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搜到的:
pc從西門子plc讀取數據的方法有兩類:
1是通過wincc這類組態軟體
2是自己用高級語言(vb、vc等等),方法主要有:
opc(西門子simaticnet
opc、第三方kepware
opc)
prodave(西門子的一個軟體包,提高vb和c的通訊函數庫)
simticnet軟體提供了幾個通訊dll(此法是一般的第三方scada所採用)
可以用其他組態軟體,比如組態王。也可以用vb編寫一程序然後從plc讀取數據再寫入資料庫。如果不需要監控畫面,我覺得vb好些。
Ⅱ PLC200如何連資料庫
如果使用microcomputing,可以直接在vb中調用s7data控制項,讀取plc中的數據,然後寫到資料庫中。如果數據量不是很大,讀取速度要求不高的話,可以使用prodave,用他提供的dll函數就直接實現了。當然,寫資料庫肯定是要自己編程序了。
Ⅲ -如果沒有wincc,如何從西門子PLC數據獲取後,寫入資料庫
寫入資料庫方法主要有:
opc(西門子simaticnet opc、第三方kepware opc)
prodave(西門子的一個軟體包,提高vb和c的通訊函數庫)
simticnet軟體提供了幾個通訊dll(此法是一般的第三方scada所採用)
PLC發展成了取代繼電器線路和進行順序控制為主的產品。PLC廠家在原來CPU模板上提逐漸增加了各種通訊介面,現場匯流排技術及乙太網技術也同步發展,使PLC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PLC具有穩定可靠、價格便宜、功能齊全、應用靈活方便、操作維護方便的優點,這是它能持久的佔有市場的根本原因。
Ⅳ 西門子plc300系列的數據怎麼拿到放到資料庫中
可以通過某些協議,比如MPI ,OPC 等等,把裡面的數據讀出來,然後放在資料庫
Ⅳ ABPLC如何採集讀寫MYSQL資料庫
通過資料庫網關連接羅克韋爾1756-L72的乙太網埠標簽方式採集數據,將數據存入MySQL資料庫,以下描述具體的操作步驟。PLC數據MQTT多主題發布/訂閱西門子PLC數據採集到資料庫
網關模塊安裝在設備側,不用電腦軟體,隨設備上電啟動自動運行,保證設備數據採集與設備運行同步,簡單高效的完成了數據採集;已批量用於多種行業的智能工廠,大大提高MES等工業互聯網項目的實施效率。IGT-DSER帶有兩種數據緩存功能:
1. 高頻次採集數據緩存,打包後一次性上報到資料庫;
2. 斷網、伺服器維護上報異常時,將數據緩存,待故障解除後重新上報到資料庫
網關支持西門子、三菱、歐姆龍、施耐德等幾乎所有的PLC品牌,通過以上參數軟體自行切換即可;關於網關模塊的詳細介紹可查看CSDN的這篇文章,或者到這里下載PDF手冊。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步驟:
首先用Navicat連接伺服器資料庫,建立一個數據表,名稱為'abplcdata',數據表設計視圖如下:
然後在PC上運行網關的參數設置軟體,網線連接IGT-DSER網關的網口1,先配置網路參數(默認IP:192.168.1.244,確認PC的網口與網關默認IP同網段),通過『工具』->『搜索在線網關』,搜索到網關後,修改IP地址等參數,具體如下:
網口1.PLC設備末段IP設置為0表示有多台同系列同網段的PLC,每台PLC的IP地址在PLC數據地址表裡面配置,後面有描述;設置完成後通過『參數』->『參數寫入到網關』,下載參數,會有以下提示:
點『是(Y)』即可,參數下載成功後將網關斷電,網口1接入PLC的交換機網路,同時修改PC的網口參數為PLC同網段,重新搜索網關讀取參數後,通過『功能』->『數據上報與下載』進入數據服務配置頁面,選擇SQL遠程資料庫,配置資料庫地址、PLC標簽的參數;
配置完成後要下載參數,通過『工具』->『重啟網關』,重啟後,網關即進入工作狀態,通過讀取參數可查看網關的實際數據,雙擊配置表對應的數據序號可查看數據值,如下圖:
序號001是日期時間,取自網關的RTC時鍾;002和003是PLC的控制器二維數組;004、005和006是控制器一維數組;007為程序變數,字元串類型;008是程序數組;009是控制器變數,BOOL類型;
設備/站號欄目的數值9,表示PLC的IP地址(192.168.0.9)末段(前三段與網關的網口1相同),如果需要增加另外的同系列同網段PLC,在這里設置對應的IP末段地址即可,不同的PLC對應不同的數據表,或者不同的記錄行;
需要注意配置表『數據地址』欄是PLC的數據標簽,不能錯誤,否則讀不到數據,所以最好是通過PLC的編程軟體從PLC導出CSV文件,然後復制到配置表,如下圖:
再打開Navicat查看資料庫中的數據,如下圖:
這樣就完成了數據採集,沒間隔5秒網關會自動上報一次數據,這個周期可以調整,也可以設置成觸發模式,根據數據變化上報數據;
相關資源:利用PLC實現數據採集_plc數據採集並存入資料庫,plc數據採集-專業...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肉褚」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302872/article/details/11365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