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實驗室標准配置一個標準的生物實驗室的配置有哪
微生物實驗室組成一般包括:准備室、微生物培養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純水室、檢測室、菌種室、儲藏室等。微生物實驗根據工作領域(食品、葯品、醫療等)和性質(教學、生產、研究、檢測等)的不同,實驗室組成和規模有很大差別。
二、微生物實驗室平面布局
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與其他實驗室分開,門口設有門禁,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各室根據工作內容合理布局,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響。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間,培養室根據培養條件和種類不同可設置多間(如黴菌培養室、細菌培養室、固體培養室、液體培養室等)。
(1)潔凈實驗室:自成一區,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較少的地方,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考慮微生物實驗操作流程,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份額里。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操作人員進入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二更、緩沖進入操作區。物流則由傳遞窗實現。排風口裝有高效過濾器,送風口裝有高效過濾靜壓箱,室內送排風曹勇上送下排方式,室內排風單側布置,不得有障礙。余壓閥自動調節室內壓力,保持正壓潔凈狀態。
(2)洗滌室:洗滌室房間的尺寸根據日常工作量決定,一般不小於一個單間,洗滌室的位置靠近培養室,給排水設施完善,洗滌檯面須耐熱耐酸,室內配器皿櫃,滴水架,乾燥架,邊台等,地面應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
(3)准備室:設實驗台、試劑櫃等要絕緣、耐熱、實驗台要耐水耐腐蝕:設置上下水裝置,涉及粉末,篩分等操作,需配置相應的設備。局部排風,設排風櫃。
(4)培養室:主要配置各種培養箱、搖床,要求溫度較恆定,有足夠的 電力供應。
㈡ 怎麼做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
SICOLAB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原則
實驗室設計不同於一般工程建設,必須以實驗基本流程為依據,從樣品接收、暫存、試劑和耗材儲存、前處理和准備、樣品分析測試再到廢物回收和處理,都必須進行合理規劃,綜合考慮人力、儀器,實現優化配置,還要考慮實驗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性廢物處理手段,因此,相較一般建築設計,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盡可能將同類實驗室分布在一起,不僅方便實現基礎實驗資源的共享,對於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通風系統的設計、空調的布置和其他輔助性設施建設來說都可實現節約,對於實驗室的污染也可以集中處理,如生物實驗室布局時應注意將微生物室和無菌室分開設置。
(2)將有管道鋪設需求的實驗室分布在一起,如可將有儀器氣源需要的實驗室集中布置,可加快管道鋪設工程進度,也便於日後對管道的維護和檢修,有利於問題排查和迅速解決。
(3)將超凈間實驗室分布在一起,現代儀器的高精準度需要處於粉塵微粒及其微少的空間,對於這種實驗室,應將其集中分布,方便超凈管理。
SICOLAB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具體方案
在進行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之前首先選好實驗室位置、確定實驗室面積。應結合實驗室的具體種類和企業建築整體要求合理選擇,一般來說,實驗室應避開振動源、放射源和雜訊源,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實驗室面積則根據工藝流程方案決定的實驗裝置數量和規模進行選擇,既要有足夠的空間又要避免浪費。實驗室平面布置方案設計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樓層層數設置
樓層層數的設置受諸多方面影響,主要包括面積和地形的限制,在總體面積一定時,增加樓層數目是常用的解決辦法,但增加層數後,會給很多技術設施,比如管道、電力線的鋪設增加難度,且不利於後期的養護和維修。樓層數目多有利於實驗室的集中化,但可能會對實驗室的功能、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造成影響,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對於10 000 m 左右的實驗室,可控制在六層左右。
2.走廊形式設置
走廊布局主要包括單走廊單側房間、單走廊雙側房間和雙走廊三種形式,其中,單走廊單側布局採光性能極好、視野非常開闊,但由於其空間利用率較低,多見於回字型建築,主要面向研究性個人辦公室的選擇設計;單走廊雙側房間布局空間利用率相對較高,採光性能好的一面可用作辦公室,較差的一面可用作避光儀器實驗室的建設,這種布局方式節約佔地面積,被廣泛應用於企業實驗室走廊布局設計中;而雙走廊布局空間利用率更高,但位於中間的一排房間幾乎沒有採光,一般用於暗室的建造。
3.建築形式選擇
一字型建築房間緊湊,布局規范,在實驗室建築形式中應用最為廣泛,一般總圖不可能過於狹長,故一字型建築一般採用高層手段來增加實驗室面積,但高層建築有諸多不利因素,在實驗室設計過稗中應盡量避免,故在總圖面積較小時可採用回字型建築形式,其房間可以實現雙向採光,同時,「回」字圍成的天井,可用於種植樹木花草,可提供舒適富有生機的視野,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實際應用中可結合總圖面積等要求加以選擇。
4. 開間設置開間設計主要包括開放式設計和封閉式設計兩種,其中,開放式設計多用於大型實驗室中心建設,其開放性可提供多種大型設備交互使用的空間,便於管理人員實現多台實驗儀器的同時管理,提高了人員配置效率;封閉式設計多見於小型實驗室,其內部分析儀器種類較少,可根據儀器功能劃分區域,一目瞭然,簡單規范。但在目前的應用中,一般是採用兩種設計混合的形式,對於一般儀器採用大開間設計方便管理,對於大型特殊儀器則優先考慮封閉式設計,通過二者結合,不僅可實現空間面積節約,還可實現儀器資源的合理配置。5.區域劃分設置實驗室各個功能區要遵循集中原則,避免人流物流造成的交叉污染, 同時有利於各種基礎設施(管道、電線、光纜)的鋪設,區域劃分中應注意辦公室盡可能設置在一層,最好應用雙層門,避免有毒氣體等對人體產生傷害。
㈢ 如何在ubuntu中配置ipv6的實驗環境
在目前的ipv4下訪問ipv6的網站, 1、可以安裝miredo:在終端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miredo」; 2、修改防火牆的IPV6的設置:進入「/etc/default/ufw」找到「IPV6=no」,改成"IPV6=yes"
㈣ 實驗室配置500ml
(1)配製實驗所需實驗步驟有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以及搖勻等操作,稱量葯品用托盤天平,加入到燒杯中溶解並用玻璃棒攪拌,冷卻後用玻璃棒引流將液體轉移到500ml容量瓶中,當溶液體積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定容,故答案為:玻璃棒、膠頭滴管;
(2)500mL 0.1mol/L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為:0.5L×0.1mol/L=0.05mol,
質量為:0.05mol×40g/mol=2.0g,故答案為:2.0g;
(3)配製實驗所需實驗步驟有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以及搖勻等操作,故答案為:②步後,溶液冷卻後將其沿玻璃棒轉移至容量瓶中;
(4)在實驗中,未進行操作④,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
定容時俯視液面,所配溶液的,會使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高;
稱量時已觀察到NaOH吸水,會導致溶質的質量偏小,溶液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濃度偏低,
故答案為:偏高;偏高;偏低.
㈤ 使用環境條件表 怎麼填寫
(1)首先對照性的探究實驗應注意變數的惟一性.在實驗中只有2號瓶中的種子萌發,說明2號瓶中的種子滿足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適宜的溫度和自身因素: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故2號瓶起對照的作用.(2)1號燒杯與3號燒杯比,有兩個變數水和溫度,因此本實驗中,1號瓶和3號瓶不能構成一組對照實驗(3)1號燒杯中的種子缺乏水分,3號燒杯的種子所處環境溫度不適宜,4號燒杯內的種子得不到足夠的空氣,它們都不能萌發;對照組2號燒杯內的種子所處的環境具有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能夠萌發;這說明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故答案為:(1)2(2)不能,因為變數不只一個(3)種子的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氣和適宜的溫度.
㈥ 計算機實驗環境或設備怎麼寫
摘要 1、實驗名稱:數據表的基本操作 指導教師: 實驗日期: 2009 年 月 日 實驗地點: 成績: 實驗目的:1、掌握表的結構建立、修改,數據表記錄的編輯(輸入、修改)。2、掌握根據實際需要查看滿足一定條件的記錄的操作方法。3、掌握對表、表結構和記錄的復制。4、掌握對庫表的數據維護和數據的完整性的設置。實驗內容及基本要求: 實驗內容 1、創建學生表,選課表、課程表,並輸入數據,(如圖 1、圖 2、圖 3);圖 1 學生表 圖 2 選課表 圖 3 課程表2、顯示學生情況表中 1988 年以前出生的女生記錄;3、給學生情況表中 1988 年以前出生的學生記錄打上刪除標志;4、 復製表結構:將學生情況表結。
㈦ 想做實驗室凈化工程,不知道需要那些配置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簡單了,實驗室是凈化工程中比較分支的一個分類,而這個分類卻非常復雜,因為實驗室的業務不同對實驗室的硬體要求也不同。
實驗室在分類上其中做葯品、潔凈物品檢測的實驗室為凈化實驗室,這類實驗室主要針對保護實驗對象,對操作人員無過多要求,所以在建設時一般遵循潔凈類規范結合實驗業務要求進行實際。主要注意保護試驗對象;需要注意的主要內容空間潔凈度、壓力、氣流方向、換氣次數等。
另一類為生物安全實驗室,這種實驗室在保證操作對象的同時也要保護操作人員,更高級的試驗在保護人員的同時還要考慮到保護周圍環境,這類的實驗室遵循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專項規范及結合試驗業務進行實際。主要注意保護人員、環境、操作對象(重要次序)。安全實驗室根據等級不同對實驗室結構安全、壓力安全、換氣次數、潔凈度等都有不同要求。
另外做實驗室凈化工程需要哪些配置!這個配置如果指的是施工設備,那麼基本上裝修需要的設備都不能少,另外需要一些潔凈工程專用設備,以及生物安全實驗室需要的特殊檢查失設備。比如發煙裝置等。
㈧ 我想學習h3c路由器和交換機命令的配置,如何搭建實驗配置環境
下載個路由虛擬機。有官方的學習軟體的。可以在電腦上模擬多個網路設備來操作。
㈨ icewarp+server怎麼進行環境配置
PHP開發調試環境配置(基於wampserver+Eclipse for PHP Developers )
因為項目需求,需要開發PHP的項目,所以不得不花點時間開始學習PHP,過程非常要抓狂,還沒有開始開發已經被一大堆復雜的環境搭建搞瘋了
經過多方實驗,決定將過程記錄下來,也為了讓很多跟我一樣從零開始學習PHP的朋友少走彎路,當然如果在各個組件之間的關系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單獨私聊我
1 軟體准
WampServer
下載地址:http://www.wampserver.com/en/#download-wrapper
我下的是 裡麵包含了搭建PHP必須的4個軟體:
1. Apache 2.2.21
2. Php 5.3.10
3. Mysql 5.5.20
4. XDebug 2.1.2
提示:為什麼要使用WampServer呢? 因為如果單獨安裝這些軟體,首先是一個個安裝很麻煩;其次是每個軟體都要進行配置;第三是你安裝的各軟體之間可能版本並不相互匹配;最後由於版本不一致,可能配置的時候也會有細微的差別。而採用WampServer就好多了,它包含了搭建PHP開發調試環境的全部軟體(包括Xdebug),而且需配置的地方非常的少,當然還不需要你考慮版本之間的匹配問題。
Eclipse for PHP Developers
下載地址: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packages/eclipse-php-developers/heliossr1
JDK安裝(eclipse本身運行的前提就是JDK正確安裝)
下載地址: http://www.java.net/download/jdk7u60/archive/b11/binaries/jdk-7u60-ea-bin-b11-windows-x64-19_mar_2014.exe
JDK下載要注意版本,比如Eclipse是64位的,則jdk也要安裝64位的
安裝過程,我就不說了,下面直接講配置
一 : JDK配置
1. 右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環境變數
2. 在系統變數裡面找到「Path」這一項,然後雙擊它,在彈出的界面上,在變數值開頭添加如下語句
D:/common/Java/jdk1.6.0_02/bin;
注意不要忘了後面的分號,然後點擊編輯系統變數界面的確定按鈕
3. 點擊環境變數界面的「新建」,
變數名為:JAVA_HOME
變數值為:D:/common/Java/jdk1.6.0_02;
注意分號,然後點擊新建系統變數界面的確定按鈕
4. 點擊環境變數界面的「新建」,彈出新建系統變數界面,
變數名為:classpath , 變數值為:.;
注意是點和分號,然後一路點擊確定按鈕,到此設置就完成了。
第四步:檢測安裝配置是否成功
進行完上面的步驟,基本的安裝和配置就好了,怎麼知道安裝成功沒有呢?
點擊:開始——〉運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cmd」,然後點擊確定,在彈出的 dos 窗口裡面,
輸入「javac」,然後回車,出現 javac 的列表則表示安裝配置成功。
這邊正常之後,如果打開eclips任然報錯,可能是jdk版本和eclips版本不一致(bit32和bit64)
二:WampServer 配置
第一步:Apache的配置
通常程序員,電腦上的80的埠都會被佔用,所以這里修改埠80為8088埠:
(1)左鍵托盤圖標,在Apache里可以直接打開httpd.conf,查找到Listen 80,可以改成其他埠,我選用8088。
(2)重啟wamp,就可以生效了。但是Localhost、phpMyAdmin、SQLiteManager,你可以點擊打開看到依舊是默認的80埠。找到wamp安裝目錄下的wampmanager.tpl文件,記事本打開:在http://localhost後面添加8088埠,保存,退出並重新打開wamp生效。(其實,wampmanager.ini文件中的類似的URL地址也隨之更改了)
修改www目錄:
(1)需要修改Apache的httpd.conf文件,有2處修改: 搜索類似 DocumentRoot "d:/wamp/www/"和<Directory "d:/wamp/www/">
修改為 DocumentRoot "e:/dev/web/"和<Directory "e:/dev/web/">
(2)wampmanager.tpl文件,修改如下:FileName: "${wwwDir}"為FileName: "e:/dev/web"
(3)wampmanager.ini文件,修改如下:[Menu.Left] 下FileName: "d:/wamp/www" 修改為FileName: "e:/dev/web"
注意:這里修改了路徑之後,會報錯:Unable to open WampServer's config file, please change path in index.php file
解決方法:打開新路徑中的index.php,修改$wampConfFile = 'D:/WampServer/wampmanager.conf';(實際路徑)
Xdebug的配置
網上很多資料都要手動下載Xdebug並且自行配置,然而這個版本的WampServer裡面已經包含了Xdebug(位於C:\wamp\bin\php\php5.3.8\zend_ext下),並且自動配置過了。所以我們基本不需要配置什麼,唯一需要配的就是打開C:\wamp\bin\apache\Apache2.2.21\bin下的php.ini,找到最後幾行中的xdebug.remote_enable = off,改成xdebug.remote_enable = on。這樣做是為了在eclipse中調試時可以進入斷點。
修改MYSQL資料庫密碼
wampserver默認安裝的資料庫是沒有對應的訪問密碼的,這里我們需要設置以下密碼
1、左鍵點擊,選擇「phpMyAdmin」,就會打開phpMyAdmin的管理頁面,點擊右上方的「許可權」,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如圖所示的表格,我們要做的就是點擊每一行用戶名為root的右邊的。
2、點擊後,找到如圖二所示的修改密碼區域,填入欲修改的密碼,再點擊右下方的執行,片刻之後上方就會出現修改成功的提示,每一個root用戶均需要做此操作,如果一時半會想不到一個好的密碼,也可以使用「生成密碼」功能生成一個隨機的密碼,但是這個密碼一定要記住,忘記了麻煩可就大了。
備註:修改密碼後可以看到 對應賬戶 密碼欄 由原來的「否」變為「是」,如上圖 綠色圈出部分。那麼添加新用戶(接下來會詳細講到)、刪除用戶 如 上圖紅色標出部分即可完成操作!
3、做完上述操作之後重啟一下MySQL服務,然後刷新頁面,大家就會發現出現了如圖所示的錯誤,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剛才我們修改了MySQL的密碼,但是沒有修改phpMyAdmin與MySQL通訊的密碼,怎麼改呢?打開wampserver安裝目錄,然後依次打開\wamp\apps\phpmyadmin3.3.9,用記事本或者DW軟體打開裡面的config.inc.php,找到「$cfg['Servers'][$i]['password'] = '';」,在最後的兩個單引號裡面輸入剛才修改的那個密碼,然後保存,操作完畢之後再刷新一下phpMyAdmin的頁面,是不是恢復正常了呢?
Eclipse配置
一:配置workspace
打開Eclipse for PHP Developers,需要設置workspace,這個必須設置到wamp的www目錄,否則待會無法進行調試。我的www目錄是C:\wamp\www
配置調試環境
進入Eclipse -- Window – Preferences 設置 PHP Executable。里需要注意PHP.INI的路徑,這里的路徑是WAMP SERVER中特有的放在了apache目錄下
設置PHP-->debug,選擇XDebug
二:配置PHP Server
㈩ 如何利用PC機搭建綜合實驗環境之Vmware workstation篇
1 虛擬機軟體VMware基本情況
1.1虛擬機軟體VMware簡介
VMware Workstation是VMware公司出品的一款虛擬機軟體。最初設計這種軟體的目的是為了測試軟體,比如說要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測試Linux系統,完全不必在自己真實的計算機中安裝系統,而是通過VMware虛擬的計算機來進行測試,這樣可以避免在真實的計算機中安裝新系統帶來的種種不便。利用它可以在一台電腦上模擬出若乾颱機器,這些虛擬機如同真實機一樣各自擁有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CPU、硬碟,內存及其他硬體,你可以像使用普通機器一樣對它們進行分區、格式化、安裝系統和應用軟體等操作,所有的這些操作都不會對真實主機的硬碟分區和數據造成任何影響和破壞。VMware虛擬機的最大特點是不需要重新開機就能在一台電腦上同時運行多個操作系統,這跟在同一台PC機上安裝多操作系統是不同的。PC機上的多操作系統安裝,在任一時刻,只能運行其中的一個系統,如果想切換到其它系統,必須重新啟動機器。而在虛擬機環境下,多個操作系統可以同時運行,人們可以與對待標準的Windows應用程序那樣在多個操作系統之間來回切換,而不需要重新啟動機器,在同一台主機上可以同時運行多個虛擬機,每個虛擬機都可安裝操作系統,就如同一台獨立的PC,各虛擬機與虛擬機之間還可以進行對話、共享文件、應用網路資源,甚至還以運行C/S方式的應用。
1.2 虛擬機運行環境
VMware軟體安裝時的基本配置要求很低,CPU主頻不低於266MHZ,內存最小為128MB,硬碟不小於600MB的空閑空間。但是為了使實驗進行更加順利,建議內存最少為768MB,這樣的要求就可以滿足建立三台虛擬機,可以進行簡單的聯網實驗。如果實驗對配置虛擬機的個數要求多就需要物理機具有更高的內存。硬碟空間則根據具體需要來進行選擇,在現有的計算機配置條件下,空閑空間越大越好。當然用作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實驗,我們目前所有機房都可以安裝虛擬機。
2 VMware使用時注意事項
2.1增加虛擬機可用物理內存
默認狀態下,VMware會在虛擬機創建過程中自動分配Guest System可使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在虛擬機創建結束後,我們仍然可以為它增加可用內存,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虛擬機運行的效率和速度。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Guest System啟動時,從「Settings」菜單下打開的「Configuration Editor」窗口,選中「Device」下的「Memory」項,然後在右邊的「Guest size」框中手工增加到所需數值,然後點擊「OK」按鈕即可生效。
2.2添加硬體設備
默認狀態下,VMware虛擬機只默認安裝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網卡等標准設備,如果需要使用音效卡、串口、並口、SCSI等其它設備,可以根據實驗需求情況隨時進行手動添加。添加的工作是在「VM」菜單中的「Settings」選項中進行的,「Device」下顯示了虛擬機中所有已經安裝的硬體設備,點擊「Add」按鈕就可以在窗口中添加其它設備,或者從「控制面板/添加新硬體」下進行操作。
2.3切換控制權
由於VMware是在一台計算機中同時運行多個操作系統,因此這就存在一個系統控制權的切換問題。如果滑鼠和鍵盤在某一操作系統中無法使用,就必須進行控制權的切換,預設的切換方法是同時按下Ctrl+Alt組合鍵,也可以在VMware的窗口下部單擊滑鼠左鍵。除此之外,還可以在「Settings/Perferences」窗口的「Hot Keys」選項頁中自定義熱鍵。
2.4正確關機
虛擬機的關機也必須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不能夠直接單擊VMware工具欄上的Power OFF按鈕,這樣就相當於通常意義上的非法關機,下次啟動虛擬機時會自動進行磁碟掃描。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從「開始」菜單中執行「關機」命令。盡量避免在虛擬機環境中使用「Ctrl+Alt+Delete」組合鍵,因為虛擬機做出反應的同時,物理機也會做出反應,可以在虛擬機環境中用「Ctrl+Alt+Insert」組合鍵來代替。
3 利用Vmware虛擬機技術實現計算機系統維護實訓
3.1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Pqmagic及滑鼠、鍵盤、顯卡、網卡、音效卡的驅動程序安裝實驗
對計算機進行分區、格式化、安裝系統操作,這也是軟體部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實驗。安裝好Vmware虛擬機軟體後,在VMware Workstation的主界面上點擊「虛擬機→電源→打開」,由於此時沒有安裝任何的操作系統,因此系統會顯示「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沒有發現操作系統。這時我們選擇「虛擬機→電源→設置」彈出「虛擬機設置」菜單,選擇「CD-ROM」 →「使用ISO鏡像」,或者直接在光碟機裡面放入windows系統啟動光碟,我們重新啟動虛擬機,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輸入Fdisk,開始Fdisk分區實驗。在Fdisk實驗完成以後,重新啟動虛擬機就可以進行Format實驗,依次對已經建立的分區進行格式化後就可以進行安裝操作系統。我們把操作系統盤的鏡像放入虛擬機的光碟機裡面,就可以按照物理機安裝操作系統方法進行操作系統安裝的實驗。安裝完客戶機操作系統重新啟動後,VMvare會提示用戶是否安裝VMware Tools(工具包),VMware Tools(工具包)主要是用來安裝虛擬客戶機操作系統的滑鼠、鍵盤、顯卡、網卡、音效卡的驅動程序的,在這里,我們點「Yes」,同意安裝。
3.2 克隆技術與注冊表維護實驗
注冊表是Windows系統的核心文件,管理著計算機系統的所有配置信息、全部應用軟體、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的初始化信息和必要的數據、應用程序和一些文檔文件的關聯、硬體設備的說明、狀態和配置以及各種狀態信息和數據。通過更改注冊表某些參數設置能夠達到維護計算機的目的。防止注冊表被損壞是注冊表維護也是Windows系統維護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但在學習維護注冊表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系統崩潰,如果不想在操作注冊表之後通過GHOST恢復系統,還可以使用目標虛擬機創建多個克隆,克隆出來的虛擬機可以隨意操作,不會給被克隆的虛擬機帶來什麼影響,完成操作之後直接刪除克隆的虛擬機即可。這樣比重裝系統速度要快許多,而且不會對機器造成任何影響。要創建克隆,在目標虛擬機的摘要頁面上,點擊「Clone this VMachine」,打開克隆向導,按提示操作即可依據目標虛擬機克一個新的虛擬機。
3.3 在虛擬機下進行BIOS設置實驗
一般台式計算機在啟動時按「Del」鍵可進入BIOS設置,在VMware虛擬機下按「F2」鍵,即可進入VMware虛擬機的BIOS窗口即可對其進行BIOS設置實驗。
3.4 虛擬機VMware進行動態磁碟數據恢復
在系統之間移動動態磁碟,磁碟的首扇區、DBR等容易損壞,在「磁碟管理」管理單元中顯示為「Dynamic Unreadable」(無法動態讀取),利用虛擬機Vmware可以還原動態磁碟損壞扇區進行數據恢復。
3.5錄制實驗教學過程
我們還可以利用VMware自帶的視頻錄制功能錄制虛擬機中的操作過程。該功能可以方便地把虛擬機中的每一步操作錄製成AVI視頻文件。
首先啟動虛擬機,選擇菜單中的「VM—〉CaptureMovie」。
其次選擇好保存位置,然後在」Quality」處選擇「Low(better fore-mailing)」(低質量可以較小的空間進行保存便於交流)。
記錄完成後,選擇菜單中的「VM—〉Stop MovieCapture」即可完成錄制。
這樣不僅可以製作多媒體教學內容或為學習交流使用,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在進行系統維護時所作的操作記錄下來通過郵件發給老師,由老師對其操作做出批改。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利用VMware搭建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環境,虛擬機給計算機實踐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的工具,虛擬機實驗環境很好地模擬了真實環境,在虛擬機上完成的實驗效果等同於在真實機器上完成的實驗效果,完全符合教學要求和滿足試驗意義。在虛擬環境下,學生可以放心地進行各種實驗操作,不用顧慮對主機系統的破壞,可以增加學生的實踐動手機會,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利虛擬機技術搭建的虛擬實驗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緩解當前實驗設備和場地不足的問題,提高實驗設備的安全性和利用率,降低實驗室的管理難度,而且在不額外添加硬體設備的條件下,很好地滿足了實驗課多種環境的需求,保證了實驗課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