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產實時資料庫
許多企業從八十年代開始採用DCS控制以來,大部分新建裝置都陸續採用了DCS進行控制,一個企業往往有很多套生產裝置,每套生產裝置採用一套DCS系統進行控制,而這些DCS系統之間自成一體、互不聯系,形成了一系列的自動化信息孤島,無法實現全廠范圍各裝置的統一調度、管理與安全指標的多級實時監控。另一方面,隨著各裝置的大型復雜化和連續化,各個裝置的協調、指揮與全廠范圍的安全監控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同時迫切需要實現ERP系統與DCS自控系統之間生產數據的雙向傳遞。北京思創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公司憑借多年工廠信息化的經驗,在此背景下開發了實現管控一體化的大型實時資料庫軟體系統,實時資料庫StrongDAS。
實時資料庫StrongDAS能把全廠范圍的DCS、PLC等各類自控系統聯網,將分布在各崗位工段的工藝參數如:溫度、流量、液位、壓力、組分等全部集中,實現全廠信息的集成。並通過系統各軟體模塊,實現了企業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歷史趨勢分析、報警管理和事故追憶、工藝參數分析、班組考核、生成調度報表等,為生產管理部門提供可靠完整准確的數據,幫助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和公司領導抓好生產提供決策依據,從而實現管理科學化、扁平化、規范化。
實時資料庫StrongDAS還可作為數據平台為其他應用系統(如生產執行系統MES、實驗信息管理系統LIMS、優化和先進控制軟體等)提供生產實時和歷史數據。下層連接控制系統,上層連接管理信息系統,實現ERP系統與DCS自控系統之間生產數據的雙向傳遞
實時資料庫StrongDAS關鍵技術與創造點:(1)實現了100多種國內國外的DCS與PLC的數據採集介面,並達到可以採集所有類型的自控系統中的數據的目標;(2)多級數據壓縮技術以實現大容量的生產實時數據的存儲與共享;(3)多任務、多線程的系統運行方式,確保各個任務響應的實時性和速度;(4)北京思創專有隔離技術,確保不會因數據採集影響各自控系統正常運行。(5)通過標準的IE瀏覽器對過程實時和歷史數據的瀏覽;(6)班組考核等功能齊全的生產管理模塊。(7)與企業ERP、OA等信息系統可無縫集成
重大項目的參與:在「863」項目「大型石化系統定性定量復雜故障診斷技術研究」中,StrongDAS實時數據中心軟體用於採集各種數據源(如DCS、PLC、ESD、PSSP模擬平台、MatLab等)的實時數據,並存為歷史數據,以統一介面向各類信號分析軟體(如SDG故障診斷平台、PCA、PLS、神經元網路等演算法模塊)提供所需數據,以實現對生產過程或模擬對象的故障診斷等應用。既可以作為開發平台使用,也可以在實際生產裝置上應用。
實時資料庫StrongDAS技術指標與國內外已有的同類技術全面綜合對比情況:實時資料庫StrongDAS參考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美國Aspen公司的InfoPlus和美國OSI公司的PI兩大知名實時資料庫系統進行開發。作為工廠實時生產調度管理信息系統使用,並創造性實現了各類儀表電信號的數據採集,將易燃/有毒氣體監測和重要崗位/危險場所的視頻圖象信息拿入系統范圍,能有效地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裝置的安全監控。與國內同類系統相比,在容量、速度、採集介面數量、上層應用模塊、支持網際網路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⑵ DCS系統用什麼資料庫
ACCESS,SQL2005(WINCC6.2),還有的廠家用自己做的資料庫
⑶ DCS系統電腦畫面上數據突然全部丟失應急措施
DCS黑屏(DCS不可用、數據丟失、全部壞點)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事故現象
DCS操作系統部分黑屏或者全部黑屏。
二、事故原因
1、伺服器故障。
2、操作站停電。
3、DCS顯示器故障。
4、路由器網路故障。
5、DCS櫃、電纜故障。
三、DCS黑屏事故應急信息報告程序
1)內操立即通知班長,說明情況。
2)立即向車間值班人員或車間領導報告。
3)立即向調度室、生產部報告,聯系儀表人員檢查處理。
四、DCS黑屏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1、如果有至少一台DCS顯示器正常,各崗位可同時使用正常的DCS進行維持生產;並立即通知車間值班人員和調度室,聯系儀表人員檢查處理。
2、如果4台DCS全部黑屏,但是控制站未受影響,可以通過辦公室實時資料庫的DCS畫面對裝置的重點參數進行監控;
班組各崗位處理事故步驟: ①班長
1.1迅速通知儀表查明原因,並通知車間主任、值班及調度;
1.2指揮內一通過實時資料庫對裝置參數進行監控,及時聯系外操現場
⑷ 3.DCS的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主要的技術是什麼
DCS作為一個控制系統,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級管理、配置靈活、組態方便。它的發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5-1980年,在這個時期集散控制系統的技術特點表現為:
採用微處理器為基礎的控制單元,實現分散控制,有各種各樣的演算法,通過組態獨立完成迴路控制,具有自診斷功能。採用帶CRT顯示器的操作站與過程單元分離,實現集中監視,集中操作。採用較先進的冗餘通信系統。
第二階段:1980—1985.,在這個時期集散控制系統的技術特點表現為:
微處理器的位數提高,CRT顯示器的解析度提高,強化的模塊化系統,強化了系統信息管理,加強通信功能。
第三階段:1985年以後,集散系統進入第三代,其技術特點表現為:
採用開放系統管理,操作站採用32位微處理器,採用實時多用戶多任務的操作系統。
DCS軟體系統:
DCS的軟體體系通常可以為用戶提供相當豐富的功能軟體模塊和功能軟體包,控制工程師利用DCS提供的組態軟體,將各種功能軟體進行適當的「組裝連接」(即組態),生成滿足控制系統的要求各種應用軟體。
現場控制單元的軟體主要包括以實時資料庫為中心的數據巡檢、控制演算法、控制輸出和網路通信等軟體模塊組成。
實時資料庫起到了中心環節的作用,在這里進行數據共享,各執行代碼都與它交換數據,用來存儲現場採集的數據、控制輸出以及某些計算的中間結果和控制演算法結構等方面的信息。數據巡檢模塊用以實現現場數據、故障信號的採集,並實現必要的數字濾波、單位變換、補償運算等輔助功能。
DCS的控制功能通過組態生成,不同的系統,需要的控制演算法模塊各不相同,通常會涉及以下一些模塊:算術運算模塊、邏輯運算模塊、PID控制模塊、變型PID模塊、手自動切換模塊、非線性處理模塊、執行器控制模塊等等。控制輸出模塊主要實現控制信號以故障處理的輸出。
⑸ 上位機怎樣查看DCS或PLC實時資料庫的數據,需要安裝什麼軟體嗎
按你這種方式比較難,上位機查看DCS或PLC的數據都是通訊方式,不同DCS或PLC通信協議是不一樣,你可以先從PC與某款PLC通信開始,
實現PC與PLC/DCS系統控制有2種方式
1,用VB/VC之類軟體,學會開發對應PLC的通訊驅動程序,再用VB,VC開發界面和以及自己做美工
2,使用上位機軟體INTOUCH,IFIX,WINCC,組態王,力控等自己開發,驅動程序軟體集成
另外先搞清楚幾個概念,PLC/DCS與PC機系統不一樣(具體哪些不一樣,先找些書看看),DCS或PLC內不存在實時資料庫這種說法,DCS或PLC內的數據都是實時的,歷史數據是存儲在PC機上的,在PC機上的上位機裡面才有歷史資料庫和實時資料庫的說法!
⑹ 什麼是DCS系統,DCS有哪些組成部分
分散控制系統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採用控制功能分散、顯示操作集中、兼顧分而自治和綜合協調的設計原則的新一代儀表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簡稱DCS,也可直譯為「分散控制系統」或「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
從結構上劃分,DCS包括過程級、操作級和管理級。過程級主要由過程式控制制站、I/O單元和現場儀表組成,是系統控制功能的主要實施部分。
先進控制技術
DCS在控制上的最大特點是依靠各種控制、運算模塊的靈活組態,可實現多樣化的控制策略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使得在單元組合儀表實現起來相當繁瑣與復雜的命題變得簡單。
隨著企業提出的高柔性、高效益的要求,以經典控制理論為基礎的控制方案已經不能適應,以多變數預測控制為代表的先進控制策略的提出和成功應用之後,先進過程式控制制受到了過程工業界的普遍關注。
需要強調的是,廣泛應用各種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是挖掘並提升DCS綜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價值的發展方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分散控制系統
⑺ Dcs是指的什麼
DCS是一種「分散式控制系統」,而PLC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只是一種控制「裝置」,兩者是「系統」與「裝置」的區別。系統可以實現任何裝置的功能與協調,PLC裝置只實現本單元所具備的功能。
在網路方面,DCS網路是整個系統的中樞神經,它是安全可靠雙冗餘的高速通訊網路,系統的拓展性與開放性更好。而PLC因為基本上都為個體工作,其在與別的PLC或上位機進行通訊時,所採用的網路形式基本都是單網結構,網路協議也經常與國際標准不符。
在網路安全上,PLC沒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我們採用電源、CPU、網路雙冗餘。
硬體體系結構
考察DCS的層次結構,DCS級和控制管理級是組成DCS的兩個最基本的環節。過程式控制制級具體實現了信號的輸入、變換、運算和輸出等分散控制功能。在不同的DCS中,過程式控制制級的控制裝置各不相同,如過程式控制制單元、現場控制站、過程介面單元等等,但它們的結構形式大致相同,可以統稱為現場控制單元FCU。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分散控制系統
⑻ DCS數據備份後需要做什麼
拿光碟拷貝,然後做個標簽或者目錄。
備份是每次修改完後都要備份,既要機器間備份,也要用外部存儲備份,並做好記錄,包括修改時間,修改內容等。
定期備份與檢修期備份相結合,實際中各廠採用的dcs系統不一樣,備份操作方法也不相同,對於有分資料庫、全資料庫之分的系統,應同時對分資料庫及全資料庫進行備份,備份數據最好同時放置在工程師站/操作員站內以及維護專用的筆記本(但基本上操作站上不做備份,對於工程師站可每台都做備份的),並刻錄成碟(至少2份),編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