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分布式系統!作用是什麼、好處是什麼
故名思義,分布式系統就是將系統的應用層,數據層或其它部分構架成分布(物理和邏輯上的都可以)狀(通常是網狀)。分布式系統通常是為了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穩定性和執行效率。比如在線游戲通常就是分布系統,裡面所謂的「區」就是分布系統里子常式。而分布式資料庫其實也可以稱作分布式系統,數據持久化層是分布的(數據存在不同的資料庫中,可交互,有一套綜管系統來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和准確性)
所以說分布式系統更准確地說是一種系統構架概念,不是一種技術,
C#對網路的支持挺不錯的,封裝得很好,你主要可能看看網路通信這一塊東西。然後機械工業出版社有一本分布式系統的書,做了全面闡述。你可以看看。~
下面是網路給出的解釋:
分布式軟體系統(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
是支持分布式處理的軟體系統,是在由通信網路互聯的多處理機體系結構上執行任務的系統。它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解釋)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
分布式操作系統負責管理分布式處理系統資源和控制分布式程序運行。它和集中式操作系統的區別在於資源管理、進程通信和系統結構等方面。
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用於編寫運行於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上的分布式程序。一個分布式程序由若干個可以獨立執行的程序模塊組成,它們分布於一個分布式處理系統的多台計算機上被同時執行。它與集中式的程序設計語言相比有三個特點:分布性、通信性和穩健性。
分布式文件系統具有執行遠程文件存取的能力,並以透明方式對分布在網路上的文件進行管理和存取。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由分布於多個計算機結點上的若干個資料庫系統組成,它提供有效的存取手段來操縱這些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分布式資料庫在使用上可視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而實際上它是分布在地理分散的各個結點上。當然,分布在各個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在邏輯上是相關的。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由若干個站集合而成。這些站又稱為節點,它們在通訊網路中聯接在一起,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擁有各自的資料庫、中央處理機、終端,以及各自的局部資料庫管理系統。因此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的聯合。它們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系統,但在物理結構上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已經成為信息處理學科的重要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之中,原因基於以下幾點:
1、它可以解決組織機構分散而數據需要相互聯系的問題。比如銀行系統,總行與各分行處於不同的城市或城市中的各個地區,在業務上它們需要處理各自的數據,也需要彼此之間的交換和處理,這就需要分布式的系統。
2、如果一個組織機構需要增加新的相對自主的組織單位來擴充機構,則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在對當前機構影響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擴充。
3、均衡負載的需要。數據的分解採用使局部應用達到最大,這使得各處理機之間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負載在各處理機之間分擔,可以避免臨界瓶頸。
4、當現有機構中已存在幾個資料庫系統,而且實現全局應用的必要性增加時,就可以由這些資料庫自下而上構成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5、相等規模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出現故障的幾率上不會比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低,但由於其故障的影響僅限於局部數據應用,因此就整個系統來講它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
特點
1、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里不強調集中控制概念,它具有一個以全局資料庫管理員為基礎的分層控制結構,但是每個局部資料庫管理員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權。
2、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獨立性概念也同樣重要,然而增加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分布式透明性。所謂分布式透明性就是在編寫程序時好像數據沒有被分布一樣,因此把數據進行轉移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性。但程序的執行速度會有所降低。
3、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不同,數據冗餘在分布式系統中被看作是所需要的特性,其原因在於:首先,如果在需要的節點復制數據,則可以提高局部的應用性。其次,當某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操作其它節點上的復制數據,因此這可以增加系統的有效性。當然,在分布式系統中對最佳冗餘度的評價是很復雜的。
分布式系統的類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1、分布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資料庫,沒有局部資料庫。
2、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資料庫。
3、充分分散的分布式網路,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可以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
什麼是分布式智能?
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結合了相關的技術和工具,解決了分布式系統開發會碰到的一些挑戰。更重要的是,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令這些挑戰迎刃而解,且易於實施。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具體包括:
可對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結點編程——包括主機和終端。尤為可貴的是,您可以利用LabVIEW圖形化編程方式,對大量不同類型的對象進行編程,如桌面處理器、實時系統、FPGA、PDA、嵌入式微處理器和DSP。
導航所有系統結點的查看系統——LabVIEW Project Explorer。您可使用Project Explorer查看、編輯、運行和調試運行於任何對象上的結點。
經簡化的數據共享編程界面——共享變數。使用共享變數,您可輕松地在系統間(甚至實時系統間)傳輸數據且不影響性能。無通信循環,無RT FIFO,無需低層次TCP函數。您可以利用簡單的對話完成共享變數的配置,從而將數據在各系統間傳輸或將數據連接到不同的數據源。您還可添加記錄、警報、事件等數據服務――一切僅需簡單的對話即可完成。
實現了遠程設備及系統內部或設備及系統之間的同步操作——定時和同步始終是定義高性能測量和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利用基於NI技術的系統,探索設備內部並編寫其內部運行機制,從而取得比傳統儀器或PLC方式下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
--------------------
在分布式計算機操作系統支持下,互連的計算機可以互相協調工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
也可以這么解釋:
一種計算機硬體的配置方式和相應的功能配置方式。它是一種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各處理器通過互連網路構成統一的系統。系統採用分布式計算結構,即把原來系統內中央處理器處理的任務分散給相應的處理器,實現不同功能的各個處理器相互協調,共享系統的外設與軟體。這樣就加快了系統的處理速度,簡化了主機的邏輯結構 。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Ⅱ 什麼叫分布式資料庫
1.分布式資料庫是資料庫的一種,是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產物。
2.各有優點和缺點.分布式資料庫分為邏輯上分部物理上分布及邏輯上分布物理上集中兩種。
是的,分布式數據文件便於資料庫的管理維護。
Ⅲ 什麼是分布式資料庫
分布式軟體系統(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處理的軟體系統,是在由通信網路互聯的多處理機體系結構上執行任務的系統。它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解釋)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
分布式操作系統負責管理分布式處理系統資源和控制分布式程序運行。它和集中式操作系統的區別在於資源管理、進程通信和系統結構等方面。
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用於編寫運行於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上的分布式程序。一個分布式程序由若干個可以獨立執行的程序模塊組成,它們分布於一個分布式處理系統的多台計算機上被同時執行。它與集中式的程序設計語言相比有三個特點:分布性、通信性和穩健性。
分布式文件系統具有執行遠程文件存取的能力,並以透明方式對分布在網路上的文件進行管理和存取。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由分布於多個計算機結點上的若干個資料庫系統組成,它提供有效的存取手段來操縱這些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分布式資料庫在使用上可視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而實際上它是分布在地理分散的各個結點上。當然,分布在各個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在邏輯上是相關的。
---------------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由若干個站集合而成。這些站又稱為節點,它們在通訊網路中聯接在一起,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擁有各自的資料庫、中央處理機、終端,以及各自的局部資料庫管理系統。因此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的聯合。它們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系統,但在物理結構上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已經成為信息處理學科的重要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之中,原因基於以下幾點:
1、它可以解決組織機構分散而數據需要相互聯系的問題。比如銀行系統,總行與各分行處於不同的城市或城市中的各個地區,在業務上它們需要處理各自的數據,也需要彼此之間的交換和處理,這就需要分布式的系統。
2、如果一個組織機構需要增加新的相對自主的組織單位來擴充機構,則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在對當前機構影響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擴充。
3、均衡負載的需要。數據的分解採用使局部應用達到最大,這使得各處理機之間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負載在各處理機之間分擔,可以避免臨界瓶頸。
4、當現有機構中已存在幾個資料庫系統,而且實現全局應用的必要性增加時,就可以由這些資料庫自下而上構成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5、相等規模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出現故障的幾率上不會比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低,但由於其故障的影響僅限於局部數據應用,因此就整個系統來講它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
特點
1、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里不強調集中控制概念,它具有一個以全局資料庫管理員為基礎的分層控制結構,但是每個局部資料庫管理員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權。
2、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獨立性概念也同樣重要,然而增加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分布式透明性。所謂分布式透明性就是在編寫程序時好象數據沒有被分布一樣,因此把數據進行轉移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性。但程序的執行速度會有所降低。
3、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不同,數據冗餘在分布式系統中被看作是所需要的特性,其原因在於:首先,如果在需要的節點復制數據,則可以提高局部的應用性。其次,當某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操作其它節點上的復制數據,因此這可以增加系統的有效性。當然,在分布式系統中對最佳冗餘度的評價是很復雜的。
分布式系統的類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1、分布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 據庫,沒有局部資料庫。
2、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資料庫。
3、充分分散的分布式網路,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可以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
什麼是分布式智能?
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結合了相關的技術和工具,解決了分布式系統開發會碰到的一些挑戰。更重要的是,NI 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令這些挑戰迎刃而解,且易於實施。LabVIEW 8的分布式智能具體包括:
可對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結點編程——包括主機和終端。尤為可貴的是,您可以利用LabVIEW圖形化編程方式,對大量不同類型的對象進行編程,如桌面處理器、實時系統、FPGA、PDA、嵌入式微處理器和DSP。
導航所有系統結點的查看系統——LabVIEW Project Explorer。您可使用Project Explorer查看、編輯、運行和調試運行於任何對象上的結點。
經簡化的數據共享編程界面——共享變數。使用共享變數,您可輕松地在系統間(甚至實時系統間)傳輸數據且不影響性能。無通信循環,無RT FIFO,無需低層次TCP函數。您可以利用簡單的對話完成共享變數的配置,從而將數據在各系統間傳輸或將數據連接到不同的數據源。您還可添加記錄、警報、事件等數據服務――一切僅需簡單的對話即可完成。
實現了遠程設備及系統內部或設備及系統之間的同步操作——定時和同步始終是定義高性能測量和控制系統的關鍵問題。利用基於NI技術的系統,探索設備內部並編寫其內部運行機制,從而取得比傳統儀器或PLC方式下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
--------------------
在分布式計算機操作系統支持下,互連的計算機可以互相協調工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
也可以這么解釋:
一種計算機硬體的配置方式和相應的功能配置方式。它是一種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各處理器通過互連網路構成統一的系統。系統採用分布式計算結構,即把原來系統內中央處理器處理的任務分散給相應的處理器,實現不同功能的各個處理器相互協調,共享系統的外設與軟體。這樣就加快了系統的處理速度,簡化了主機的邏輯結構.
易游貝貝祝你好運
Ⅳ 什麼是分布式系統!作用是什麼、好處是什麼太深了看不懂!
分布式系統簡單來說,
就是 把操作系統分布放在不同的電腦里,這些電腦共同來管理。
作用和好處是是安全性,效率各方面都很高啦。
專業的術語來說的話,
分布式系統是建立在網路之上的軟體系統。分布式系統具有高度的內聚性和透明性。
內聚性是指每一個資料庫分布節點高度自治,有本地的資料庫管理系統。
透明性是指每一個資料庫分布節點對用戶的應用來說都是透明的,看不出是本地還是遠程。
Ⅳ 什麼是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它有什麼特點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具有數據分布性、邏輯整體性、位置透明性和復制透明性的特點,其數據也是分布的;但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經常重復存儲,數據也並非必須重復存儲,主要視數據的分配模式而定。若分配模式是一對多,即一個片段分配到多個場地存放,則是冗餘的資料庫,否則是非冗餘的資料庫。
Ⅵ 解析:怎樣理解分布處理和分布式資料庫
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在用戶面前為單個邏輯資料庫,但實際上是由存儲在多台計算機上的一組資料庫組成。在幾台計算機 上的資料庫通過網路可同時修改和存取,每一資料庫受它的局部的DBMS控制。分布式資料庫中每一個資料庫伺服器合作地維護全局資料庫的一致性。 在系統中的每一台計算機稱為結點。如果一結點具有管理資料庫 軟體,該結點稱為資料庫伺服器。如果一個結點為請求伺服器的信息的一應用,該結點稱為客戶。在ORACLE客戶,執行資料庫應用,可存取數據信息和與用戶交互。在伺服器,執行ORACLE軟體,處理對ORACLE資料庫並發、共享數據存取。ORACLE允許上述兩部分在同一台計算機上,但當客戶部分和伺服器部分是由網連接的不同計算機上時,更有效。 分布處理是由多台處理機分擔單個任務的處理。在ORACLE資料庫系統中分布處理的例子如: 客戶和伺服器是位於網路連接的不同計算機上。 單台計算機上有多個處理器,不同處理器分別執行客戶應用。 SQL*NET是ORACLE網路介面,允許運行在網路工作站的ORACLE工具和伺服器上,可存取、修改、共享和存儲在其它伺服器上的數據。SAQL*NET可被認為是網路通信的程序介面。SQL*NET利用通信協議和應用程序介面(API)為OARCLE提供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和分布處理。 SQL*NET驅動器為在資料庫伺服器上運行的ORACLE進程與ORACLE工具的用戶進程之間提供一個介面。 參與分布式資料庫的每一伺服器是分別地獨立地管理資料庫,好 像每一資料庫不是網路化的資料庫。每一個資料庫獨立地被管理,稱為場地自治性。場地自治性有下列好處: ◆系統的結點可反映公司的邏輯組織。 ◆由局部資料庫管理員控制局部數據,這樣每一個資料庫管理員責任域要 小一些,可更好管理。 ◆只要一個資料庫和網路是可用,那麼全局資料庫可部分可用。不會因一個資料庫的故 障而停止全部操作或引起性能瓶頸。 ◆故障恢復通常在單個結點上進行。 ◆每個局部資料庫存在一個數據字典。 ◆結點可獨立地升級軟體。 可從分布式資料庫的所有結點存取模式對象,因此正像非分布的局部的DBMS,必須提供一種機制,可在局部資料庫中引用一個對象。分布式DBMS必須提供一種命名模式,以致分布式資料庫中一個對象可在應用中唯一標識和引用。一般彩在層次結構的每一層實施唯一性。分布式DVMS簡單地擴充層次命名模型,實施在網路上唯一資料庫命名。因此一個對象的全局對象名保證在分布式資料庫內是唯一。 ORACLE允許在SQL語句中使用佤對象名引用分布式資料庫中的模式對象(表、視圖和過程)。在ORACLE中,一個模式對象的全局名由三部分組成:包含對象的模式名、對象名、資料庫名、其形式如: [email protected] 其中SCOTT為模式名,EMP為表名,@符號之後為資料庫名. 一個遠程查詢為一查詢,是從一個或多個遠程表中選擇信息,這些表駐留在同一個遠程結點. 一個分布式查詢可從兩個或多個結點檢索數據.一個分布式更新可修改兩個或兩個以上結點的數據. 一個遠程事務為一個事務,包含一人或多個遠程語句,它所引用的全部是在同一個遠程結點上.一個分布式事務中一個事務,包含一個或多個語句修改分布式資料庫的兩個或多個不同結點的數據. 在分布式資料庫中,事務控制必須在網路上直轄市,保證數據一致性.兩階段提交機制保證參與分布式事務的全部資料庫伺服器是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滾事務中的語句. ORACLE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結構可由ORACLE資料庫管理員為終端用戶和應用提供位置透明性,利用視圖、同義詞、過程可提供ORACLE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的位置透明性. ORACLE允許在SELECT(查詢)、INSERT、UPDATE、DELETE、SELECT…FOR UPDATE和LOCK TABLE語句中引用遠程數據。對於查詢,包含有連接、聚合、子查詢和SELECT …FOR UPDATE,可引用本地的、遠程的表和視圖。對於UPDATE、INSERT、DELETE和LOCK TABLE語句可引用本地的和遠程的表。注意在引用LONG和LONG RAW列、序列、修改表和封鎖表時,必須位於同一個結點。ORACLE不允許作遠程DDL語句。 在單場地或分布式資料庫中,所有事務都是用COMMIT或ROLLBACK語句中止。ORACLE提供兩種機制實現分布式資料庫中表重復的透明性:錶快照提供非同步的表重復;觸發器實現同步的表的重復。在兩種情況下,都實現了對表重復的透明性。
Ⅶ 資料庫中的集群和F5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有兩種:一種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邏輯上卻是集中的。這種分布式資料庫只適宜用途比較單一的、不大的單位或部門。另一種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物理上和邏輯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謂聯邦式分布資料庫系統。由於組成聯邦的各個子資料庫系統是相對「自治」的,這種系統可以容納多種不同用途的、差異較大的資料庫,比較適宜於大范圍內資料庫的集成。
----- ----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DDBS)包含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DDBMS)和分布式資料庫(DDB)。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對資料庫進行透明操作,資料庫中的數據分別在不同的局部資料庫中存儲、由不同的 DBMS進行管理、在不同的機器上運行、由不同的操作系統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網路連接在一起。
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在邏輯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物理上則是分別存儲在不同的物理節點上。一個應用程序通過網路的連接可以訪問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資料庫。它的分布性表現在資料庫中的數據不是存儲在同一場地。 更確切地講,不存儲在同一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上。 這就是與集中式資料庫的區別。從用戶的角度看,一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邏輯上和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一樣,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個場地執行全局應用。就好那些數據是存儲在同一台計算機上,有單個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管理一樣,用戶並沒有什麼感覺不一樣。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在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結合的產物。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適合於單位分散的部門,允許各個部門將其常用的數據存儲在本地,實施就地存放本地使用,從而提高響應速度,降低通信費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與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相比具有可擴展性,通過增加適當的數據冗餘,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在集中式資料庫中,盡量減少冗餘度是系統目標之一.其原因是,冗餘數據浪費存儲空間,而且容易造成各副本之間的不一致性.而為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系統要付出一定的維護代價.減少冗餘度的目標是用數據共享來達到的。而在分布式資料庫中卻希望增加冗餘數據,在不同的場地存儲同一數據的多個副本,其原因是:①.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當某一場地出現故障時,系統可以對另一場地上的相同副本進行操作,不會因一處故障而造成整個系統的癱瘓。②.提高系統性能系統可以根據距離選擇離用戶最近的數據副本進行操作,減少通信代價,改善整個系統的性能。
分布式資料庫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數據獨立性與位置透明性。數據獨立性是資料庫方法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分布透明性指用戶不必關心數據的邏輯分區,不必關心數據物理位置分布的細節,也不必關心重復副本(冗餘數據)的一致性問題,同時也不必關心局部場地上資料庫支持哪種數據模型.分布透明性的優點是很明顯的.有了分布透明性,用戶的應用程序書寫起來就如同數據沒有分布一樣.當數據從一個場地移到另一個場地時不必改寫應用程序.當增加某些數據的重復副本時也不必改寫應用程序.數據分布的信息由系統存儲在數據字典中.用戶對非本地數據的訪問請求由系統根據數據字典予以解釋、轉換、傳送.
(2)、集中和節點自治相結合。資料庫是用戶共享的資源.在集中式資料庫中,為了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對共享資料庫的控制是集中的,並設有DBA負責監督和維護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分布式資料庫中,數據的共享有兩個層次:一是局部共享,即在局部資料庫中存儲局部場地上各用戶的共享數據.這些數據是本場地用戶常用的.二是全局共享,即在分布式資料庫的各個場地也存儲可供網中其它場地的用戶共享的數據,支持系統中的全局應用.因此,相應的控制結構也具有兩個層次:集中和自治.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常常採用集中和自治相結合的控制結構,各局部的DBMS可以獨立地管理局部資料庫,具有自治的功能.同時,系統又設有集中控制機制,協調各局部DBMS的工作,執行全局應用。當然,不同的系統集中和自治的程度不盡相同.有些系統高度自治,連全局應用事務的協調也由局部DBMS、局部DBA共同承擔而不要集中控制,不設全局DBA,有些系統則集中控製程度較高,場地自治功能較弱。
(3)、支持全局資料庫的一致性和和可恢復性。分布式資料庫中各局部資料庫應滿足集中式資料庫的一致性、可串列性和可恢復性。除此以外還應保證資料庫的全局一致性、並行操作的可串列性和系統的全局可恢復性。這是因為全局應用要涉及兩個以上結點的數據.因此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一個業務可能由不同場地上的 多個操作組成.例如, 銀行轉帳業務包括兩個結點上的更新操作。這樣,當其中某一個結點出現故障操作失敗後如何使全局業務滾回呢?如何使另一個結點撤銷已執行的操作(若操作已完成或完成一部分)或者不必再執行業務的其它操作(若操作尚沒執行)?這些技術要比集中式資料庫復雜和困難得多,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4)、復制透明性。用戶不用關心資料庫在網路中各個節點的復制情況,被復制的數據的更新都由系統自動完成。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可以把一個場地的數據復制到其他場地存放,應用程序可以使用復制到本地的數據在本地完成分布式操作,避免通過網路傳輸數據,提高了系統的運行和查詢效率。但是對於復制數據的更新操作,就要涉及到對所有復制數據的更新。
(5)、易於擴展性。在大多數網路環境中,單個資料庫伺服器最終會不滿足使用。如果伺服器軟體支持透明的水平擴展,那麼就可以增加多個伺服器來進一步分布數據和分擔處理任務。
分布式資料庫的優點:
(1)具有靈活的體系結構 。
(2)適應分布式的管理和控制機構。
(3)經濟性能優越 。
(4)系統的可靠性高、可用性好 。
(5)局部應用的響應速度快。
(6)可擴展性好,易於集成現有系統。
分布式資料庫的缺點:
(1)系統開銷大,主要花在通信部分。
(2)復雜的存取結構,原來在集中式系統中有效存取數據的技術,在分成式系統中都不再適用。
(3)數據的安全生和保密性較難處理。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目標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目標,也就是研製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目的、動機,主要包括技術和組織兩方面的目標.
1.適應部門分布的組織結構,降低費用。
使用資料庫的單位在組織上常常是分布的(如分為部門、科室、車間等等),在地理上也是分布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結構符合部門分布的組織結構,允許各個部門對自己常用的數據存儲在本地,在本地錄入、查詢、維護,實行局部控制.由於計算機資源靠近用戶,因而可以降低通信代價,提高響應速度,使這些部門使用資料庫更方便更經濟。
2.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改善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分布式資料庫的主要目標.將數據分布於多個場地,並增加適當的冗餘度可以提供更好的可靠性.一些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系統,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一個地出了故障不會引起整個系統崩潰.因為故障場地的用戶可以通過其它場地進入系統.而其它場地的用戶可以由系統自動選擇存取路徑,避開故障場地,利用其它數據副本執行操作,不影響業務的正常運行.
3.充分利用資料庫資源,提高現有集中式資料庫的利用率
當在一個大企業或大部門中已建成了若干個資料庫之後,為了利用相互的資源,為了開發全局應用,就要研製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這種情況可稱為自底向上的建立分布式系統.這種方法雖然也要對各現存的局部資料庫系統做某些改動、重構,但比起把這些資料庫集中起來重建一個集中式資料庫,則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組織上考慮,分布式資料庫均是較好的選擇.
4.逐步擴展處理能力和系統規模
當一個單位規模擴大要增加新的部門(如銀行系統增加新的分行,工廠增加新的科室、車間)時,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結構為擴展系統的處理能力提供了較好的途徑: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增加一個新的結點.這樣做比在集中式系統中擴大系統規模要方便、靈活、經濟得多。
在集中式系統中為了擴大規模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開始設計時留有較大的餘地.這容易造成浪費,而且由於預測困難,設計結果仍可能不適應情況的變化.另一種方法是系統升級,這會影響現有應用的正常運行.並且當升級涉及不兼容的硬體或系統軟體有了重大修改而要相應地修改已開發的應用軟體時,升級的代價就十分昂貴而常常使得升級的方法不可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能方便地把一個新的結點納入系統,不影響現有系統的結構和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了逐漸擴展系統能力的較好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①資料庫系統與應用 趙致格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p. 260
②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張晉連 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P.13
Ⅷ 什麼是分布式資料庫的分布透明性
交談中請勿輕信匯款、中獎信息、陌生電話,勿使用外掛軟體。
シ給伱╰陽咣╮般啲薀暖へ 15:48:13
在集中式資料庫中,數據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則更強調分布透明性。
分布透明性有三個層次: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數據模型透明性。為了比較這三種透明性,我們假設有一個關系R(num,name,age,sex)被分成兩個數據片R1和R2,分別存儲在節點P1和P2上。
分片透明性是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最高透明層次。這時,只要保持映射不變,底層的任何修改都不會影響高層應用程序的使用。這樣,高層應用程序不必關心數據如何分片,更不必關心數據分片的存儲方式及其位置。如下面的查詢語句
select name from R where num=$num
位置透明性不屏蔽分布式資料庫的邏輯分片情況,但是屏蔽了這些邏輯分片的物理存儲位置。這時,用戶必須了解分布式資料庫的邏輯分片才能編寫應用程序,但不需要關心邏輯分片的具體存儲位置。如果邏輯分片的存儲位置發生變化,只需要修改映射即可。如下面的查詢語句
select name from R1 where num=$num
if not FOUND() then
select name from R2 where num=$num
本地透明性是最低層次的分布透明性。用戶不僅需要關心數據的分片情況,還要關心每個數據分片的具體存放位置。本地透明性只是向用戶屏蔽了站點的具體資料庫存儲及其管理情況。如下面的查詢語句
select name from R1 at P1 where num=$num
if not FOUND() then
select name from R2 at P2 where num=$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