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手配置交換機詳細教程是什麼
新手配置交換機詳細教程: 1、這是交換機的側面,通常都是電源線的介面,當然了不同的交換機可能的位置有些許不同,但一般都在側面。 2、這是正面,主要是交換機的指示燈,等等,可通過此處確定你的網線是否連接成功。 3、開始設置交換機。
一什麼是靜態路由?一種路由的方式,路由項由手動配置,而非動態決定。與動態路由不同,靜態路由是固定的,不會改變,即使網路狀況已經改變或是重新被組態。一般來說,靜態路由是由網路管理員逐項加入路由表。
說白了,就是需要手動添加的,手動添加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穩定可靠。路由有什麼作用呢?路由就是找路、選路的作用,那麼如何選路?就要查表了,實現這個作用的就是路由查詢自己的路由表,路由表的學習就要用到靜態或者動態路由。
路由表的構成就是網路地址、子網掩碼、下一跳地址(網關)。二交換機靜態路由案例:實現不同網段之間互通靜態路由在交換機的有很多應用,可以解決實際項目中的很多組網問題,這裡面我們舉例來看下。
1、項目情況-120所示,屬於不同網段的主機通過幾台Switch相連,要求不配置動態路由協議,使不同網段的任意兩台主機之間能夠互通。圖:配置不同網段通過靜態路由實現互通組網圖。
2、配置思路採用如下的思路配置不同網段通過靜態路由實現互通:1)創建VLAN並配置各介面所屬VLAN,配置各VLANIF介面的IP地址,實現相鄰設備網路互通。2)在各主機上配置IP預設網關。
在各台Switch上配置IPv4靜態路由或者靜態預設路由,實現不配置動態路由協議,使不同網段的任意兩台主機之間能夠互通。
Ⅱ 一台新交換機 如何配置
將交換機連接路由器後,按照如下步驟設置:
1.在瀏覽器輸入路由器ip,在打開界面輸入密碼賬號,點擊登錄
Ⅲ 交換機怎麼配置呀
1、將USB轉串口網口數據線一頭插入交換機前面板的「consel」口,另一頭插入電腦的USB介面連接好。
Ⅳ 交換機配置的一般方法是什麼
交換機的詳細配置過程比較復雜,而且具體的配置方法會因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交換機而有所不同,本文教給大家的只是通用配置方法,有了這些通用配置方法,我們就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nbsp;通常網管型交換機可以通過兩種方法進行配置:一種就是本地配置;另一種就是遠程網路配置兩種方式,但是要注意後一種配置方法只有在前一種配置成功後才可進行,下面分別講述。nbsp;一、本地配置方式nbsp;本地配置我們首先要遇到的是它的物理連接方式,然後還需要面對軟體配置,在軟體配置方面我們主要以最常見的思科的「Catalystnbsp;1900」交換機為例來講述。nbsp;因為要進行交換機的本地配置就要涉及到硬、軟體的連接了,所以下面我們分這兩步來說明配置的基本連接過程。nbsp;1.物理連接nbsp;因為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能,所以配置交換機通常是採用筆記本電腦進行,在實在無筆記本的情況下,當然也可以採用台式機,但移動起來麻煩些。交換機的本地配置方式是通過計算機與交換機的「Console」埠直接連接的方式進行通信的,它的連接圖如圖1所示。nbsp;可進行網路管理的交換機上一般都有一個「Console」埠(這個在前面介紹集線器時已作介紹,交換機也一樣),它是專門用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管理的。通過Console埠連接並配置交換機,是配置和管理交換機必須經過的步驟。雖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若干種配置和管理交換機的方式(如Web方式、Telnet方式等),但是,這些方式必須依*通過Console埠進行基本配置後才能進行。因為其他方式往往需要藉助於IP地址、域名或設備名稱才可以實現,而新購買的交換機顯然不可能內置有這些參數,所以通過Console埠連接並配置交換機是最常用、最基本也是網路管理員必須掌握的管理和配置方式。nbsp;不同類型的交換機Console埠所處的位置並不相同,有的位於前面板(如Catalystnbsp;3200和Catalystnbsp;4006),而有的則位於後面板(如Catalystnbsp;1900和Catalystnbsp;2900XL)。通常是模塊化交換機大多位於前面板,而固定配置交換機則大多位於後面板。不過,倒不用擔心無法找到Console埠,在該埠的上方或側方都會有類似「CONSOLE」字樣的標識,如圖2所示。nbsp;除位置不同之外,Console埠的類型也有所不同,絕大多數(如Catalystnbsp;1900和Catalystnbsp;4006)都採用RJ-45埠(如圖2所示),但也有少數採用DB-9串口埠(如Catalystnbsp;3200)或DB-25串口埠(如Catalystnbsp;2900)。nbsp;無論交換機採用DB-9或DB-25串列介面,還是採用RJ-45介面,都需要通過專門的Console線連接至配置用計算機(通常稱作終端)的串列口。與交換機不同的Console埠相對應,Console線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串列線,即兩端均為串列介面(兩端均為母頭),兩端可以分別插入至計算機的串口和交換機的Console埠;另一種是兩端均為RJ-45接頭(RJ-45-to-RJ-45)的扁平線。由於扁平線兩端均為RJ-45介面,無法直接與計算機串口進行連接,因此,還必須同時使用一個如圖3所示的RJ-45-to-DB-9(或RJ-45-to-DB-25)的適配器。通常情況下,在交換機的包裝箱中都會隨機贈送這么一條Console線和相應的DB-9或DB-25適配器。nbsp;2、軟體配置nbsp;物理連接好了我們就要打開計算機和交換機電源進行軟體配置了,下面我們以思科的一款網管型交換機「Catalystnbsp;1900」來講述這一配置過程。在正式進入配置之前我們還需要進入系統,步驟如下:nbsp;第1步:打開與交換機相連的計算機電源,運行計算機中的Windowsnbsp;95、Windowsnbsp;98或Windowsnbsp;2000等其中一個操作系統。nbsp;第2步:檢查是否安裝有「超級終端」(Hypernbsp;Terminal)組件。如果在「附件」(Accessories)中沒有發現該組件,可通過「添加/刪除程序」(Add/Removenbsp;Program)的方式添加該Windows組件。nbsp;好了,「超級終端」安裝好後我們就可以與交換機進行通信了(當然要連接好,並打開交換機電源了),下面的步驟就是正式進行配置了。在使用超級終端建立與交換機的通信之前,必須先對超級終 查看原帖>>
Ⅳ 配置交換機一般有哪幾種方法 新的交換機一般使用哪種方式
用consolo口配置,用telnet配置,用網管軟體配置
用交換機自帶的web界面配置,後面三種都需要一定的配置命令和一定的設備支持才能實行
新的當然得用consolo口配置
傻瓜的另當別論
Ⅵ 簡述配置交換機的方式有哪些
一般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本地配置;二是遠程網路配置;
一、本地配置方式 本地配置我們首先要遇到的是它的物理連接方式,然後還需要面對軟體配置,在軟體配置方面我們主要以最常見的思科的「Catalyst 1900」交換機為例來講述。 因為要進行交換機的本地配置就要涉及到硬、軟體的連接了,所以下面我們分這兩步來說明配置的基本連接過程。 1.物理連接 因為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能,所以配置交換機通常是採用筆記本電腦進行,在實在無筆記本的情況下,當然也可以採用台式機,但移動起來麻煩些。交換機的本地配置方式是通過計算機與交換機的「Console」埠直接連接的方式進行通信的。
二、遠程配置方式 通過交換機的普通埠進行連接。如果是堆棧型的,也可以把幾台交換機堆在一起進行配置,因為這時實際上它們是一個整體,一般只有一台具有網管能力。這時通過普通埠對交換機進行管理時,就不再使用超級終端了,而是以Telnet或Web瀏覽器的方式實現與被管理交換機的通信。因為在前面的本地配置方式中已為交換機配置好了IP地址,可通過IP地址與交換機進行通信,不過要注意,同樣只有是網管型的交換機才具有這種管理功能。因為這種遠程配置方式中又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進行,Telnet方式
Telnet協議是一種遠程訪問協議,可以用它登錄到遠程計算機、網路設備或專用TCP/IP網路。Windows 95/98及其以後的Windows系統、UNIX/Linux等系統中都內置有Telnet客戶端程序,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實現與遠程交換機的通信。
在使用Telnet連接至交換機前,應當確認已經做好以下准備工作: ·在用於管理的計算機中安裝有TCP/IP協議,並配置好了IP地址信息。 ·在被管理的交換機上已經配置好IP地址信息。如果尚未配置IP地址信息,則必須通過Console埠進行設置。·在被管理的交換機上建立了具有管理許可權的用戶帳戶。如果沒有建立新的帳戶,則Cisco交換機默認的管理員帳戶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