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

發布時間: 2022-07-11 00:19:27

①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來源於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脫貧狀態為什麼

脫貧狀態為預脫貧、未脫貧、返貧。

開發系統中這三種狀態都是存在的,預脫貧是當年度計劃脫貧等待上級驗收批復的;已脫貧之前年度已經脫貧的;未脫貧是還沒有脫貧的。

《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主要作用:

一是摸清貧困底數的重大舉措;

二是開展扶貧決策的首要依據;

三是實施精準扶貧的基本前提;

四是開展大扶貧的信息指向。



(1)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1)基本情況。系統內每一項數據真實准確,並及時更新。如文化程度、在校狀況、健康狀況、是否享受低保等,在校生無須填寫文化程度。

(2)生產生活條件。人均林地面積大於50畝、人均耕地面積大於 10 畝、與村主幹路距離超過 50 公里的務必核實准確。

(3)收入、衛計信息。2016年始,系統里養老保險金不再計入家庭人均純收入,是低保五保戶的必須有對應低保五保收入。

(4)幫扶責任人。確保每一戶貧困對象都要有幫扶責任人。且同一時段1人幫扶不可超過5戶。

(5)措施和成效。通過幫扶後,享受政策和是否達到一有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都要准確填寫。

② 國家扶貧是永久性的嗎如果一直貧困呢

照目前來看,國家扶貧是永久性的,一直會扶下去。至少上層是這么定的。
如果一直貧困,就一直幫扶。因為我們國家扶貧的思維方式不正常,對這些人不論什麼原因,就是一直養活著他,一直讓他保持脫貧的狀態。

③ 如何知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是什麼類型的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跟貧困戶是共同關系。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

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3)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步驟

第一步: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見附件2),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第二步: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第五步: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第七步: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制,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④ 全國扶貧對象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網址是

全國扶貧對象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網址是: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門戶。該網站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版權所有,其主要任務包括:

1、擬定扶貧開發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規劃;

2、審定中央扶貧資金分配計劃;

3、組織調查研究和工作考核;

4、協調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5、調查、指導全國的扶貧開發工作;

6、做好扶貧開發重大戰略政策措施的頂層設計。

⑤ 精準扶貧中貧困戶屬性有哪三種

扶貧戶、低保戶 、五保戶。

內容介紹:

1、扶貧戶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准(或省級農村扶貧標准/市級農村扶貧標准),有勞動能力的農戶。

2、低保戶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戶,主要是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

3、五保戶是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中的五保供養對象,主要包括無法定撫養義務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5)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擴展閱讀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改善貧困戶生活生存條件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國還有563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下統稱貧困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達12.1%。

⑥ 貧困戶屬性是指什麼

貧困戶屬性是指建檔立卡貧困戶類型分類,將原指標體系的扶貧戶調整為一般貧困戶,扶貧低保戶劃入低保貧困戶,調整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為三類,也就是一般貧困戶、低保貧困戶、五保貧困戶。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也就是絕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一般收入和高收入。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6)國家扶貧資料庫扶貧屬性擴展閱讀: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

建檔立卡貧困戶標准: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統一管理。

⑦ 國家扶貧包括哪些方面,

1、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2、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3、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4、教育扶貧,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5、健康扶貧,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6、生態保護扶貧,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7、兜底保障,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8、社會扶貧,主要從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幫扶,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要求。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二條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
第三條國務院民政部門統籌全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國務院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前兩款所列行政部門統稱社會救助管理部門。
第四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有關社會救助的申請受理、調查審核,具體工作由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承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有關社會救助工作。

⑧ 現在還可以申請納入精準扶貧資料庫嗎

國家為建立貧困戶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完善貧困戶貸款貼息政策,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小額信貸工程,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貸款貴問題。那麼,貧困戶該如何辦理精準扶貧貸款呢? 一、申請精準扶貧貸款的用途 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一般只能用於貧困戶從事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