市面上大都是「刮」的這一種。

❽ 攤煎餅麵糊的調配方法有哪些

煎餅香脆甜嫩,筋道好吃,煎餅每個地方的叫法也不同,做法也不同,煎餅從原料看,有小麥煎餅、玉米面煎餅、米面煎餅、豆面煎餅等等,只是所用的麵粉不同,不管用什麼麵粉,麵糊的濃稠很關鍵,不能太稀了,可以在麵糊里加一點鹽,這樣煎餅更勁道,攪拌麵糊的時候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等。


總結: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了怎麼調制煎餅麵糊,要掌握好麵粉與水的比例,水要慢慢的加入,邊加入邊攪拌,攪拌麵糊的時候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可以在麵糊中加一點鹽等,這樣做出的煎餅筋道又好吃。

❾ 真正的軟煎餅麵糊配方

麵粉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之一,主要是由於小麥壓制而成,目前做法很多,如:北方人常吃的面條,饅頭等,而且很多做的食物裡面都要添加麵粉。其中之一就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煎餅,因為和的麵糊裡面就需要麵粉,還可以加入雞蛋等,使口感更好。本文主要介紹軟煎餅麵糊如何調配。

煎餅為餅食的一種,煎餅可以用麥、豆、高粱、玉米等多種穀物製作,含有穀物本身的各種營養,食用方便,是人體補充能量的基礎食物,一般把多種麵粉調和成稠汁,攤烙而製成,今天就教大家怎樣才能調出好吃的煎餅麵糊。

工具/原料

平鍋。白麵粉50克,綠豆粉20克.。雞蛋1個,蔥,韭菜適量。鹽,五香粉,回香粉,胡椒粉適量。胡油適量。
方法步驟
取麵粉50克,綠豆粉20克放一大的碗里,把兩種麵粉拌勻,再備鹽,五香粉,回香粉,胡椒粉各一勺。
將蔥切成碎末,韭菜也切成碎末,雞蛋1個備用。
把雞蛋打入麵粉碗內,再加適量水,用筷子按一個方向攪拌成糊狀。加水的量,應該以用筷子挑起麵糊不往下流為好。
加蔥末,韭菜末繼續按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加鹽,五香粉,回香粉,胡椒粉適量攪拌均勻,這樣煎餅麵糊就調制好了。
將平鍋放在火上,刷一層胡油於鍋底,等鍋燒熱,將麵糊用大湯勺舀一勺倒入鍋內,兩手轉動鍋把,使鍋內的麵糊均勻的攤平鍋底,等兩面都煎成金黃色,色香味俱全的煎餅就做好了,出鍋裝盤,好吃哦!
注意事項
調制煎餅麵糊,加水是關鍵,要適量。
首先將麵粉倒入足夠大的容器里,一邊倒入清水一邊用筷子攪拌。這個時候要留意清水的分量,千萬不要倒多了。即使是放少問題也不大,可以再次加,如果不小心放多了,而又不夠麵粉的時候那可沒辦法挽救了。
然後用筷子將麵糊攪拌均勻,一直攪到不會出現小顆粒為止。打好的麵糊應該是用勺子舀起一勺,往下倒的時候呈現出綿綿不斷的狀態。如果你呈現水滴的狀態,那說明麵糊還是很稠,應該再加點水再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