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凝血酶原混合物如何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凝血酶原混合物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8-04 06:32:07

㈠ 凝血酶原時間(PT) 檢測方法及使用的設備和試劑盒名稱

這個試劑盒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國產的建議用南京建成生物公司的,很便宜,技術支持也比較到位。
貨號:F007 凝血酶原時間(PT)測試盒(2ml*10瓶) 360.00元
也有進口的。比如Human Prothrombin,PT ELISA Kit,RB的,Abnova的。這些都要在生物技術公司代購。
還有一種解決方法是找生物公司幫你們做,也是可以的。
【產品名稱】 凝血酶原時間檢測試劑盒(凝固法)
【包裝規格】 PT試劑:2.0ml×10; PT試劑溶解液:5.0ml×4
【預期用途】 本試劑盒用於體外檢測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以定性篩查外源凝血系統情況。
【主要組成成分】 PT試劑:兔腦粉鹽水抽提物(凍干品); PT試劑溶解液:氯化鈣溶液。 【儲存條件及有效期】 1.本試劑盒2℃~8℃保存有效期為12個月; 2.復溶試劑2℃~8℃保存有效期為7天; 3.復溶試劑37℃保溫穩定8小時。
【適用儀器】 手工法或半自動血凝分析儀。
【樣本要求】 靜脈采血,1份抗凝劑(0.109mol/L枸櫞酸三鈉)採集9份全血 ,輕輕顛倒混勻,以2700g(離心半徑18cm約3500轉/分)離心10分鍾,分離血漿待測。如該血漿不能立即分析,應將其密封後於2℃~8℃保存,最長不超過4小時;或立即置-20℃以下凍存不超過一個月;-70℃以下凍存,不超過半年,用時37℃融化,避免反復凍融。
【檢驗方法】 試劑准備: 1.每瓶PT試劑准確加入2.0ml PT試劑溶解液,輕搖溶解; 2.取適量復溶後PT試劑,置37℃保溫。 實驗步驟: 1.取待測血漿或正常凝血質控血漿※0.1ml,37℃保溫3分鍾; 2.迅速加入0.2ml已預溫至37℃的PT試劑,混勻,立即計時,記錄其凝固時間,即為凝血酶原時間(PT)。) 如採用血凝分析儀測定,請參考儀器使用說明書。 ※ 該正常凝血質控血漿不包含在此試劑盒內。 結果計算: 1.凝血酶原時間秒值(PTs):即測得的凝固時間(正常或異常血漿樣本PTs) 被檢血漿PTs 2. PT比值(PTR)= ────────── 正常凝血質控血漿PTs 3. 國際標准化比值(INR)= PTRISI
【參考范圍】 1.以PTs值表示:10~15秒。 2.以PTR表示:0.95~1.24。 3 監測口服抗凝劑,以INR表示。 註:上值僅供參考,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參考值范圍。試劑、儀器操作、血樣收集技術或抗凝劑改變時,都應重新建立新的參考值范圍。
【檢驗結果的解釋】 1.與正常凝血質控血漿PTs值比較,超過3秒以上為異常。 2.PTR值超出0.95~1.24的范圍為異常。 3.監測口服抗凝劑,以INR表示。
【注意事項】 1.本品僅用於體外診斷。 2.抽血要順利,抗凝要充分,不能有血凝塊;分離血漿時,務必去除血小板。 3.保溫溫度控制在37±0.5℃,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測定結果。 4.樣品收集時不宜用EDTA、肝素或草酸鹽作抗凝劑。 5.手工測定時,觀察凝固的光線要充足。 6.抗凝劑的比例應准確,如果血球壓積小於20%或大於55%,則需調整血樣與抗凝劑的比例,方法是:0.00185×全血毫升數×(100-壓積)= 抗凝劑毫升數。 7.防止試劑被任何痕跡量的血漿污染。 8.不要測試質量可疑的樣品血漿。因為很小的血漿凝固會使凝固時間顯著縮短(所有凝血因子已被激活),而廣泛凝固又會因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原的消耗延長凝固時間。 9.凝血酶抑制劑出現在樣品中可能導致該樣品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10.使用者若不慎將試劑濺在皮膚或眼睛上,應立即用水沖洗。

㈡ 血友病甲能用凝血酶嗎怎樣用用什麼類型的謝謝!

據我所知是沒用的,凝血酶原是混合物,包含了好幾種凝血因子,但是沒用8號因子,血友病甲是缺乏8號因子,因此要用8號因子才行,最好是用純的凝血因子八效果好,如果沒有,可以用冷沉澱,效果也還可以,冷沉澱也是混合物,內含凝血因子八。

㈢ 如何提取凝血酶

採用檸檬酸鋇吸附法從豬血漿中提取得到的凝血酶原純度更高。
檸檬酸鋇吸附法 1。提取:血漿中加入溶液溶液1.0 mol/L BaCl2溶液,體積比為10∶1,4℃攪拌30 min,靜置30 min後,3 000 r/min離心30 min,棄上清。沉澱用溶液0.02 mol/L Tris,0.15 mol/L BaCl2,0.10 mol/L NaCl,pH7.4; 洗滌,3 000 r/min離心15 min,棄上清。重復洗3次。沉澱用溶液0.02 mol/L Tris, 0.10 mol/L NaCl,0.20 mol/L Na2EDTA,pH7.4解吸附,4℃攪拌0.5~1h,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上清液用溶液0.02 mol/L Tris,0.15 mol/L NaCl,pH6.5.於4℃透析過夜。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即為凝血酶原溶液。
2 凝血酶原激活 用2 % Na2CO3溶液將凝血酶原溶液的pH調至7.1,加入0.25 mol/L CaCl2溶液,使Ca2+終濃度為0.03 mol/L,再用2 % Na2CO3溶液將凝血酶原溶液的pH調至7.1,室溫靜置2 h,過濾即得凝血酶溶液。

㈣ 凝血酶原復合物包括…

主要成分一般有;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促凝血酶原激酶原)、Ⅸ(抗血友病球蛋白B)、Ⅹ(自體凝血酶原C),主要作用都是凝血過程的傳導,他們的作用都不是直接參與凝血,而是激活凝血因子Ⅰ(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Ⅰ才是直接凝血的物質。

㈤ 凝血酶原與凝血酶的區別以及最適PH是多少

凝血酶原不具有生物學活性。
凝血酶是凝血瀑布中心反應的產物,在凝血酶原酶催化下,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一旦生成後其作用廣泛。
ph7.35-7.45

㈥ 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的計算公式

凝血酶原是一種重要的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有關,均在肝細胞內合成。凝血酶原時間(PT)其正常值在12~14秒。肝病時肝細胞損害早期即可有PT延長。肝細胞損害越嚴重,PT延長越明顯。凝血酶原時間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後的一項重要指標。若PT延長值20秒,則預後不良。
凝血酶原活動度和凝血酶原時間的意義相同,且更能准確地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凝血酶原活動度(%)=(正常人凝血酶原時間-8.7)/(患者凝血酶原時間-8.7)×100%。
凝血酶原活動度的計算公式:PTA=〔對照PT-(對照PT×0.6)〕÷〔患者PT-(對照PT×0.6)〕×100%正常值75%~100%。凝血酶主要使用本品用於手術中不易結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傷出血等。建議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用到這個葯物的,只有在消化道出血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並且一定要遵醫囑用葯的。

㈦ 凝血酶原酶復合物與凝血酶原復合物之差別

1、概念不同

由內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徑所生成的FⅩa,在Ca2+存在的情況下,與FⅤ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的 FⅩa-FⅤa-Ca2+磷脂復合物,稱凝血酶原酶復合物。

凝血酶原復合物(Thrombogen)由健康人體新鮮血漿分離提取,為含凝血因子Ⅱ、Ⅶ、Ⅸ、X及少量其他血漿蛋白的混合制劑。本品200u所含凝血因子相當於200ml血漿中所含的量。

2、形成過程不同

凝血酶原酶復合物的形成屬於生理性凝血過程之一,生理性凝血過程分為凝血酶原酶復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纖維蛋白的生成三個基本步驟。凝血酶原復合物則是人工制劑,需從人體的新鮮血漿中分離提取。

(7)凝血酶原混合物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凝血酶原復合物適應症:

1、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因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缺乏導致的出血,如乙型血友病、嚴重肝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及手術等所致的出血。

2、用於逆轉抗凝劑(如香豆素類、茚滿二酮等)誘導的出血。

3、對已產生凝血因子Ⅷ抑制性抗體的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本葯也有預防和治療出血的作用。

4、對繼發性維生素K缺乏的新生兒、口服廣譜抗生素者,僅宜在嚴重出血或術前准備中使用本葯。

5、治療敵鼠鈉鹽中毒。

㈧ 凝血酶原復合物的生成是怎樣生成的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生物化學的結果,最後階段是血漿中的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原血液凝固包括三個基本步驟: ①凝血酶原酶復合物的生成; ②凝血酶原的激活

㈨ 凝血酶原的組成

凝血酶原在電泳上分布在α2-球蛋白部分,等電點為pH4.2。含於Cohn分帶Ⅲ/2之中。可被67%飽和的硫酸銨鹽析。可用BaSO4、MgSO4吸附。在機體內的半減期為23—36小時。它在凝血過程中變為凝血酶,其大部分可被消耗掉,殘存在血清中者在15%以下。凝血酶原生成於肝臟,生成時有維生素K參與。
凝血酶原是由肝臟合成的維生素K依賴因子之一(其他有因子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骨-羧基谷氨酸蛋白質)。含579個氨基酸殘基的單鏈糖蛋白,分子量72,000.自N-末端起,有1個Gla區(1-40),2個環區(41-271)和1個催化區(271-579)。Gla區內含10個r-羧基谷氨酸殘基,主要功能為通過結合鈣離子與磷脂聯結。環區參與其與底物和輔因子間的相互作用,環區2可與FⅤa結合,並含有FⅩa的作用位點組氨酸205~精氨酸220。催化區包括激活區和絲氨酸蛋白酶區。在鈣離子、FⅤa和磷脂的參與下,凝血酶原被FⅩa激活。凝血酶原單獨在精氨酸320處裂解生成一個中間產物,進一步分別在精氨酸284和精氨酸155處裂解生成凝血酶和凝血酶原片段1及凝血酶原片段2。凝血酶由A鏈和B鏈經二硫鍵聯結組成,含308個氨基酸殘基,分子量36,000。A鏈含49個氨基酸殘基,又稱輕鏈,其功能不明。B鏈含259個氨基酸殘基,又稱重鏈,是酶活性所在的部位,凝血酶原催化區中的絲氨酸蛋白酶即在B鏈。絲氨酸蛋白酶區具有蛋白酶活性,含識別並裂解底物的部位,酶活性氨基酸為組氨酸363,天門冬氨酸419和絲氨酸525,該區精氨酸382-精氨酸393片段稱為陰離子結合部位,是凝血酶原與纖維蛋白原,血栓調節蛋白和水蛭素作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