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伊蘭特第四代15升有什麼配置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伊蘭特第四代15升有什麼配置

發布時間: 2022-07-10 10:54:19

① 現代伊蘭特的車型參數

車型 1.6L MT GL 國三 2011款 1.6L MT GL 國四 2011款 1.6L MT GL 天窗版 國三 2011款 保修政策 兩年或6萬公里 兩年或6萬公里 兩年或6萬公里 排量(升) 1.6L 1.6L 1.6L 變速器型式 5檔 手動 5檔 手動 5檔 手動 基本性能 綜合工況油耗 6.9L/100km 6.9L/100km 6.9L/100km 市區工況油耗 9.2L/100km 9.2L/100km 9.2L/100km 市郊工況油耗 5.7L/100km 5.7L/100km 5.7L/100km 網友油耗 7.9L/100km 8.1L/100km 8.2L/100km 最小轉彎半徑 5.06m 5.06m 5.06m 驅動方式 前輪驅動 前輪驅動 前輪驅動 乘員人數(含司機) 5 5 5 整備質量 1250kg 1250kg 1250kg 最高車速 187km/h 187km/h 187km/h 車身結構 車門數 4 4 4 車身型式 三廂 三廂 三廂 天窗型式 單天窗 單天窗 單天窗 外部尺寸 長 4545mm 4545mm 4545mm 寬 1725mm 1725mm 1725mm 高 1425mm 1425mm 1425mm 軸距 2610mm 2610mm 2610mm 最小離地間隙 160mm 160mm 160mm 內部尺寸 行李箱容積 368L 368L 368L 行李箱打開方式 上掀 上掀 上掀 燃油&發動機 燃油箱容積 55L 55L 55L 燃料類型 汽油 93號(北京92號) 汽油 93號(北京92號) 汽油 93號(北京92號) 供油方式 多點電噴 多點電噴 多點電噴 發動機型號 G4ED G4ED G4ED 排量 1599mL 1599mL 1599mL 最大功率—功率值 82kW 82kW 82kW 最大功率—轉速 6000r/min(rpm) 6000r/min(rpm) 6000r/min(rpm) 最大扭矩—扭矩值 145Nm 145Nm 145Nm 最大扭矩—轉速 4500r/min(rpm) 4500r/min(rpm) 4500r/min(rpm) 氣缸排列型式 L型 L型 L型 發動機位置 前置 前置 前置 進氣型式 自然吸氣 自然吸氣 自然吸氣 汽缸數 4 4 4 每缸氣門數 4 4 4 缸體材料 鑄鐵 鑄鐵 鑄鐵 環保標准 國3,OBD 國4 國3,OBD 最大馬力 112Ps 112Ps 112Ps 底盤操控 轉向助力 液壓 液壓 液壓 變速箱類型 手動 手動 手動 檔位個數 5 5 5 前制動類型 通風盤 通風盤 通風盤 後制動類型 盤式 盤式 盤式 手剎類型 機械駐車制動 機械駐車制動 機械駐車制動 前懸掛類型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後懸掛類型 雙連桿獨立懸架 雙連桿獨立懸架 雙連桿獨立懸架 輪轂材料 鋁合金 鋁合金 鋁合金 前輪胎規格 185/65 R15 185/65 R15 185/65 R15 後輪胎規格 185/65 R15 185/65 R15 185/65 R15 備胎類型 全尺寸 全尺寸 全尺寸 外部配置 車身顏色 鉑金銀,浪漫紅,海黃藍,貴族白,烏木黑,星輝銀 鉑金銀,浪漫紅,海黃藍,貴族白,烏木黑,星輝銀 鉑金銀,浪漫紅,海黃藍,貴族白,烏木黑,星輝銀 車窗 前後電動窗 前後電動窗 前後電動窗 電動窗鎖止功能 ● ● ● 感應雨刷 - - 內後視鏡防眩目功能 - - 外後視鏡電動調節 ● ● ● 外後視鏡電動折疊功能 - - 外後視鏡加熱功能 - - 外後視鏡記憶功能 - - 前照燈類型 鹵素 鹵素 鹵素 前霧燈 ● ● ● 前照燈照射范圍調整 ● ● ● 前照燈自動清洗功能 - - 側轉向燈 外後視鏡 外後視鏡 外後視鏡 高位(第三)制動燈 ● ● ● 車內氛圍燈 - - LED尾燈 - - - 內飾 方向盤表面材料 PVC塑料 PVC塑料 PVC塑料 方向盤調節方式 手動 手動 手動 轉速表 ● ● ● 座椅材質 ○ ○ 織物 座椅按摩功能 - - 座椅加熱 - - 駕駛座座椅調節方式 手動 手動 手動 駕駛座座椅調節方向 4 4 4 副駕駛座椅調節方式 手動 手動 手動 副駕駛座椅調節方向 4 4 4 前座中央扶手 ● ● ● 後座中央扶手 - - 後座椅頭枕 ● ● ● 方向盤上下調節 ● ● ● 座椅通風 - - 第三排座椅 - - - 電動座椅記憶 - - 影音空調 CD 1碟CD 1碟CD 1碟CD 車載電視 - - 中控台液晶屏 - - 後排液晶屏 - - 揚聲器數量 7 7 6 空調 ● ● ● 空調控制方式 手動 手動 手動 音頻格式支持 MP3,WMA,CD MP3,WMA,CD MP3 人機交互系統 - - 溫度分區控制 - - - 便利功能 定速巡航 - - GPS導航系統 - - 倒車雷達(車後) - - - 倒車影像 - - 中控門鎖 ● ● ● 胎壓監測裝置 - - 車載電話 - - 藍牙系統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遙控鑰匙 ● ● ● 遮陽板化妝鏡 ● ● ● 並線輔助 - - 安全配置 剎車防抱死(ABS) ● ● ●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ESC等) - - 剎車輔助(EBA/BAS/BA/EVA等) - - 制動力分配(EBD/CBC/EBV等) ● ● ●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ATC等) - - 電子防盜系統 ● ● ● 發動機防盜系統 ● ● ● 駕駛位安全氣囊 ● ● ● 副駕駛位安全氣囊 ● ● ●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 - 後排頭部氣囊(氣簾) - - 前排側安全氣囊 - - 後排側安全氣囊 - - 前安全帶調節 高度可調 高度可調 高度可調 安全帶預收緊功能 ● ● ● 安全帶限力功能 ● ● ● 後排安全帶 ● ● ● 兒童鎖 ● ● ● 車門防撞桿(防撞側梁) ● ● ● 可潰縮轉向柱 ● ● ● 膝部氣囊 - - 安全帶未系提示 - - - 車內中控鎖 ● ● 自動駐車 - - 易車測試 加速時間(0—100km/h) 11.7s 11.7s 11.7s

② 伊蘭特自動擋的檔位有幾個,分別是什麼

伊蘭特自動擋的檔位有七個。

分別是:停車P檔、倒車R檔、空擋N檔、前進D檔、3檔、2檔、1檔。

北京現代伊蘭特的油耗

其中1.6l車型配備了直列4缸雙頂置凸輪軸,16氣門發動機。在實際駕駛中,該車的動力似乎不盡如人意,令人們較難得到與之相符的駕駛感受。曾有人有過這樣的抱怨:即使油門都踩到底,發動機咆哮著,速度表仍然是緩慢地爬升。

相對而言,搭載的1.8dohc發動機的伊蘭特表現要好了很多。其排氣量為1.795l,最大功率達96kw/6000rpm,並在4500轉每秒輸出162nm/4500rpm的扭矩的同時,達到最高的燃燒油效率。

實際測試中,1.8l伊蘭特表現了較好的高速穩定性,起步溫和,加速過程也比較柔和,無法像它的車身造型那樣表現出強烈的運動感,但12.3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也讓人無可厚非。

③ 北京現代伊蘭特豪華版配置及價位

北京現代伊蘭特豪華版配置及價位:

1.6L AT GL 真皮天窗版 國四 1.6L 自動 10.38萬

④ 現代伊蘭特的操控怎麼樣它的配置高嗎

優點:外觀靚麗,動力充沛,行駛的質感不錯,符合運動型轎車的定位,尤其是購車還送保險和終身免費保養,這一點屬實是有點香

缺點:駕駛的空間略小,尤其是座椅姿態較低,不開玩笑的說把座椅調到最低,活脫脫一跑車感覺,同樣帶來的就是舒適性稍有不足,不過日常駕駛使用的話問題不大

外觀:五星好評,新改款的外觀是真的拉風,回頭率可以說是杠杠的

內飾:首先第一點,內飾的做工符合它的價位,不是吹,內飾的做工精細程度,要比我看過很多其它相同價位的車型要好的多,第二,內飾的科技氛圍感真的強,建議大家還是去看看實車感受一下,坐進車內的感覺是真的棒

空間:空間表現中規中矩,除了我上面說的主駕駛空間略小以外,其它也沒有什麼可以特別吐槽的點,後排空間跟後備箱日常使用足夠

配置:基本這個價位上該有的配置都有了,360全景影像很好用,其它的很多駕駛功能還沒試過,慢慢摸索吧

動力:動力踩下油門就有,推背感還是蠻強的,平常大多都是在舒適模式下開,日常超車完全沒有問題

操控:因為車身姿態較低,轉彎時車身幅度還是蠻小的,有種開卡丁車的感覺,方向盤基本沒有虛位,指哪打哪,操控起來還是蠻舒心的

油耗:目前7個多點,可以接受,我開車比較暴力,沒事的時候喜歡踩上兩腳,正常開的話估計在6.76.8左右,僅供參考

操控:伊蘭特的操控性還可以,挺好開的,方向盤很輕,轉向精準,完全沒有頓挫感,換擋很平順。

油耗:我的伊蘭特目前油耗5.8,我就是上下班代步,也不會激烈駕駛,這個油耗我覺得還可以,挺正常的,慢慢再開開應該還會往下降。

舒適:伊蘭特的舒適性還可以,過減速帶感覺顛簸不是特別的明顯,硬度可以接受。噪音還可以,不是很大

⑤ 伊蘭特的型號。。謝謝

伊蘭特1.6為例,四門電動窗、電動調節後視鏡、遙控防盜器、CD音響、15寸鋁圈等配備都出現在1.6入門車的標准清單中。

感觀新體驗 04款威馳 長安鈴木圓您汽車夢
移動生活DIY熱召中 縱情駕馭,福特嘉年華

1.6與1.8:外形內裝有何不同

從外觀來看,1.8升車型與1.6升車型最大的差異在於大燈燈組,1.8升為熏黑組合燈,1.6升為白色組合燈,還有一個細微的差別就是前者輪胎規格是205/60R16,後者則是195/65R15輪胎,其他地方保持一直風格,就連鋁合金輪轂的形狀都沒有變。

在內裝上,1.6升車型基本延續了1.8升車型的所有配置,電動天窗、語音提示系統、手機免提系統、六聲道揚聲器、帶助力上下可調方向盤、倒車雷達、空氣過濾器、燈光提示點火器等都為標准配置。細細對照伊蘭特1.6型號跟1.8型號的配置表,才發現區別在於1.6車型的內飾板換成了金屬色,而不是原來的桃木紋內飾;配置上也少了燈光自動關閉系統、座椅電動加熱裝置、8碟CD轉換器。

1.6升的入門手動擋型號沒有配置全自動空調、真皮座椅與車內空氣質量自動控制系統(AQS),但跟自動擋車型的差價只是1.4萬元,可見自動擋型號仍是北京現代主推的車型。

安全配置方面,1.6升伊蘭特沒有配備前排座椅側面安全氣囊、防眩電子內後視鏡(ECM)跟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其他的如雙安全氣袋、防抱死制動系統ABS+EBD、剎車助力輔助裝置BAS、前後碟剎等都一應俱全。

伊蘭特1.6GLS(AT)技術規格

長/寬/高(mm) 4525/1725/1425

行李箱容積 415L

排量 1600cc

最大馬力 112ps/6000rpm

最大扭矩 143Nm/4500rpm

變速器型式 4速自動

懸掛 前 麥弗遜式獨立

後 雙聯桿式獨立

制動器 前/後 通風盤式/盤式,ABS+EBD+BAS

輪胎 195/65 R15

經濟性(90KM/H等速油耗) 6.3L

測試車價格 14.98萬元

- 操控

剎車穩定,動態表現得宜

伊蘭特1.6的底盤設定偏硬,路感傳遞還算清晰,通過崎嶇路面時車體諧震較明顯,舒適性受到些微影響。此外,駕著伊蘭特1.6通過連續彎道路面,若加快速度,其底盤轉向不足情形雖然不嚴重,卻會產生輕微側滑,駕駛者須習慣才能發揮操控特質。高速壓過不平路面時,輪噪並不明顯,其穩定性保持了伊蘭特1.8型號原有的水準,變換車道的過程並沒有明顯的擺動現象。

伊蘭特1.6的剎車系統為ABS+EBD+BAS的前後碟式制動,當我們做高速緊急剎車防止追尾事故的測試時,伊蘭特1.6靈敏地繞過障礙物,准確無誤地停在我們事先圈定的范圍之內。

實際駕乘中感覺伊蘭特1.6中、高速行駛時的方向盤輔助力還算適中,不過路邊停車時,輔助力道較小,對於女士而言可能有些不便。

- 動力

動力充沛,直逼1.8型號

伊蘭特1.6升直列四缸SOHC引擎雖然沿自1.8升車型,但動力方面自然沒有1.8車型來得澎湃。這台發動機相當平順,動力輸出過程中沒有時而澎湃、時而懈怠的突兀表現。試駕車配搭的是4速自動變速箱,做加速測試,掛上「D」擋,放下手剎踩盡油門全力加速,發動機發出一陣怒吼的聲浪,起步推背感還算明顯,引擎轉速接近6000轉時自動換擋,激亢的引擎聲浪也開始變得良性,沒有剛才那麼刺耳,換擋時整部車的頓挫感遏製得很好,震動很小。

從起步表現來看,伊蘭特1.6型號的油門表現較想像中來得輕盈。在市區行駛時,駕駛者並不會感到伊蘭特1.6與1.8升有太大的差異,不過直線加速1.6升車款中段加速顯得較為費勁,費時14秒多完成0-100km/h加速,這個數據比我們以前開過的1.8型號慢了大概一秒多,1.6跟1.8的表現如此接近,如不多加對比,我們真的懷疑開的是不是一部1.8型號的伊蘭特。

結語

1.6升車型全面發展

伊蘭特1.6自動擋型號配置豐富,就動態表現而言,發動機表現能夠令人滿意;雖然連續彎道中重心的轉移明顯,所幸獨立的後懸掛在頻頻的側滑中尚保有一定的循跡性,不錯的車身比重也使得車身軌跡在側滑中尚能維持一定的平衡。

⑥ 現代伊蘭特這個車怎麼樣

我開伊蘭特1.6手豪與8v捷達、1.4富康、寶來1.6手標、凱越1.6手豪、桑塔納2000、塞納的感受比較
這些車雜七雜八放在一起比較,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但沒辦法,咱們都要據事實說話,要調查才有發言權,這些車都是我開過一段時間有感受的,別的沒感受的車,咱不能胡扯。
先說一下我對這些車的熟悉程度:
8v捷達,熟悉程度:5星。原來我們單位配備這車,大家換著開,我開過其中4部,都是1997年產的白色手動標准版8v化油器捷達,前前後後加起來,開捷達的里程不少於5萬公里。
1.4富康,熟悉程度:5星。是我自己買的第一輛車,當時買的是2手車,1997年版的海水綠1.4手動標准版化油器富康,一直到買伊蘭特之前脫手,開了大概有7萬公里。
寶來1.6手標,熟悉程度:5星。在我開富康同時,單位捷達換寶來,2003年版的銀色1.6手動標准版寶來,開了大概有3萬公里。
桑塔納2000,熟悉程度:4星。是我們單位捷達時代領導的專車,1.8手動標准版,當時我還沒買車,領導老出差,一出差就把車擱我手裡,零七八碎開了大概有5千公里。
凱越1.6手豪,熟悉程度:3星。是我哥們的車,我老跟這哥們一起出去,他新手,出門就我開,開了總得有5、6百公里。
伊蘭特1.6手豪,熟悉程度:5星。05年初我富康脫手換的車,現在開了2萬多公里。
其他關注過的車還有塞納,熟悉程度只有1星,因為只試駕過,買伊蘭特之前一直喜歡這車,後來因為它產量小、價格遲遲不下來,最終放棄。

下面正式比較。
1、外形:這點非常個性化,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我自己最喜歡塞納,非常時尚,法國人的設計都是這樣,再過5年也不怎麼過時,再加上我喜歡兩廂車,塞納兩廂半造型非常有動感。其次凱越,舒展大方,看起來就是舒服,尤其是後尾燈,很新潮的樣子。再來是伊蘭特,也是舒展大方,但是線條怎麼看都沒有凱越順溜,後尾燈那些橫道道很小氣,前臉有點像老鼠牙。後面是富康,流線型,半水滴狀,只是現在看來線條已經顯得有點方、有點硬,畢竟是90年代初的設計。再來是寶來,鼓鼓囊囊的,很壯實的樣子,平淡不張揚,但確實也太平淡了。倒數第二是桑2000,也是舒展大方一路,不過老氣橫秋的。最後是捷達,整個是火柴盒子摞起來的,有人說是棺材板,難聽了點,沒辦法,80年代的車都這樣,現在怎麼改都沒用,尤其是現在的後尾燈,據說造型是模仿穿著游泳衣的女人屁股,燈的位置相當於屁股上的肉,不過怎麼看怎麼別扭難看,只能算是最低水平的設計:天下哪有這么方的屁股,您要模仿也模仿個美女屁股啊!——原來的奧迪A6屁股也模仿女人屁股,人家那起碼是圓的。
2、內飾:凱越最好,怎麼看怎麼舒服——當然是在我所比較的這些車里。通用對中國人的審美觀算是琢磨透了。其次寶來,穩重不張揚,很精巧的樣子,仔細一琢磨還挺動感,只是控制音響、空調的按鈕太過偏低,用著不舒服。門扶手是平直的,手搭在上面使用電動窗按鈕總覺得不方便。再來是塞納,法國人對內飾好像不是特別精心設計,不像外形那麼時尚,不過仔細想想也沒什麼毛病,過得去吧。伊蘭特倒數第三,號稱是模仿飛機駕駛艙的設計,使用起來,確實是很方便,比如門扶手電筒動窗按鈕安在向上的斜坡上,手搭在扶手上,使用電動窗按鈕非常舒服,音響、空調的按鈕位置也比寶來高,但是整個內飾的造型、配色確實十分古怪,四個空調出風口一個一樣形狀,怪里怪氣的,韓國人據說不太擅長內飾,反正用著方便,看著不僅不出彩,還有點各色。再來是桑2000和富康,一個大氣一點,一個小巧一點,但都老氣橫秋。最近富康都換成什麼淺內飾,還有亮得不行的塑料桃木面板,只能用俗氣來形容了。最後是捷達,跟外形一樣,方頭方腦,呆,簡陋。
3、空間:這些車里感覺最寬大的應該是桑2000,但這是當時的感覺,現在開伊蘭特之後沒開過桑2000,不知比起來怎麼樣。其次是凱越和伊蘭特,凱越感覺可能大點,注意,是感覺,因為凱越天窗跟伊蘭特結構不一樣,沒在里頭鼓出一塊,後排頭頂空間大一些;二是凱越內飾設計、配色,給人以寬敞的感覺,其實可能差不多。塞納我在里頭坐著感覺還算寬敞,但後排比較緊湊。富康別看小,寬度不小,駕駛員和司機副座肯定是舒舒服服的,就是後排腿部空間稍差點,但擠三個大人也沒問題。捷達比較窄,後排尚可;寶來比捷達稍寬點,但後排是在局促,這倆殿後。
4、動力:寶來號稱駕駛者之車,但就動力而言,在我開過的這些車遠遠拔不了頭籌,當然,我開的是1.6寶來,1.8T應該不錯。塞納應該是第一,因為它是2.0的,其實不具可比性。其次就是我現在開的伊蘭特,低速時給油就竄,80公里以上的加速仍很酣暢,當然,伊蘭特一檔的齒輪可能較大,起步時轉速上升很快,但是速度提升不太明顯。再往下是捷達1.6,因為車輕,感覺動力很足,低速狀態提速很快,但是80公里以上提速感覺聲嘶力竭強弩之末,據說20v捷達正好相反;而寶來實際上是捷達王的發動機,所以低速稍弱點,80公里以上很爽。但由於寶來車比捷達重得多,所以感覺動力不足了。我開慣伊蘭特之後,有一天開寶來,愣是跟不上前車,因為開伊蘭特輕給油就能有較好的提速,而寶來非得踩深點才能有提速的感覺,所以寶來1.6動力肯定不如伊蘭特1.6,油耗也明顯高於伊蘭特。然後是凱越,這車車大,但發動機實在一般,非得深給油門,每次換檔都高於3000轉,才能順利提速並線超車。然後是富康1.4,盡管發動機排量小,功率也小,但是與檔位箱的匹配特別好,只要堅持3000轉換檔,也能在馬路上瘋狂一把;在80公里以上時速,比普通捷達的發動機表現強。最後是桑2000,盡管是1.8的,但低速提速特別慢,非得上高速悠起來才有點駕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