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分布式資料庫mycat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分布式資料庫mycat

發布時間: 2022-07-13 08:56:58

Ⅰ 怎麼通過mycat連接mysql資料庫

肯定要先搭主從....mycat...通俗點說..就是一個分布式管理系統,是一個中間件,在應用於數據間負責協調統籌作用.具體資料庫的工作還是在mysql這邊來完成...而且mysql還必須要開啟讀寫分離模式

Ⅱ mycat中間件在實際開發中經常用到嗎

  前身是阿里的cobar,MyCat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一個實現了MySQL協議的伺服器,前端用戶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資料庫代理,用MySQL客戶端工具和命令行訪問,而其後端可以用MySQL原生協議與多個MySQL伺服器通信,也可以用JDBC協議與大多數主流資料庫伺服器通信,其核心功能是分表分庫,即將一個大表水平分割為N個小表,存儲在後端MySQL伺服器里或者其他資料庫里。 目前雖然傳統關系資料庫存在一些列的先天弊端,但NoSQL資料庫又將其替代,但是如果傳統資料庫易於擴展和分拆就可以極大的避免單機單庫在數據增刪改查方面的缺陷。MyCat就是為了解決資料庫的分拆和擴展而生的開源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其最終的目標就是低成本地將現有的單機資料庫和應用平滑遷移到「雲」端,解決數據存儲和業務規模迅速增長情況下的數據瓶頸問題。

Ⅲ 單機MySQL資料庫怎麼做成分布式資料庫集群

可以採用開源的MyCat解決方案,優點是免費,缺點是出現問題可能要自己解決或者去社區尋找解決方案;

也可以採用北京萬里開源軟體有限公司的集群解決方案,後端使用開源的MySQL存儲數據,優點是有任何問題他們都可以幫忙解決,而且不用擔心系統後續的擴展、集群高可用等情況,他們的工程師還開發過MySQL核心代碼,找他們可以睡個安穩覺,缺點是不免費,他們還有自己的國產資料庫GreatDB,100%兼容MySQL。

對於初創企業,可以考慮選擇免費的開源解決方案,畢竟遇到的問題可能有限,如果要想長期穩定發展,還是選擇萬里開源這樣的公司比較靠譜一些。

Ⅳ Mycat和MySQL的區別

Mycat和MySQL的區別:

可以把上層看作是對下層的抽象,例如操作系統是對各類計算機硬體的抽象。那麼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抽象?假如只有一種硬體的時候,我們需要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嗎?

再比如一個項目只需要一個人完成的時候不需要leader,但是當需要幾十人完成時,就應該有一個管理者,發揮溝通協調等作用,而這個管理者對於他的上層來說就是對項目組的抽象。

同樣的,當我們的應用只需要一台資料庫伺服器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Mycat,而如果你需要分庫甚至分表,這時候應用要面對很多個資料庫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對資料庫層做一個抽象,來管理這些資料庫,而最上面的應用只需要面對一個資料庫層的抽象或者說資料庫中間件就好了,這就是Mycat的核心作用。

所以可以這樣理解:資料庫是對底層存儲文件的抽象,而Mycat是對資料庫的抽象。

Ⅳ 哪位大神有MyCAT2(資料庫中間件) V1.14 官方版軟體百度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XzOwfy9MzCL0_6SVNDg40w

提取碼:e8h2

軟體名稱:MyCAT2(資料庫中間件)V1.14官方版

語言:簡體中文

大小:2.00MB

類別:系統工具

介紹:MyCAT2是專業的分布式資料庫中間件,支持GaleraforMySQL集群,PerconaCluster或者MariaDBcluster。軟體基於阿里巴巴的開源項目Cobar,擁有非常優秀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出色的體系結構和性能。

Ⅵ 阿里巴巴採用自己研發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叫什麼,它有哪些特點

上層的是分布式資料庫分表分庫中間件,負責和上層應用打交道,對應用可表現為一個獨立的資料庫,而屏蔽底層復雜的系統細節。分布式資料庫中間件除了基本的分表分庫功能,還可以豐富一下,比如講讀寫分離或者水平擴容功能集成在一起,或者比如讀寫分離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中間件。(Cobar, MyCAT, TDDL, DRDS, DDB)

增量數據訂閱和消費,用戶對資料庫操作,比如DML, DCL, DDL等,這些操作會產生增量數據,下層應用可以通過監測這些增量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典型代表Canal,根據MySQL的binlog實現。也有針對Oracle(redolog)的增量數據訂閱與消費的中間件。(Canal, Erosa)

資料庫同步中間件涉及資料庫之間的同步操作,可以實現跨(同)機房同步以及異地容災備份、分流等功能。可以涉及多種資料庫,處理之後的數據也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儲。(Otter, JingoBus, DRC)

資料庫與資料庫之間會有數據遷移(同步)的動作,同款數據同步原理比較簡單,比如MySQL主備同步,只要在資料庫層進行相應的配置既可,但是跨資料庫同步就比較復雜了,比如Oracle->MySQL. 數據遷移一般包括三個步驟:全量復制,將原資料庫的數據全量遷移到新資料庫,在這遷移的過程中也會有新的數據產生;增量同步,對新產生的數據進行同步,並持續一段時間以保證數據同步;原庫停寫,切換新庫。將「跨資料庫」這個含義擴大一下——「跨數據源」,比如HDFS, HBase, FTP等都可以相互同步。(yugong, DataX)

Ⅶ 用Mycat需要注意什麼

實習的時候,在一個項目當中,項目經理要求把原先的MySQL數據連接基於mycat來進行改造 。當時就在想MyCat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要用它呢?
*一、什麼是MyCat: MyCat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一個實現了MySQL協議的伺服器,前端用戶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資料庫代理,用MySQL客戶端工具和命令行訪問,而其後端可以用MySQL原生協議與多個MySQL伺服器通信,也可以用JDBC協議與大多數主流資料庫伺服器通信,其核心功能是分表分庫,即將一個大表水平分割為N個小表,存儲在後端MySQL伺服器里或者其他資料庫里。
MyCat發展到目前的版本,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MySQL代理了,它的後端可以支持MySQL、SQL Server、Oracle、DB2、PostgreSQL等主流資料庫,也支持MongoDB這種新型NoSQL方式的存儲,未來還會支持更多類型的存儲。而在最終用戶看來,無論是那種存儲方式,在MyCat里,都是一個傳統的資料庫表,支持標準的SQL語句進行數據的操作,這樣一來,對前端業務系統來說,可以大幅降低開發難度,提升開發速度
二、那麼為什麼要用到MyCat呢?
*例如操作系統是對各類計算機硬體的抽象。那麼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抽象?假如只有一種硬體的時候,我們需要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嗎? 再比如一個項目只需要一個人完成的時候不需要leader,但是當需要幾十人完成時,就應該有一個管理者,發揮溝通協調等作用,而這個管理者對於他的上層來說就是對項目組的抽象。 同樣的,當我們的應用只需要一台資料庫伺服器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Mycat,而如果你需要分庫甚至分表,這時候應用要面對很多個資料庫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對資料庫層做一個抽象,來管理這些資料庫,而最上面的應用只需要面對一個資料庫層的抽象或者說資料庫中間件就好了,這就是Mycat的核心作用。 所以可以這樣理解:資料庫是對底層存儲文件的抽象,而Mycat是對資料庫的抽象。*
注意事項:
(1)、原始表的自增主鍵{AUTO_INCREMENT=1446}值,就是之前用掉的值,要去掉。新庫按照新的來
(2)、{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_impoverish` } 改成 {CREATE TABLE `e_impoverish` (}。mycat沒有判斷是否存在的功能
(3)、DROP TABLE IF EXISTS `onlinenum`; 這種格式是支持的。
(4)、全局表,字典表:可能會在其他表中存有其id欄位的值。所以這些表id也要導過來。
(5)、業務表的id最好也導入過來,避免重新生成導致關聯對不上的情況。
(6)、全局表、跨庫分表都要用全局序列。單庫單業務,不和其他關聯的表;可以用資料庫自帶的自增主鍵。

Ⅷ hadoop mycat 哪個

Mycat是什麼?從定義和分類來看,它是一個開源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一個實現了MySQL協議的的Server,前端用戶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資料庫代理,用MySQL客戶端工具和命令行訪問,而其後端可以用MySQL原生(Native)協議與多個MySQL伺服器通信,也可以用JDBC協議與大多數主流資料庫伺服器通信,其核心功能是分表分庫,即將一個大表水平分割為N個小表,存儲在後端MySQL伺服器里或者其他資料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