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mlst資料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mlst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8-03 12:59:01

⑴ 求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實例

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摘要 文中就資料庫技術、海量存儲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及信息網路技術等計算

機新技術在植物保護領域的應用和進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 植物保護 應用研究

1計算機技術在植物保護中的初步應用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ENIAC)1946年誕生後,通過短短的五十多年,其應用已從單純的數

值計算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植保研究中,計算機最初的應用是數值計算和數理統

計。60年代最初研製出的數理統計軟體主要用BASIC語言編制,其數據包含在處理程序之

中。70年代,出現了程序和數據分離的統計軟體,如NCSS,SAS,SPSS,BMDP等。

國外從60年代起開始研究系統理論在害蟲治理中的應用間題,Om在系統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系統生態學(System ecology) , Watt, moms首先應用系統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研究昆蟲種群問題閉。Huffaker在1972-1978年主持的有害生物協調管理計劃,特別強調應用系統處理方法(勿stem approach ),並在《有害生物防治新技術》一書中,總結了應用系統處理方法,研究各種害蟲及病害的成果[3:。Clark等閉1967提出種群系統(Life system)的概念,在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應用系統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成功地研製了非洲棉鈴蟲、果樹紅葉蠟和其它一些害蟲的最優控制模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美國1972-1973年的害蟲綜合治理計劃,成功地引進了系統科學和模型方法,作為研究昆蟲種群及其管理的基礎,在害蟲的預測、管理及控制的效果評枯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0 80年代開始,我國學者也注意到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在昆蟲種群增長模型、生命表、種群分布型、捕食者與獵物關系等領域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並在果樹、小麥、水稻、草場等作物的害蟲綜合防治中應用系統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計算機新技術在植保中的應用

2.1資料庫技術資料庫(Database)技術的發展,為信息的存儲、分類、查詢、傳遞等提供了保

證。1993年,美國農業部全國農業圖書館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農業資料庫,存儲了300萬篇農業文獻,該資料庫由130多個國家的資料構成,包括農業各學科領域中的書籍、雜志、專題、著作、論文、專利、計算機軟體、聲像製品、技術報告等。國際植物檢疫資料庫(Smith, I, M) ,VIDEdB的植物病毒分類鑒定資料庫(GibbsA , et al)等一批最新的大容量的資料庫管理軟體在1996年12月的國際植保生物學信息技術會議上作了系統展示。

在國內,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於1998年推出了由90多張光碟組成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專題文獻資料庫》,農業方面5張光碟收錄的1996年以來的16 603篇文獻中,植保方面有3 393篇,刊物種類達293種。真菌標本管理系統[u(昆蟲標本資料庫管理系統,常見楊樹天牛分類管理系統(CPLTMS) }"7等一批資料庫管理軟體相繼研製問世並投人使用,這些軟體除具備可錄人、修改、查詢、統計、列印等一系列基本功能外,有些還具備了輔助鑒定和輔助決策的功能。

2.2多媒體技術多媒體(Multimedia)技術指人和計算機通過圖形、圖像、動畫、聲音、文字等

多種媒介以多種方式進行信息交換的技術,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的特點。多媒體的主要技術有超文本(Hypertext )技術,光碟(CD-ROM)技術,數據壓縮解壓(Data compress&de-compression)技術,觸摸屏(Touch screen)技術等。

在國外,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植物保護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內容涉及植保的各個

方面。1996年12月在英國Canterbury市Kent大學舉行的國際植保生物學信息技術大會上,

scott博士在題為《支持植物病理學的信息技術正邁著快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步伐》的報告中,用筆記本電腦演示了許多已經商品化或即將商品化的植保軟體,說明在植物病理學領域利用信息技術研究已經提到議事日程。通過資料庫、分類學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多媒體的技術來管理和揭示有關植物病理學和植物保護的大量文獻資料和研究數據說明,植物保護的決策問題已經擴展到了地理學的宏觀尺度和分子生物學的微觀尺度,應當通過植病流行學模擬和預測模型、植病診斷輔助系統、植病管理專家系統和風險分析等技術加以解決;植物病理學和植物保護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及公眾宣傳問題,也可以通過新型通訊媒體和網路、遠程教學、國際交互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ernet) , WWW、電子出版物等技術獲得先進的解決方案。大會有33個專題講座、計算機系統演示和操作練習。對部分相關的論文題目擇錄如下:

作物保護多媒體信息大全(Sweetmore A , et al );一個用於微生物特徵化的自動鑒定工具(Mc-

Cardell A . J . And Rohrbeck J . C . );用於鱗翅目種類鑒定的顏色分析(Chesmore E . d . ) ;輔助真菌診斷的圖像獲取、分析、存檔技術(Lane C. R.);計算機化的圖文鑒定系統BIKEY:作為DIALD-BIS生物學網路全書光碟的一部分(hobanov A . et al );診斷和管理病蟲害的多媒體工具(NortonG.);用信號處理技術和專家系統實現對昆蟲聲音的自動分析(Chesmore E . D . et aI) 。

我國多媒體技術在植保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s- (al。中國農業大學IPMLST實驗室研製的《北京蔬菜生產管理與植保輔助決策系統BJCABBAGIS》和《植檢害蟲圖文信息與鑒定輔導系統卿llVFORMIS》軟體綜合採用了管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多媒體、超媒體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而受到好評。農業部植物檢疫實驗所從80年代初開始,進行有害生物的檢疫重要性評價、研究,建立了與檢疫有關的有害生物資料庫系統,包括信息標准化技術的研究和代碼體系的建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有害生物風險分析(PRA)研究,研製出適合中國國情的PRA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參與了PRA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該所還完成了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矮腥黑穗病(TCK)冬抱子進行自動識別課題的研究〔19]。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利用計算機聲音分析軟體對蝗蟲的鳴聲進行分析作為高原蝗蟲分類的依據。

多媒體技術與通信(Communication)技術相結合,與資料庫管理技術相結合,與人工智慧、農業專家系統、知識庫、推理機結合,可以開發出更好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目前水稻主要病蟲害、小麥主要病蟲害、柑桔病毒病等的專家系統已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並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3信息與信息網路技術美國總統柯林頓首先提出了以信息高速公路(Infobahn)為標志的

NI1計劃,各國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計劃,並為此投人或計劃投人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美國的校園網已將各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聯網,全美初步實現了資料共享和全美范圍內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美國的第一大公用數據網INTERNET如今已成為全球的計算機互聯網,共有100多個國家,500()萬以上的用戶與之相連。依靠信息網路技術,農業信息資源共享、跨國界的病蟲遠程觀測及信息數據的實時反饋、病蟲害的預警和遠程式控制制與防治已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國內,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實施,促使計算機網路得到巨大發展。目前,已經投人使用的中國公用數據通訊網有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CHINADDN ),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綜合業務數據網(PSTN),金橋網。利用以上通訊網路開展的信息網路有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經濟信息網(CEINE'I'),其他ISP公司(INTERNET代理商)。

植保領域的信息網路化已得到初步發展。為加快病蟲信息的傳遞,實現系統內信息共享,

提高病蟲預測預報的准確性和時效性,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將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測報

專業技術有機地結合,開發了「全國病蟲測報信息計算機網路傳輸與管理系統(PEST7VET)。目前已與全國大部分省植保站和部分區域站開通,大大提高了病蟲信息的傳遞速度和信息的利用率,初步實現了測報系統內的遠程觀測、遠程信息反饋、遙距控制、蟲災預警及信息資源的共享。

3我國植保信息技術發展前景

我國植保信息技術(Infom}ation Technology)中,微機平台上的管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多媒體、超媒體和專家系統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機技術及植保資料庫的容量、質量和應用水平,較國際組織和某些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我國信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中,信息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應不斷完善,並將發展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計劃加以實施。我國植保工作者正面臨信息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⑵ perl匹配變數問題

你匹配的結果能給看一下么?比較容易發現錯誤。
我覺得,首先你的正則裡面的 .* 寫的就不對,因為有可能匹配到下一個字元>號,在這個.中你要排除>號,寫成[^\>]*

⑶ escherichia coli mlst database怎麼找管家基因

然後在網路上 搜索物種的拉丁名 輸入到 for 1、釀酒酵母。首先,打開NCBI主頁進入genome資料庫:在NCBI網站上找到大腸桿菌,並將操作步驟和查找的結果截圖、斑馬魚的基因組圖譜這是我剛做的作業, 大腸桿菌

⑷ 請教關於MLST資料庫的使用

MLST資料庫中,每種細菌一般是進行7個基因片段的測序,在網站上都有引物序列。
1. 按序列合成引物後,PCR擴增(兩次獨立擴增),雙向測序(上下游引物分別使用一個PCR產物,避免擴增過程中引入突變);
2. 每株菌的每個基因片段進行拼接,如果有質量不好的位點需要進行重新擴增測序;
3. 將拼接後的序列遞交到資料庫,資料庫會返回一個Alle number,如果匹配不上,恭喜你,發現一個新的Alle,將原始峰圖文件遞交給網站管理者,審核合格後,會給你的序列分配一個新的Alle number。
4. 一株菌會有7個Alle number,將這7個數字輸入資料庫,會返回一個ST number,就是序列型,如果匹配不上,恭喜你,發現一個新的ST型。
5. 獲得ST型後,可利用eBurst等軟體進行簡單分析;如果需用進行系統發育分析,需要將7個序列拼接起來,利用MEGA,ClonalFrame,Structure等軟體進行。

⑸ PulseNet China是什麼

Pulse Net China
脈沖網中國

⑹ 怎麼查細菌基因組的mlst分組

有很多第三方mlst分類軟體。思路是標准mlst分型7個基因型資料庫,比對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