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http怎麼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http怎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8-04 13:19:49

怎麼配置協議 http或者https

HTTP屬於普通協議,普通網站都具備。
HTTPS協議需要淘個SSL證書才有效的。

㈡ 如何設置HTTP代理伺服器

網頁代理:打開IE,單擊菜單欄中"工具"-->Internet選項-->"連接"選項-->然後找到"區域網設置"-->"代理伺服器"勾起來,然後填入代理伺服器的IP地址和埠.把下面那個"對於本地地址不使用代理伺服器"勾起來.這樣就好了.
QQ代理:打開QQ,單擊"設置"-->網路設置,在類型中選擇"HTTP代理"-->然後填入IP地址和埠.單擊"測試".測試成功就行了.

代理伺服器,用代理伺服器 CCProxy v6.3.3和SYGATE軟體.

㈢ HTTP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怎麼做,希高手指點!!!!

不少公司的防火牆作了較為嚴格的限制,以至於很多網路服務如QQ、MSN都無法運行,如果你還能夠打開網頁,那麼,使用Http通道軟體可以讓你突破限制,可以在現有的網路條件中使用任何網路服務。

使用Http通道軟體可以突破防火牆的限制,利用唯一Http訪問的許可權獲得其他Internet應用。那麼什麼是通道呢?這里所謂的通道,是指一種繞過防火牆埠屏蔽的通訊方式。防火牆兩端的數據包封裝在防火牆所允許通過的數據包類型或是埠上,然後穿過防火牆與對方通訊,當封裝的數據包到達目的地時,再將數據包還原,並將還原後的數據包轉交到相應的伺服器上。

Http-tunnel是一個專業提供Http通道服務的公司,通過他們的在線Tunnel Server,區域網內的用戶可以使用被防火牆所屏蔽的ICQ、E-mail、PC Anywhere、MSN、 QQ、Napster等軟體。

使用Http-tunnel的Tunnel Server必須使用Http-tunnel的客戶端程序Http-Tunnel Client,Http-Tunnel Client的免費版本允許40Kb/秒的數據轉發服務。

一、程序安裝和設置

1.運行下載的安裝程序,安裝過程比較簡單一路Next即可完成。

2.安裝完成後,會彈出"Configuration(配置)"窗口,設置本機的Internet連接,有三個選項:

a) Auto detected(自動檢測):你果你不知道你的機器連接,可以選擇這個。

b) No Proxy,only a firewall(直接上網,有防火牆):使用區域網和直接上網的用戶選這個。

c) Specify Proxy(指定代理伺服器):如果你使用代理伺服器上網,選這個,同時你還必須輸入代理伺服器的地址和埠,如果需要用戶名和密碼還需要一並輸入。

3.設置好連接,可以單擊"Test(測試)"按鈕,測試一下,如果看到"Test successful(測試成功)"的提示,就代表你設置的已經完成。

4.程序正常運行後,可以將它最小化,它會在任務欄的提示區內生成一個下圖標,單擊可還原。

二、設置QQ訪問

由於QQ對外訪問使用的埠是4000,所以網路管理員通常通過限制埠的使用來限制QQ的訪問,下面介紹一下如何設置QQ通過http-tunnel訪問Internet。

1.打開QQ,單擊"QQ菜單"按鈕,選擇"系統參數"。

2.在彈出的QQ參數設置窗口中,選擇"網路設置"。

3.勾上"使用代理伺服器"。

4.輸入代理伺服器地址:127.0.0.1,埠號:1080。

5.確定,關閉所有窗口,重新登錄即可使用QQ了。

三、設置MSN訪問

MSN的訪問設置可QQ差不多,不過http-tunnel支持MSN要比QQ好得多,設置步驟如下:

1.選擇"工具"菜單的"選項"。

2.選擇"連接"標簽。

3.勾上"我使用代理伺服器"。

4.類型選擇"SOCKS4",伺服器中輸入"127.0.0.1",埠號"1080"。

5.確定,關閉所有窗口,重新登錄即可使用MSN了。

四、設置Cuteftp的訪問

有時候網路管理員為控制網路帶寬的使用和保障信息安全,需要限制FTP服務,這給文件的上傳和下載帶來了不便。通過設置一樣可以確保Cuteftp實現Internet的訪問,設置步驟如下:

1.選擇"編輯"菜單,選擇"設置",彈出設置窗口。

2.展開"連接",選擇"SOCKS",選擇"SOCKs4",主機:127.0.0.1 埠:1080。(tu5.bmp)

3.選擇"防火牆",勾上"啟用防火牆訪問"和"PASV模式"

4.確定,關閉所有窗口,即可選擇站點登錄下載文件。

五、設置Windows XP的遠程桌面連接使用Http-Tunnel

由於遠程桌面連接並沒有提供代理伺服器設置的界面,所以無法像QQ、MSN和Cuteftp一樣直接設置,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SocksCap協助我們完成,具體步驟是:

1.安裝SocksCap。

2.運行SocksCap,選擇"文件"菜單中的"設置",彈出"SocksCap 設置"對話框。

3.在"伺服器/SOCKS 伺服器"並填上127.0.0.1,"Port(埠)"填1080。

4.在"Protocol"里選擇"SOCKS 版本 4",在"域名解析"里選擇"Resolve all names remote(遠程解析)"。

5.單擊"新建"按鈕,在"標識項名稱"中輸入mstsc。

6.單擊"瀏覽"按鈕,找到MStsc.exe文件所在的位置即可。

7.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使用時,雙擊SocksCap列表中的mstsc圖標,即可啟動mstsc,mstsc訪問網路都將通過代理跳板進行。需注意的是,一定要從SocksCap中啟動mstsc,否則將不會使用代理跳板。其實很多不能設置的防火牆的Internet應用程序,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Http通道的功能。

㈣ 如何設置HTTP頭

現在用最簡單的測試方法:
手工寫一個htm文件,並在中加入,用GB2312編碼保存文件,訪問該頁面時,獲取的http頭content-type仍為:text/html。就是沒有 charset=gb2312!

我配置了htm文件以aspx方法運行,並配置了web.config中的requestEncoding,responseEncoding為GB2312,同樣的文件,HTTP頭就有 charset=GB2312!

㈤ 防火牆上如何配置HTTP協議訪問專用埠

摘要 打開電腦,打開「開始」菜單,點擊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牆,然後點擊高級設置。

㈥ 如何配置使用 HTTP 嚴格傳輸安全

HSTS 可以用來抵禦 SSL 剝離攻擊。SSL 剝離攻擊是中間人攻擊的一種,由 Moxie Marlinspike 於2009年發明。他在當年的黑帽大會上發表的題為 「New Tricks For Defeating SSL In Practice」 的演講中將這種攻擊方式公開。SSL剝離的實施方法是阻止瀏覽器與伺服器創建HTTPS連接。它的前提是用戶很少直接在地址欄輸入https://,用戶總是通過點擊鏈接或3xx重定向,從HTTP頁面進入HTTPS頁面。所以攻擊者可以在用戶訪問HTTP頁面時替換所有https://開頭的鏈接為http://,達到阻止HTTPS的目的。
HST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SSL剝離攻擊,因為只要瀏覽器曾經與伺服器創建過一次安全連接,之後瀏覽器會強制使用HTTPS,即使鏈接被換成了HTTP。
另外,如果中間人使用自己的自簽名證書來進行攻擊,瀏覽器會給出警告,但是許多用戶會忽略警告。HSTS解決了這一問題,一旦伺服器發送了HSTS欄位,用戶將不再允許忽略警告。

㈦ 如何搭建HTTP/HTTPS服務

1.安裝http程序,配置站點#yuminstall-yhttpd#vim/etc/httpd/conf/httpd.conf2.為伺服器申請數字證書;(1)CA伺服器端:創建私有證書頒發機構~]#cd/etc/pki/CA~]#(umask077;opensslgenrsa-out/etc/pki/CA/private/cakey.pem4

㈧ 如何設置自定義埠HTTP

1、先打開瀏覽器,選擇菜單欄的工具選項,在彈出來的下拉框中選擇「選項」,然後在彈出的屬性框中點擊「高級」選項,然後找到網路,點擊,此時就來到網路設置界面,然後點擊「設置」,進入配置代理界面。

㈨ 初次接觸fastdfs,請問一個組兩台伺服器怎麼配置http

目前FastDFS支持類Unix系統 ,在Linux和FreeBSD下測試過,本文使用的是Ubuntu10.4,建議安裝之前先簡單了解一下FastDFS的原理 ,這對後繼的配置部分會有很好的理解。
一、准備工作-安裝libevent
FastDFS 內部綁定了 libevent 作為 http 伺服器 ,在V2.X版本必須安裝 libevent ,本文安裝的是V2.2版本,因此必須安裝libevent。(官方也推薦使用 http 方式下載 文件 )

如果已經安裝了 libevent,請確認安裝路徑是 /usr , 因為 FastDFS 在編譯源程序時,需要到此目錄下查找一些依賴文件,否則編譯 FastDFS 會出錯 。如果不是,建議首先卸載 libevent ,然後安裝到 /usr 下。Ubuntu10.4默認是安裝了libevent,可以到軟體中心卸載掉然後按照下面介紹的方式安裝。

安裝步驟:
解壓 libevent ,然後進入解壓後的目錄分別執行:
Shell代碼
./configure --prefix=/usr
make clean;
make
make install
安裝libevent完成。

二、安裝 FastDFS
1、下載 FastDFS 源程序

2、在 FastDFS_v4.05.tar.gz 所在文件夾下執行:
Shell代碼
sudo tar vxzf FastDFS_v4.05.tar.gz /home/soar/FastDFS
註: /home/soar/FastDFS 也可以是其他目錄,記住這是解壓目錄,以後用 %FastDFS% 表示)

3、由於要使用內置的 http 服務,因此編輯 %FastDFS%/make.sh 文件,找到
#WITH_HTTPD=1
修改成
WITH_HTTPD=1
以支持 http

4、進入 %FastDFS% 目錄,執行:
Shell代碼
sudo ./make.sh

5、在 %FastDFS% 目錄下,執行:
Shell代碼
sudo ./make.sh install

如果運行如上命令後,在命令行信息最後看到類似
Shell代碼
#ln -fs /usr/local/lib/libfastcommon.so.1 /usr/local/lib/libfastcommon.so
#ln -fs /usr/local/lib/libfdfsclient.so.1 /usr/local/lib/libfdfsclient.so
sh ./fdfs_link_library.sh

恭喜你,已經安裝成功了!

FastDFS的配置文件在%FastDFS%/conf目錄下,其中包括
Client.conf 客戶端上傳配置文件
Storage.conf 文件存儲伺服器配置文件
Tracker.conf 負責均衡調度伺服器配置文件
http.conf http伺服器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需要根據伺服器環境的不同,進行不同的配置,具體可以參考FastDFS官方的安裝配置文檔,以及FastDFS原理介紹文檔

在本例中,Tracker Server,Storage Server都安裝在一台伺服器上,IP:10.0.2.15
1、配置及啟動Tracker Server
A、修改%FastDFS%/conf/tracker.conf文件,修改如下
#可以自己指定目錄位置,但目錄必須存在,用於存儲日誌及storage server等信息,否則tracker server無法啟動
Txt代碼
base_path=/home/yuqing/fastdfs -> base_path=/home/soar/fastdfs_tracker
#改成你想要的http埠,將來http下載文件的埠就是他了
Txt代碼
http.server_port=8080 -> http.server_port=8090
#http支持
Txt代碼
##include http.conf -> #include http.conf
#默認4GB,如果空間不足,建議調小,否則會報no free space的異常,無法正常啟動
Txt代碼
reserved_storage_space = 4GB -> reserved_storage_space = 1GB
#tracker server對storage server供服務的埠,使用默認的即可,也可以自定義
Txt代碼
port=22122

B、將http.conf文件拷貝到/etc/fdfs目錄下,執行
Shell代碼
sudo cp %FastDFS%/conf/http.conf /etc/fdfs/
註:為了支持http,必須將這個文件拷貝到此目錄,否則無法啟動,報param http.XXX not exist or is empty類似的錯誤

C、進入/usr/local/bin/目錄,啟動tracker伺服器,執行
Shell代碼
sudo fdfs_trackerd %FastDFS%/conf/tracker.conf

D、進入/home/soar/fastdfs_tracker/logs/trackerd.log查看tracker的啟動日誌,如果看到類似
Shell代碼
[2010-11-04 16:21:25] INFO - FastDFS v2.02, base_path=/home/soar/fastdfs_tracker, connect_timeout=30s, network_timeout=60s, port=22122, bind_addr=, max_connections=256, work_threads=4, store_lookup=2, store_group=, store_server=0, store_path=0, reserved_storage_space=4MB, download_server=0, allow_ip_count=-1, sync_log_buff_interval=10s, check_active_interval=120s, thread_stack_size=64 KB, storage_ip_changed_auto_adjust=1, storage_sync_file_max_delay=86400s, storage_sync_file_max_time=300s
[2010-11-04 16:21:25] INFO - HTTP supported: server_port=8090, default_content_type=application/octet-stream, anti_steal_token=0, token_ttl=0s, anti_steal_secret_key length=0, token_check_fail content_type=, token_check_fail buff length=0, check_active_interval=30, check_active_type=tcp, check_active_uri=/status.html

恭喜你,tracker server已經啟動成功!
2、配置及啟動Storage Server
A、修改%FastDFS%/conf/storage.conf文件,修改如下:
#可以自定義,但必須存在此目錄,用於存儲storage相關的log、group內的相關信息
Txt代碼
base_path=/home/yuqing/fastdfs -> /home/soar/fastdfs_storge
#文件的存儲位置,在一台storage server上可以指定多個存儲位置
Txt代碼
store_path0=/home/yuqing/fastdfs -> store_path0=/home/soar/fastdfs_storge
#必須指定
Txt代碼
group_name=group1
#修改成tracker server的IP和埠信息
Txt代碼
tracker_server=192.168.209.121:22122 -> tracker_server=10.0.2.15:22122
#http支持
Txt代碼
##include http.conf ->#include http.conf

B、進入/usr/local/bin/目錄,啟動storage伺服器,執行
Shell代碼
sudo fdfs_storaged %FastDFS%/conf/storage.conf

C、進入/home/soar/fastdfs_tracker/logs/storage.log查看storage伺服器啟動日誌,如果看到類似
Shell代碼
[2010-11-04 16:37:16] INFO - FastDFS v2.02, base_path=/home/soar/fastdfs_storge, store_path_count=1, subdir_count_per_path=256, group_name=group1, connect_timeout=30s, network_timeout=60s, port=23000, bind_addr=, client_bind=1, max_connections=256, work_threads=4, disk_rw_separated=1, disk_reader_threads=1, disk_writer_threads=1, buff_size=256KB, heart_beat_interval=30s, stat_report_interval=60s, tracker_server_count=1, sync_wait_msec=200ms, sync_interval=0ms, sync_start_time=00:00, sync_end_time=23:59, write_mark_file_freq=500, allow_ip_count=-1, file_distribute_path_mode=0, file_distribute_rotate_count=100, fsync_after_written_bytes=0, sync_log_buff_interval=10s, sync_binlog_buff_interval=60s, sync_stat_file_interval=300s, thread_stack_size=512 KB, upload_priority=10, if_alias_prefix=, check_file_plicate=0, FDHT group count=0, FDHT server count=0, FDHT key_namespace=, FDHT keep_alive=0, HTTP server port=8888, domain name=
[2010-11-04 16:37:16] INFO - HTTP supported: server_port=8888, http_trunk_size=262144, default_content_type=application/octet-stream, anti_steal_token=0, token_ttl=0s, anti_steal_secret_key length=0, token_check_fail content_type=, token_check_fail buff length=0
[2010-11-04 16:37:16] INFO - file: storage_param_getter.c, line: 48, storage_ip_changed_auto_adjust=1
[2010-11-04 16:37:19] INFO - file: tracker_client_thread.c, line: 274, successfully connect to tracker server 10.0.2.15:22122, as a tracker client, my ip is 10.0.2.15

恭喜你,storage server已經啟動成功!

經過前面的安裝、配置、啟動,馬上就可以看到FastDFS的效果了,我們先上傳一個文件,然後再通過http下載。
一、上傳文件
FastDFS安裝包中,自帶了客戶端程序,通過程序可以進行文件上傳。在使用這個客戶端程序之前,首先需要配置client.conf,然後再進行文件上傳及下載。

1、修改%FastDFS%/conf/client.conf文件,修改如下:
#可自定義,但此目錄必須存在,用於存放文件上傳log
Txt代碼
base_path=/home/yuqing/fastdfs-> base_path=/home/soar/fastdfs_tracker
Txt代碼
tracker_server=192.168.209.121:22122 -> tracker_server=10.0.2.15:22122
Txt代碼
http.tracker_server_port=8080 ->http.tracker_server_port=8090
#支持http
Txt代碼
##include http.conf ->#include http.conf

2、進入/usr/local/bin/目錄,上傳文件,執行
Txt代碼
sudo fdfs_test %FastDFS%/conf/client.conf upload a.txt
註:a.txt可以在/usr/local/bin/目錄下自己創建一個

如果命令行反饋類似如下:

則說明上傳文件成功。

關於fastdfs集群和備份配置

1、修改tracker.conf文件中store_lookup=2 平衡負載

2、修改tracker.conf文件中store_server=0 採用輪詢方式。

如果希望只使用一台文件存儲伺服器,其他二台做備份,則修改文件tracker_server為某台主機的IP,只啟動文件存儲伺服器的tracker,其他二台備份伺服器不需要啟動tracker。

如果希望三台伺服器集群使用,互相備份,比如:使用A機器存儲文件,這時候A機器會將文件同步到B機器和C機器,同理使用B機器存儲文件,則會同時將文件同步到A機器和C機器。這時候需要將所有的機器IP和埠號

都配置在storage.conf中,如下所示:
tracker_server=10.207.16.127:22122
tracker_server=10.207.16.129: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