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50)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50),
Sage varchar(50),
Ssex varchar(50)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50)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50),
Teacher varchar(50),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50) references Student(Sno),
Cno varchar(50) references Course(Cno),
Grade varchar(50)
)
--插入幾條簡單數據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001','張三','20','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002','王紅','20','女');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1','計算機','王強');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2','高數','李偉');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3','線性代數','郭志強');
insert into SC values('0001','1','88');
insert into SC values('0001','2','65');
insert into SC values('0002','2','74');
insert into SC values('0002','3','97');
(1)
select s.Sno as 學生學號,c.Cname as 課程名稱,c.Teacher as 任課教師 from SC s left join Course c on c.Cno = s.Cno
where Sno = '0001'
(2)
select Sno as 學生學號,count(*) 選修課程門數 from SC
group by Sno
『貳』 在資料庫中添加一行的SQL語句怎麼寫
在資料庫中添加一行的SQL語句寫法的步驟如下:
我們需要准備的材料分別是:電腦、sql查詢器。
1、首先,打開sql查詢器,連接上相應的資料庫表,以stu2表添加一行數據為例。
『叄』 SQL語句怎麼寫
資料庫1和資料庫2都在一個mysql里吧?
不在的話,得做其他配置,讓一個mysql能訪問另一個mysql……這個我不會:D(剛才網路了下,需要在其中一個mysql里開啟Federated引擎,然後在這個mysql里創建一張表,並用Federated引擎把這個表指向另一個mysql中的對應表,然後就可以從當前mysql中訪問本地的表1和映射到本地的表2(剛剛創建的那張)了。詳細教程見CSDN文章網頁鏈接)
如果都在一個mysql里:
假設資料庫1的名稱是"database1",裡面的表名是"table1",資料庫2的名稱是"database2",裡面的表名是"table2",部門欄位名為"dept",數量欄位名為"num"
sql語句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ELECT
dept,
SUM(num)
FROM
(
SELECT
database1.table1.dept,
database1.table1.num
FROM
database1.table1
UNION
SELECT
database2.table2.dept,
database2.table2.num
FROM
database2.table2
) a
GROUP BY
dept
『肆』 怎麼樣用SQL語句創建一個資料庫
您好:
1、使用CREATE DATABASE語句創建資料庫最簡單的方式,該方式只需要指定database-name參數即可,該參數表示要創建的資料庫的名稱,其他與資料庫有關的選項都採用系統的默認值。
2、如果希望在創建資料庫時明確指定資料庫的文件和這些文件的大小以及增長的方式,就需要了解CREATE DATABASE語句的語法。
3、在語法格式中,每一種特定的符號都表示特殊的含義。
使用CREATE DATABASE語句創建資料庫:
1、 打開【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窗口,並連接到伺服器。選擇【文件】→【新建】→【資料庫引擎查詢】命令或者單擊標准工具欄上的【新建查詢】按鈕,創建一個查詢輸入窗口,在窗口內輸入語句,創建「新建的數據1」資料庫,保存位置為「C」。
2、單擊【執行】按鈕執行語句,如果執行成功,在查詢窗口的【查詢】中可以看到「命令以成功完成」。的提示信息框。在【對象資源管理器】窗口中書涮新,展開資料庫節點就可以看到新建的數據了。
『伍』 資料庫sql語句怎麼寫
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刪除資料庫的drop table 表名--刪除表的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條件 --刪除數據的truncate table 表名 也是刪除資料庫的.但是他可以裁斷序列 這個你跟DELETE 對照試一下就知道了
『陸』 資料庫SQL查詢語句的編寫
select max(id) from 表 where num=100;--查最大ID
select * from 表 where id =(select max(id) from 表 where num=100) and num=100;--查id最大並且num為100的那條數據
SQL SELECT 語句
SELECT 語句用於從表中選取數據。
結果被存儲在一個結果表中(稱為結果集)。
SQL SELECT 語法
SELECT 列名稱 FROM 表名稱
以及:
SELECT * FROM 表名稱
注釋:SQL 語句對大小寫不敏感。SELECT 等效於 select。
『柒』 創建資料庫的sql語句怎麼寫
自己定義的文件路徑(說明是要找f盤下的一個叫職員管理.mdf的文件):
filename='f=\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職員管理,mdf',
//其中"f="
應該為"f:"
,"職員管理,mdf"
應該為
"職員管理.mdf"
不明白可以再Hi我
『捌』 如何用SQL語句創建資料庫
在SQL語句中,CREATE DATABASE 語句用於創建資料庫。
具體用法如下:
-from 樹懶學堂
資料庫表可以通過 CREATE TABLE 語句來添加。
『玖』 求高手幫忙,寫個 資料庫 (SQL) 語句。
Student(ID,Name,ID_One,ID_Two)
Teacher(ID,Name)
這是你的兩個表,學生姓名、老師姓名都是「Name」 ,數據表裡是可以這樣的(因為不在同一張表)。但是,GridView 裡面不允許出現相同的列名。
你按以下步驟來(看你那麼菜,就把詳細過程寫出來吧):
第一步:
你把GridView1的列,分別綁定為:ID、Name、Yu、Shu 。
也就是說,GridView1 里這么綁:
Text='<%# Bind("ID") %>'
Text='<%# Bind("Name") %>'
Text='<%# Bind("Yu") %>'
Text='<%# Bind("Shu") %>'
第二步:
資料庫語句那樣寫:
select a.ID , a.Name , b.Name as Yu , b1.Name as Shu from ( ( Student a left join Teacher b on a.ID_One=b.ID ) left join Teacher b1 on a.ID_Two=b1.ID )
第三步: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就趕緊繼續問;如果行的話,把分給我哈~~
『拾』 SQL資料庫語句大全
SQL資料庫語句大全:
1、選擇: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范圍
2、插入:insert
into
table1(field1,field2)
values(value1,value2)
3、刪除:delete
from
table1
where
范圍
4、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圍
5、排序:select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field2
[desc]
6、總數:select
count
as
totalcount
from
table1
7、求和:select
sum(field1)
as
sumvalue
from
table1
幾個高級查詢運算詞:
A、UNION
運算符
UNION
運算符通過組合其他兩個結果表(例如
TABLE1
和
TABLE2)並消去表中任何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
ALL
隨
UNION
一起使用時(即
UNION
ALL),不消除重復行。兩種情況下,派生表的每一行不是來自
TABLE1
就是來自
TABLE2。
B、EXCEPT
運算符
EXCEPT
運算符通過包括所有在
TABLE1
中但不在
TABLE2
中的行並消除所有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
ALL
隨
EXCEPT
一起使用時
(EXCEPT
ALL),不消除重復行。
C、INTERSECT
運算符
INTERSECT
運算符通過只包括
TABLE1
和
TABLE2
中都有的行並消除所有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
ALL
隨
INTERSECT
一起使用時
(INTERSECT
ALL),不消除重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