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據倉庫 » 文檔資料庫分區方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文檔資料庫分區方式

發布時間: 2022-07-06 11:20:14

資料庫分區和分表的區別

分區、分表、分庫的詳細理解
一、什麼是分區、分表、分庫
分區
就是把一張表的數據分成N個區塊,在邏輯上看最終只是一張表,但底層是由N個物理區塊組成的

分表
就是把一張表按一定的規則分解成N個具有獨立存儲空間的實體表。系統讀寫時需要根據定義好的規則得到對應的字表明,然後操作它。

分庫
一旦分表,一個庫中的表會越來越多

將整個資料庫比作圖書館,一張表就是一本書。當要在一本書中查找某項內容時,如果不分章節,查找的效率將會下降。而同理,在資料庫中就是分區。

二、常用的單機資料庫的瓶頸
問題描述
單個表數據量越大,讀寫鎖,插入操作重新建立索引效率越低。
單個庫數據量太大(一個資料庫數據量到就是極限)
單個資料庫伺服器壓力過大
讀寫速度遇到瓶頸(並發量幾百)
三、分區
什麼時候考慮使用分區?
一張表的查詢速度已經慢到影響使用的時候。

sql經過優化

數據量大

表中的數據是分段的
對數據的操作往往只涉及一部分數據,而不是所有的數據

分區解決的問題
主要可以提升查詢效率

分區的實現方式(簡單)
mysql5 開始支持分區功能

四、分表
什麼時候考慮分表?
一張表的查詢速度已經慢到影響使用的時候。

sql經過優化

數據量大
當頻繁插入或者聯合查詢時,速度變慢

分表解決的問題
分表後,單表的並發能力提高了,磁碟I/O性能也提高了,寫操作效率提高了

查詢一次的時間短了
數據分布在不同的文件,磁碟I/O性能提高
讀寫鎖影響的數據量變小
插入資料庫需要重新建立索引的數據減少
分表的實現方式(復雜)
需要業務系統配合遷移升級,工作量較大

分區和分表的區別與聯系
分區和分表的目的都是減少資料庫的負擔,提高表的增刪改查效率。

分區只是一張表中的數據的存儲位置發生改變,分表是將一張表分成多張表。
訪問量大,且表數據比較大時,兩種方式可以互相配合使用。
當訪問量不大,但表數據比較多時,可以只進行分區。

常見分區分表的規則策略(類似)
Range(范圍)
Hash(哈希)
按照時間拆分
Hash之後按照分表個數取模
在認證庫中保存資料庫配置,就是建立一個DB,這個DB單獨保存user_id到DB的映射關系

② 資料庫中左側分區和右側分區怎麼看

幾種獲取MySQL分區表信息的常用方法

  • SHOW CREATE TABLE可以查看創建分區表的CREATE語句

  • SHOW TABLE STATUS可以查看錶是否為分區表

  • 查看INFORMATION_SCHEMA.PARTITIONS表可以查看錶具有哪幾個分區、分區的方法、分區中數據的記錄數等重要信息

  • EXPLAIN PARTITIONS SELECT查看select語句怎樣使用分區

③ 資料庫表分區優化

對SQL Server數據表進行分區的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1)建立分區函數

2)建立分區方案

3)對表格進行分區

第一個步驟:建立分區函數

分區函數定義[u]how[/u],即你想要SQL Server如何對數據進行分區。這里就不以某一個表格作為例子,而是總體概括分割數據的技術。

分區是通過指定每個分區的分割界線實現的。例如,假定我們有一個Customers表格,裡麵包含了企業所有的客戶的信息,客戶信息以唯一的客戶號進行辨識,客戶號從1到1000000。我們可以運用以下的分區函數(這里稱之為customer_Partfunc)把這個表格平均分為四個分區: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customer_partfunc (int)
AS RANGE RIGHT
FOR VALUES (250000, 500000, 750000)

這些分割界線指定了四個分區。第一個分區包含所有值小於250000的記錄。第二個分區包含所有值在250000和499999之間的記錄。而第三個分區包含所有值在500000和749999之間的記錄。其他所有大於或等於750000的記錄都包含在第四個分區里。

注意這個例子中使用了「RANGE RIGHT」從句。這說明分界值是在分區的右邊。同樣,如果使用的是「RANGE LEFT」從句,那麼第一個分區就會包含所有值小於或等於250000的記錄;第二個分區就會包含所有值在250001和500000之間的記錄,如此類推。

第二個步驟:建立分區方案

一旦建立完定義如何對數據進行分區的分區函數之後,下一步就是建立一個分區方案,定義[u]where[/u],即你想在哪裡對數據進行分區。這是一個很直接明了的過程,例如,如果我有四個文件組,名稱分別從「fg1」到「fg4」,那麼就可以使用以下分區方案:

CREATE PARTITION SCHEME customer_partscheme
AS PARTITION customer_partfunc
TO (fg1, fg2, fg3, fg4)

注意我們現在把一個分區函數連接到了分區方案,但是我們還沒有把分區方案連接到任何具體的資料庫表格。這就是重復使用功能發揮功能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功能把分區方案(或者只是分區函數)用於資料庫表格的任何數據上。

第三個步驟:對表格進行分區

建立好分區方案之後,就可以開始對表格進行分區了。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步驟,只需要在表格創建語句中添加「ON」從句,指定表格分區方案和要應用該分區方案的表列。你不需要指定分區函數,因為分區方案已經定義了分區函數。

舉個例子,假設你想要用上述的分區方案來創建一個客戶表格,你需要使用以下Transact-SQL語句:

CREATE TABLE customers (FirstName nvarchar(40), LastName nvarchar(40), CustomerNumber int)
ON customer_partscheme (CustomerNumber)

④ 處理大量資料庫數據時怎麼分區分庫

如果你的資料庫自動分的,那麼任何客戶端驅動都沒有必要去管它。如果是手工分的,那麼不就是訪問不同的庫、不同的表嘛。
還是要搞清楚前一個問題:你怎樣分。這個不清楚,就等於是在給自己「下套」了,在不知道分庫分表的具體含義時來問這個時髦概念如何用EF來實現,無的放矢了。

⑤ oracle分區表的分區有幾種類型

oracle分區表的分區有四種類型:范圍分區、散列分區、列表分區和復合分區。

特點如下:

1、范圍分區

就是根據資料庫表中某一欄位的值的范圍來劃分分區。

數據中有空值,Oracle機制會自動將其規劃到maxvalue的分區中。

2、散列分區

根據欄位的hash值進行均勻分布,盡可能地實現各分區所散列的數據相等。

散列分區即為哈希分區,Oracle採用哈希碼技術分區,具體分區如何由Oracle說的算,也可能我下一次搜索就不是這個數據了。

3、列表分區

列表分區明確指定了根據某欄位的某個具體值進行分區,而不是像范圍分區那樣根據欄位的值范圍來劃分的。

4、復合分區

根據范圍分區後,每個分區內的數據再散列地分布在幾個表空間中,這樣我們就要使用復合分區。復合分區是先使用范圍分區,然後在每個分區同再使用散列分區的一種分區方法。

比如將part_date的記錄按時間分區,然後每個分區中的數據分三個子分區,將數據散列地存儲在三個指定的表空間中。

(5)文檔資料庫分區方式擴展閱讀:

分區的恢復方法:

如果資料庫運行在archive 模式下,那麼一旦資料庫損壞則可以通過冷備份(熱備份)和歸檔備份將資料庫恢復到斷點狀態。

資料庫控制文件恢復(假設所有控制文件均被破壞):

資料庫基於文件系統: 利用操作系統的tar、cp等命令即可。

資料庫基於裸設備:dd if=$ORACLE_BASE/con.bak of=/dev/rdrd/drd1 seek=12

⑥ 資料庫分區的分類

分區主要有兩種形式://這里一定要注意行和列的概念(row是行,column是列)
水平分區(Horizontal Partitioning)
這種形式分區是對表的行進行分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同分組裡面的物理列分割的數據集得以組合,從而進行個體分割(單分區)或集體分割(1個或多個分區)。所有在表中定義的列在每個數據集中都能找到,所以表的特性依然得以保持。
舉個簡單例子:一個包含十年發票記錄的表可以被分區為十個不同的分區,每個分區包含的是其中一年的記錄。(朋奕註:這里具體使用的分區方式我們後面再說,可以先說一點,一定要通過某個屬性列來分割,譬如這里使用的列就是年份)
垂直分區(Vertical Partitioning)
這種分區方式一般來說是通過對表的垂直劃分來減少目標表的寬度,使某些特定的列被劃分到特定的分區,每個分區都包含了其中的列所對應的行。
舉個簡單例子:一個包含了大text和BLOB列的表,這些text和BLOB列又不經常被訪問,這時候就要把這些不經常使用的text和BLOB了劃分到另一個分區,在保證它們數據相關性的同時還能提高訪問速度。
在資料庫供應商開始在他們的資料庫引擎中建立分區(主要是水平分區)時,DBA和建模者必須設計好表的物理分區結構,不要保存冗餘的數據(不同表中同時都包含父表中的數據)或相互聯結成一個邏輯父對象(通常是視圖)。這種做法會使水平分區的大部分功能失效,有時候也會對垂直分區產生影響。

⑦ mysql 資料庫分區怎麼使用

如果一張表的數據量太大的話,那麼myd,myi就會變的很大,查找數據就會變的很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mysql的分區功能,在物理上將這一張表對應的三個文件,分割成許多個小塊,這樣呢,我們查找一條數據時,就不用全部查找了,只要知道這條數據在哪一塊,然後在那一塊找就行了。如果表的數據太大,可能一個磁碟放不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數據分配到不同的磁碟裡面去。

⑧ 什麼是分表和分區 MySql資料庫分區和分表方法

分表是將一個大表按照一定的規則分解成多張具有獨立存儲空間的實體表,我們可以稱為子表,每個表都對應三個文件,MYD數據文件,.MYI索引文件,.frm表結構文件。這些子表可以分布在同一塊磁碟上,也可以在不同的機器上。app讀寫的時候根據事先定義好的規則得到對應的子表名,然後去操作它。

⑨ mysql分表的3種方法介紹,什麼是分區

可以看mysql的data文件夾下面的資料庫文件,就可以查看當前分區情況。還有幾種獲取MySQL分區表信息的常用方法SHOW CREATE TABLE 可以查看創建分區表的CREATE語句 SHOW TABLE STATUS 可以查看錶是否為分區表 查看INFORMATION_SCHEMA.PARTITIONS表 可以查看錶具有哪幾個分區、分區的方法、分區中數據的記錄數等重要信息

⑩ 數據分片應遵守哪些基本原則數據分片有哪些基本類型和方法

鏈路層具有最大傳輸單元MTU這個特性,它限制了數據幀的最大長度,不同的網路類型都有一個上限值。乙太網的MTU是1500,你可以用 netstat -i 命令查看這個值。如果IP層有數據包要傳,而且數據包的長度超過了MTU,那麼IP層就要對數據包進行分(fragmentation)操作,使每一片的長度都小於或等於MTU。我們假設要傳輸一個UDP數據包,乙太網的MTU為1500位元組,一般IP首部為20位元組,UDP首部為8位元組,數據的凈荷(payload)部分預留是1500-20-8=1472位元組。如果數據部分大於1472位元組,就會出現分片現象。
分片(sharding)是資料庫分區的一種,它將大型資料庫分成更小、更快、更容易管理的部分,這些部分叫做數據碎片。碎片這個詞意思就是整體的一小部分。
Jason Tee表示:「簡言之,分片(sharding)資料庫需要將資料庫(database)分成多個沒有共同點的小型資料庫,且它們可以跨多台伺服器傳播。」
技術上來說,分片(sharding)是水平分區的同義詞。在實際操作中,這個術語常用來表示讓一個大型資料庫更易於管理的所有資料庫分區。
分片(sharding)的核心理念基於一個想法:資料庫大小以及資料庫上每單元時間內的交易數呈線型增長,查詢資料庫的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以指數方式增長。
另外,在一個地方創建和維護一個大型資料庫的成本會成指數增長,因為資料庫將需要高端的計算機。相反地,數據碎片可以分布到大量便宜得多的商用伺服器上。就硬體和軟體要求而言,數據碎片相對來說沒什麼限制。
在某些情況中,資料庫分片(sharding)可以很簡單地完成。按地理位置拆分用戶資料庫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位於東海岸的用戶被分到一台伺服器上,在西海岸的用戶被分在另一台伺服器上。假設沒有用戶有多個地理位置,這種分區很易於維護和創建規則。
但是數據分片(sharding)在某些情況下會是更為復雜的過程。例如,一個資料庫持有很少結構化數據,分片它就可能非常復雜,並且結果碎片可能會很難維護。
分片過程
對於發送端發送的每份IP數據報來說,其標識欄位都包含一個唯一值。該值在數據報分片時被復制到每個片中。標志欄位用其中一個比特來表示「更多的片」。除了最後一片外,其他每個組成數據報的片都要把該比特置1。片偏移欄位指的是該片偏移原始數據報開始處的位置。另外,當數據報被分片後,每個片的總長度值要改為該片的長度值。
最後,標志欄位中有一個比特稱作「不分片」位。如果將這一比特置1,IP將不對數據報進行分片。相反把數據報丟棄並發送一個ICMP差錯報文給起始端。
當IP數據報被分片後,每一片都成為一個分組,具有自己的IP首部,並在選擇路由時與其他分組獨立。這樣,當數據報的這些片到達目的端時有可能會失序,但是在IP首部中有足夠的信息讓接收端能正確組裝這些數據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