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角逐下一代智能座艙,車企如何排兵布陣
軟體定義汽車的趨勢下,汽車智能座艙成為車企愈發重視的角逐之地。
2021年中國新發布乘用車車型顯示,智能座艙的滲透率已達到50.6%;其中滲透率最高的車型價位區間為20-25萬元,高達58.4%;所有含智能座艙的車輛中,中控彩屏的滲透率高達97.9%。與此同時,在座艙智能化發展過程中,搭載OTA升級功能也越來越普及,OTA滲透率高達50.9%。未來,「硬體提前預埋+軟體訂閱服務」的新座艙服務也將通過OTA搭載率的提升而逐漸落地。因此,車企若想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將智能座艙作為重要突破口。
「用戶需求」定義智能座艙的功能及發展
智能座艙成為智能車產業鏈的角逐點,主要原因受消費者需求意向與購車決策變化的驅動。
首先,消費者對座艙功能的需求維度升級。隨著汽車網聯化的發展,座艙作為消費者駕乘體驗最直接的觸點,對座艙的需求已經不僅局限在「安全」、「舒適」階段,而需要更多智能化的座艙體驗,如導航、社交、娛樂等,希望用這些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務切實解決駕乘中的需求。
其次,消費者需要更人性化的「第三空間」。如今,「兩點一線」是當今社會最常見的生活常態。如果說家庭和公司這「兩點」構成了人們生活的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座艙這條「線」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三空間。與第一、第二空間相比,座艙具備移動性和更加標准化的特點,特別適合作為私有化的生活空間存在,良好的座艙空間可以提升用戶的滿足感。
再者,消費者已將智能座艙作為重要的購車考量。根據 IHS Markit 最新的調研結果,座艙智能科技配置水平是僅次於安全配置的第二大類關鍵要素,其重要程度已超過動力、空間與價格等傳統購車關鍵要素。億歐智庫調研發現,年齡位於25-35歲的年輕人當中,有51%的人表示將座艙的智能化水平作為其購車的重要參考因素,甚至有28%的人將座艙的智能化水平視為其購車時的首要參考因素。
隨著汽車產業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用戶話語權不斷提升,用戶驅動產品設計、用戶定義智能座艙體驗的模式將成為主流。
下一代智能座艙,為空間創造更多時間
智能座艙是車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造品牌、產品差異化的新契機。但是一直以來,車企多注重於傳統硬體的開發,而在軟體方面並非所長。但是智能座艙至少涵蓋了40種與尖端信息技術以及相關的功能,而且多種功能的高度集成對車機晶元有很高的要求,對於任何一家主機廠而言,完全自研都不太可能。所以,主機廠要想把握住智能座艙的風口,勢必要和科技企業達成合作。
在此情況下,相關細分賽道中互聯網、科技公司、軟體公司紛紛入局。如今年11月,寶馬與騰訊達成合作,融合了騰訊TAI生態車聯網中的微信車載版,騰訊小場景,讓座艙更加智能。科技企業的加入,可賦予汽車企業新的產品競爭力和新的商業價值。
同時,用戶驅動、數據驅動模式下,車企需要基於雲上去重構業務體系 ,打通從製造到營銷、服務全鏈路的數據通路,實現銷售端、用戶端的數據反哺。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也針對汽車產業推出了相應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實現從研發、製造、營銷、服務、企業管理全鏈路的數字化管理。在騰訊研究院推出的《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中提到,車企需要打破各環節之間的數據壁壘,打通全鏈路的服務觸點和數據。一個智能座艙服務升級的背後,需要來自於產業全鏈路的數據挖掘和分析,及時響應用戶需求的更新。
座艙內HMI以及功能的發展,均由消費者對座艙內駕乘場景的需求決定,以前是人要懂車,以後就是讓車更好地為人服務。車企若想將智能座艙作為重要的差異化賣點,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不僅要提高座艙的駕駛域功能,還要為消費者提供互動式、社交化的數字服務,真正地為用戶打造一個新駕駛、新空間。
首先,從駕駛域方面來講,人們需要更加直觀、便捷的導航體驗。傳統的導航存在顯示不夠精細,面對復雜的路口無法清晰地提示用戶變如何變道的狀況,甚至有時會出現導錯路的情況。近些年,眾多企業也把車道級導航、人車共駕模式下的新導航地圖作為重要的發力點。例如,騰訊智駕地圖,集高精地圖、ADAS地圖、SD地圖三圖合一,不僅支持車道級的導航,還結合AR-HUD、多模態交互等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加直觀、浸入、無需思考的導航體驗。
其次,從交互方式方面來講。通過按鍵或觸控的方式,讓車機被動接受人們命令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需求,人們需要更加智能有溫度的交互方式。例如,全雙工語音可以「一次喚醒、連續對話、隨意插話」,大幅度提高人車交互自然感和流暢感。除了語音之外,基於動作、面部表情等識別的多模態交互方式,還可給用戶帶來更加實用、新奇的交互體驗。
再者,從車載服務方面來講,人們需要輕量化的應用來及時響應用戶的服務需求。隨著人們對聽、唱、看、玩的娛樂需求的提升,車載多媒體內容的種類已經變得越來越豐富。人們在汽車座艙中需要隨時能安全地保持信息交換、無縫社交。座艙作為人們移動的第三空間,已不在割裂於信息世界之外,人們需要在車內也能享受信息的無縫連接。比如通過微信車載版,可以及時處理必要的信息,和好友共享位置。
智能座艙作為汽車與用戶交互的介面,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駕乘體驗,沉浸式、互動式、社交化的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駕乘的愉悅感和滿足感,還可以更好地開發汽車這一「第三空間」的價值,給空間創造更多的時間。未來,在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和軟體算力提升的情況下,智能汽車有可能就像是智能手機一樣,成為重要的移動終端,而與用戶直聯的智能座艙,則可以為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嘗鮮感」,給用戶帶來一個全新的新駕駛、新空間。
『貳』 都在說智能座艙,到底智能在哪裡
智能座艙的“智能”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改變傳統的手動按鍵操作方式,變成觸屏或者語音操控;二是AI學習功能,一些功能會自動適應駕駛員的操作習慣,提供更舒適的駕駛環境;三是座艙內的智能化設計,不僅能夠調控溫度,還能夠提供一些娛樂消遣,減少駕駛過程中的疲勞。
3、智能控制和娛樂消遣
現在汽車的空調溫度,一般是手動進行調節,冷的時候就調高溫度,熱的時候就降低溫度。而在智能座艙里,這一步可以直接省略,系統會感應車內的溫度,給出最適合的調控操作。除了功能方面的智能化外,娛樂消遣也會變得更加方便,以後人們在開車的時候,可以通過娛樂模式放鬆,緩解工作或者駕駛帶來的疲勞感。當然,這些功能都是理論上的說法,具體要以各大廠商推出的實際車輛為准。
『叄』 如何在低配乘用車上規劃智能座艙
了解汽車內部結構,選擇適配零件,劃智能座艙。
智能座艙是指搭載了智能化、網聯化的車載設備和服務,諸如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盤、抬頭顯示(HUD)、流媒體後視鏡、語音交互系統等汽車電子系統。
當然,隨著車內信息和功能越來越多,物理旋鈕/按鍵的交互方式已經明顯過時,會給用戶使用座艙功能造成困擾。數字化界面和數字化功能已成為合格的繼任者,衍生出一個體量巨大的、新增的車用需求市場。
『肆』 智能座艙未來10年如何演變車將成為人類的第三生活空間
國內以地平線為例,地平線的征程2晶元,4TOPS AI算力,已經使用在長安UNI系列的兩款車型上。根據地平線透露,目前已經完成流片的征程5,更是將車內人機交互與自動駕駛融合在一起,將智駕和智艙的功能在同一個車載中央計算平台上完成。地平線面向智能座艙市場,推出Halo車載智能交互解決方案,面向整車智能推出地平線征程5中央計算晶元,和基於征程5的Halo5.0方案即將發布。
三、總結
用戶對汽車座艙功能的需求維度將不再局限於「安全」,未來座艙晶元的算力需要支撐用戶需求向「主動智能,內容+服務」等多重服務需求轉變。
未來十年我們將看到車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車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它將成為我們出行過程中的第三生活空間,智能座艙就相當於我們的智能管家一般,多模交互、情緒交互,智能座艙在逐步變得更智能、更主動,這種無形化的體貼服務,依賴的是交互技術的突破。
為來座艙還會新增哪些功能我不好說,但一切新的嘗試和變化需要的是技術的賦能以及用戶的需求和反饋,我們可以期待未來人工智慧替我們打理好一切,我們只需盡情的享受短暫且愜意的出行時光。
『伍』 智能座艙該有什麼樣子
歐尚Z6
雖然歐尚Z6的最終售價還不得而知(今年4月北京車展預售,IDD版本6-7月上市),但官方已經透露歐尚Z6定位區間在15萬元左右,相比同門且同為緊湊型SUV——歐尚X7 PLUS稍貴一些。
區別於目前作為歐尚汽車銷售主力的X系列,以Z6為開端的Z系列直接面向的是Z世代的小年輕們。他們追求儀式感,嚮往科技感。對他們來說,汽車已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屬性,更是移動的科技產品、社交工具。
以前我們買車關鍵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現在的年輕人看科技配置、看智能程度,看配不配激光雷達、大屏等等。
但關鍵還是得看是否實用、人性化,讓科技普惠消費者,為其創造更方便的用車體驗,這才是智能汽車誕生的原因。
『陸』 一電試車 | 夠不夠智能榮威RX5 eMAX智能座艙詳細體驗
駕駛輔助方面,榮威RX5eMAX入門版車型具有全系標配的定速巡航、HHC坡道輔助系統、HDC陡坡緩降系統、ARP車輛主動防翻滾系統、ECO經濟駕駛提醒、Autohold自動駐車、TPMS直接式胎壓監測等配置。頂配版車型具有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功能:TJA交通擁堵輔助系統、ICA高速智能巡航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P車道偏離輔助系統、LKA車道居中保持系統、BSD盲區監測系統、LCA變道輔助系統、RCTA倒車側方報警系統、DOW開門警示系統、SAS智能速度輔助系統、IHC智能大燈控制系統。
頂配版還具有立式Qi無線充電、大燈高度手動可調、智能防夾感應式電動尾門等配置,並可以選裝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
體驗總結
榮威RX5eMAX主打賣點之一便是智能化,中配版本即可感受面部識別啟動車輛、隱私保護、大數據導航、智能能量管理的全方位智能化體驗;頂配版本開始具有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可給予車主從家到遠方的全程智能化體驗。這款車在外觀、內飾的美學設計方面展現出不俗的實力,2760mm的軸距之下空間表現尚可,中高配置可以享受到高於主流PHEV車型水準的智能化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智能座艙」 還是「智障座艙」 看這四點就完事了
話說如何描述咱們汽車駕駛艙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大概就是聽歌的來源從卡式磁帶到N碟CD,最後再到如今的智能車機;那把土土的機械鑰匙,既能開門又能著車,甚至以前用一根鐵絲就能開車門的套路,也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等到完全的自動駕駛再配合這樣的座艙,才是真正智能的存在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自游家NV智能座艙等配置信息公布 具備L2+輔助駕駛能力
易車訊 4月22日,自游家汽車公布旗下首款車型自游家NV關於智能座艙及輔助駕駛的詳細配置信息,包括支持無感解鎖、導航信息雙屏雙顯示、具備L2+輔助駕駛能力等功能,新車主打中大型SUV市場,將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發布,並於第四季度交付。
自游家NV具備L2+輔助駕駛能力
自游家NV搭載的輔助駕駛系統,已經經過數千萬公里的道路驗證,具有高度的安全和穩定性,為用戶全場景的出行需求提供安全保障。
『玖』 智能座艙該有什麼樣子歐尚Z6的答案在這里
雖然歐尚Z6的最終售價還不得而知(今年4月北京車展預售,IDD版本6-7月上市),但官方已經透露歐尚Z6定位區間在15萬元左右,相比同門且同為緊湊型SUV——歐尚X7 PLUS稍貴一些。
我的觀點:
區別於目前作為歐尚汽車銷售主力的X系列,以Z6為開端的Z系列直接面向的是Z世代的小年輕們。他們追求儀式感,嚮往科技感。對他們來說,汽車已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屬性,更是移動的科技產品、社交工具。
以前我們買車關鍵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現在的年輕人看科技配置、看智能程度,看配不配激光雷達、大屏等等。
但關鍵還是得看是否實用、人性化,讓科技普惠消費者,為其創造更方便的用車體驗,這才是智能汽車誕生的原因。
『拾』 汽車智能座艙是什麼意思有何特點
智能座艙就是把汽車變成一個數字化的平台,傳統的汽車座艙只能用來指示多種駕駛狀態,而智能座艙的主要特點體現在智能兩個字上。駕駛艙將有更多屏幕,將通過觸摸或語音而不是按鈕進行操作。同時,它還搭載了多種感測器和AI智能設備,可以從駕駛者的習慣和舒適度的角度提供更加舒適的駕駛體驗。
所以智能座艙功能,一套完整的智能手機應用和副本,很多娛樂或者生活服務類的應用會顯得很好玩,駕駛艙將有更多屏幕,將通過觸摸或語音而不是按鈕進行操作。有人喜歡和享受。
因此,什麼才是真正滿足車內人的需求,或者說如何根據車內人的需求來優化操作,才是智能座艙技術應該思考的問題。換句話說,我需要的應用程序在我有限的車內時間里比手機更容易更換或操作,而不是一堆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