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換機如何配置ip地址
交換機可以配置很多IP地址,每一個介面都可以配一個IP。
配置原理:簡單的說,思科交換機可以對每一個埠配置一個IP或配置其它的參數用來管理連接到該埠的設備。比如,你用上面的命令來為第一個埠配了一個IP和子網掩碼,那麼接入到該埠的一台電腦就會使用該IP地址。
什麼是ip地址?
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又譯為網際協議地址。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㈡ 兩台交換機如何配置連接
普通的傻瓜型非網管交換機是不需要配置的,用一根網線把兩台交換連接起來就行了。如果是網管交換機的話,因為各個品牌配置不一樣。比如華為交換機的需要在上一級的交換機SW1和下一級交換機SW2相連的埠X進行配置:
SW1:
interface ethernet 0/0/X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quit
save
SW2
interface ethernet 0/0/X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quit
interface ethernet 0/0/Y (Y為電腦所接的埠號)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
quit
save
具體配置請根據不同品請咨詢廠家工程師。
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於電(光)信號轉發的網路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乙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交換(switching)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的統稱。
交換機根據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域網交換機和區域網交換機。廣域的交換機(switch)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它應用在數據鏈路層。交換機有多個埠,每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區域網或一台高性能伺服器或工作站。實際上,交換機有時被稱為多埠網橋。
㈢ 路由器,交換機連接配置
方法/步驟
設備連接方式
主路由器通過WAN埠連接光貓的寬頻上網埠,假設光貓的IP地址是192.168.1.1,主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5.1;
㈣ 匯聚交換機要怎麼配置,埠要怎麼配置求高手指點~~~
如果是不同台的交換機上相同id的vlan要相互通信那麼可以通過共享的
trunk埠就可以實現如果是同一台上不同id的vlan/不同台不同id的vlan
它們之間要相互通信需要通過第三方的路由來實現
TRUNK是埠匯聚的意思就是通過配置軟體的設置將2個或多個物理埠組
合在一起成為一條邏輯的路徑從而增加在交換機和網路節點之間的帶寬將屬於
如何設置TRUNK?
設置TRUNK需要指定一個作為主幹的埠比如2/24如把某個埠設成Trunk
方式命令如下:
set trunk mod/port [on | off | desirable | auto | nonegotiate] [vlan_range]
[isl | dot1q dot10 | lane | negotiate]。
該命令可以分成以下4個部分:
mod/port:指定用戶想要運行Trunk的那個埠;
Trunk的運行模式分別有:on | off | desirable | auto | nonegotiate。
要想在快速乙太網和千兆乙太網上自動識別出Trunk則必須保證在同一個VTP
域內。也可以使用On或Nonegotiate模式來強迫一個埠上起Trunk無論其
是否在同一個VTP域內。
承載的VLAN范圍。預設下是11005可以修改但必須有TRUNK協議。使用
TRUNK時相鄰埠上的協議要一致。
另外在中心交換機上需要把和下面的交換機相連的埠設置成TRUNK這樣下面
的交換機中的多個VLAN就能夠通過一條鏈路和中心交換機通信了。
四、配置TRUNK時的注意事項
在一個TRUNK中數據總是從一個特定的源點到目的點一條單一的鏈路被設計
去處理廣播包或不知目的地的包。在配置TRUNK時必須遵循下列規則:
1:正確選擇TRUNK的埠數目必須是24或8。 2:必須使用同一組中的埠在交換機上的埠分成了幾個組TRUNK的所有端
口必須來自同一組
3:使用連續的埠;TRUNK上的埠必須連續如你可以用埠456和7組
合成一個埠匯聚。
4:在一組埠只產生一個TRUNK;
㈤ 交換機怎麼配置呀
1、將USB轉串口網口數據線一頭插入交換機前面板的「consel」口,另一頭插入電腦的USB介面連接好。
㈥ 華3交換機怎麼配置 教你簡單的方法
1、本地PC連到交換機配置口
2、要連接到交換機,你只需要在PC上裝好需要的超級終端軟體(SecureCRT或Xshell等),然後通過一條串口轉USB的線將PC連接到交換機的Console口上,然後設置好介面屬性即可建立連接,進入命令行後可以進行相關Telnet配置。
3、首先將PC連通過Console線連到交換機上,如下圖所示,Console線一端接PC的串口或USB,另一端接交換機的Console口(RJ45的居多),我這里用的是USB轉RJ45的線。
4、建立連接
5、在PC上通過終端軟體(如Xshell、SecureCRT等,這里用的是Xshell)建立連接。
6、首先打開Xshell,新建會話,選擇連接類型為串口(Serial):
7、然後點擊左邊Serial連接屬性,選擇使用埠號COM3(如果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哪個埠,可以在PC上打開設備管理器在埠中即可看到,一般均使用COM3),設置波特率為9600(大多數設備都是這個值),都設置好後,點擊確認好連接屬性後,會彈出會話框,在會話框里選擇你剛剛新建的會話,然後點擊連接即可。
8、如果設置沒問題的話,一般就可以直接進入交換機的操作系統如下,默認沒有認證密碼,可以直接進入命令行進行管理和配置,如果沒有進入命令行就要自己回頭檢查一下之前的配置有沒有問題或者交換機之前有沒有做過什麼訪問限制(必要的話可以重置交換機,如有些時候之前交換機命令行設置了密碼,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只要簡單的重置就可以恢復默認狀態,進入時就不需要密碼了)。
㈦ 如何實現終端快速使用交換機介面配置
摘要 首先,用console連接主機和交換機,打開超級終端,(注意:一定要用win7系統配置)如圖所示:
㈧ 交換機怎麼設置埠通訊
交換機怎麼設置 交換機配置教程 交換機配置方法
交換機 的配置一直以來是非常神秘的,不僅對於一般用戶,對於絕大多數網管人員來說也是如此,同時也是作為網管水平高低衡量的一個重要而又基本的標志。這主要在兩個原因,一是絕大多數企業所配置的交換機都是桌面非網管型交換機,根本不需任何配置,純屬「傻瓜」型,與集線器一樣,接上電源,插好網線就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多數中、小企業老總對自己的網管員不是很放心,所以即使購買的交換機是網管型的,也不讓自己的網管人員來配置,而是請廠商工程師或者其它專業人員來配置,所以這些中、小企業網管員也就很難有機會真正自己動手來配置一台交換機。
交換機的詳細配置過程比較復雜,而且具體的配置方法會因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交換機而有所不同,本文教給大家的只是通用配置方法,有了這些通用配置方法,我們就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通常網管型交換機可以通過兩種方法進行配置:一種就是本地配置;另一種就是遠程網路配置兩種方式,但是要注意後一種配置方法只有在前一種配置成功後才可進行,下面分別講述。
一、本地配置方式
本地配置我們首先要遇到的是它的物理連接方式,然後還需要面對軟體配置,在軟體配置方面我們主要以最常見的思科的「Catalyst 1900」交換機為例來講述。 因為要進行交換機的本地配置就要涉及到硬、軟體的連接了,所以下面我們分這兩步來說明配置的基本連接過程。
1.物理連接
因為 筆記本電腦 的便攜性能,所以配置交換機通常是採用筆記本電腦進行,在實在無筆記本的情況下,當然也可以採用台式機,但移動起來麻煩些。交換機的本地配置方式是通過計算機與交換機的「Console」埠直接連接的方式進行通信的,它的連接圖如圖1所示。
可進行網路管理的交換機上一般都有一個「Console」埠(這個在前面介紹集線器時已作介紹,交換機也一樣),它是專門用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管理的。通過Console埠連接並配置交換機,是配置和管理交換機必須經過的步驟。雖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若干種配置和管理交換機的方式(如Web方式、Telnet方式等),但是,這些方式必須依靠通過Console埠進行基本配置後才能進行。因為其他方式往往需要藉助於IP地址、域名或設備名稱才可以實現,而新購買的交換機顯然不可能內置有這些參數,所以通過Console埠連接並配置交換機是最常用、最基本也是網路管理員必須掌握的管理和配置方式。
不同類型的交換機Console埠所處的位置並不相同,有的位於前面板(如Catalyst 3200和Catalyst 4006),而有的則位於後面板(如Catalyst 1900和Catalyst 2900XL)。通常是模塊化交換機大多位於前面板,而固定配置交換機則大多位於後面板。不過,倒不用擔心無法找到Console埠,在該埠的上方或側方都會有類似「CONSOLE」字樣的標識,如圖2所示。
除位置不同之外,Console埠的類型也有所不同,絕大多數(如Catalyst 1900和Catalyst 4006)都採用RJ-45埠(如圖2所示),但也有少數採用DB-9串口埠(如Catalyst 3200)或DB-25串口埠(如Catalyst 2900)。
無論交換機採用DB-9或DB-25串列介面,還是採用RJ-45介面,都需要通過專門的Console線連接至配置用計算機(通常稱作終端)的串列口。與交換機不同的Console埠相對應,Console線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串列線,即兩端均為串列介面(兩端均為母頭),兩端可以分別插入至計算機的串口和交換機的Console埠;另一種是兩端均為RJ-45接頭(RJ-45-to-RJ-45)的扁平線。由於扁平線兩端均為RJ-45介面,無法直接與計算機串口進行連接,因此,還必須同時使用一個如圖3所示的RJ-45-to-DB-9(或RJ-45-to-DB-25)的適配器。通常情況下,在交換機的包裝箱中都會隨機贈送這么一條Console線和相應的DB-9或DB-25適配器。
2、軟體配置
物理連接好了我們就要打開計算機和交換機電源進行軟體配置了,下面我們以思科的一款網管型交換機「Catalyst 1900」來講述這一配置過程。在正式進入配置之前我們還需要進入系統,步驟如下:
第1步:打開與交換機相連的計算機電源,運行計算機中的Windows 95、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等其中一個操作系統。
第2步:檢查是否安裝有「超級終端」(Hyper Terminal)組件。如果在「附件」(Accessories)中沒有發現該組件,可通過「添加/刪除程序」(Add/Remove Program)的方式添加該Windows組件。
好了,「超級終端」安裝好後我們就可以與交換機進行通信了(當然要連接好,並打開交換機電源了),下面的步驟就是正式進行配置了。在使用超級終端建立與交換機的通信之前,必須先對超級終端進行必要的設置。
Catalyst 1900交換機在配置前的所有預設配置為:所有埠無埠名;所有埠的優先順序為Normal方式,所有10/100Mbps乙太網埠設為Auto方式,所有10/100Mbps乙太網埠設為半雙工方式,未配置虛擬子網。正式配置步驟如下(本文以Windows 98系統為例):
第1步:單擊「開始」按鈕,在「程序」菜單的「附件」選項中單擊「超級終端」,彈出如圖4所示界面。
第2步:雙擊「Hypertrm」圖標,彈出如圖5所示對話框。這個對話框是用來對立一個新的超級終端連接項。
第3步:在「名稱」文本框中鍵入需新建超的級終端連接項名稱,這主要是為了便於識別,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我們這里鍵入「Cisco」,如果您想為這個連接項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標的話,您也可以在下圖的圖標欄中選擇一個,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如圖6所示的對話框。
第4步:在「連接時使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與交換機相連的計算機的串口。單擊「確定」按鈕,彈出如圖7所示的對話框。
㈨ 思科交換機怎麼給埠配置ip
1、在思科模擬器上找到Cisco 2960交換機一台,PC 2台,直通線若干條,進行連接配置。
注意事項:
交換機根據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域網交換機和區域網交換機。廣域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它應用在數據鏈路層。交換機有多個埠,每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區域網或一台高性能伺服器或工作站。實際上,交換機有時被稱為多埠網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