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筷公勺是什麼意思公筷公勺有什麼用
公筷公勺是公用的筷子盒勺子,即大家用來夾菜的筷子, 放在盤上, 大家拿來用,不過不能放到口裡, 是為衛生問題設計的。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且現在都提倡聚餐用公筷 餐具要消毒。
公筷,是專用於夾菜的筷子。不用於吃飯。為了方便夾菜。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公筷,是防止別人把病傳染給自己,其實這是一種誤區。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從自己身上傳染出去。
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麼,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所以,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1)公筷公勺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公勺公筷推廣
飲食服務行業應積極推行分餐制,然而在沒有硬性規定的情況下,對分餐制的推行和監管還是有難度的。
一方面,酒樓要主動樹立分餐意識,為客人配備公勺公筷,另一方面,客人也要對餐飲業的分餐制進行督促,主動要求分餐。
分餐形式中,廚師分餐、服務員分餐在具備經濟實力的大型餐廳較易推廣,但對廣大中小餐廳來說,這兩種方式會增加餐具、人員等成本。提供公筷公勺,是消費者和經營者都可以接受且切實可行的方式,應大力推廣。
② 飯桌上擺一個紅筷子一個黑筷子一個勺子怎麼用
公筷公勺怎麼用?快看這份使用指南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發布「公筷公勺」使用指南(試行),指南規定了公筷公勺的完整配置、擺放需知、使用方法和使用後的管理辦法。
指南具體內容如下:
一、公筷公勺的配置
1、公筷公勺,是為保障兩人及以上的同桌就餐衛生而配置的、用以夾取菜點、舀盛湯食的公用筷子、勺子,是就餐者不與嘴接觸的公用分餐工具。
2、公筷公勺,應以一雙筷子、一個筷架、一隻勺子、一個勺托組成完整的一套。
3、公筷公勺,在其規格、色彩、材質、包裝、標注等方面應與私筷私勺有明顯區分,增強辨識度,同時起到提醒、引導賓客正確使用的作用。
4、公筷公勺的擺放數量可根據同桌共餐人數而定,至少每兩人擺放一套公筷公勺;也可根據菜品的份數而定,至少每兩份菜品擺放一雙公筷,每份湯品擺放一隻公勺。有條件的,也可每菜或每人擺放一套公筷公勺
二、公筷公勺的擺放
1、餐飲經營場所應在客人落座或菜品上桌後,再行擺放公筷公勺,以避免公筷公勺因長時間擺放落入灰塵或被污染。
2、公筷公勺擺放,見下列參考示意圖:
三、公筷公勺的使用
1、賓客用餐前,應主動了解餐飲經營場所公筷公勺配置情況,主動要求配備公筷公勺。
2、賓客用餐時,應先使用公筷公勺取菜(湯),放置在自用餐具內,再以私筷私勺進行食用。
3、賓客使用公筷公勺應注意公共衛生,使用後應立即放還至原位,以便其他賓客使用。
4、使用公筷取菜宜適量,不可將多取的菜返回盛器;使用公勺舀湯不宜太滿,並應停留片刻,待湯汁不再滴落時再移入小碗中,以免湯、羹等灑落到餐桌或其它菜點上。
5、用餐過程中公筷公勺不足或被污損,應及時通知服務人員補足或更換。
6、餐飲經營場所應設計適當的服務用語,提醒、引導客人使用公筷公勺,促進習慣的養成。
7、餐飲經營場所應在醒目位置張貼、擺放、播放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海報、台卡、視頻等,營造良好氛圍,發揮引導作用。
四、公筷公勺的管理
1、餐飲經營場所須嚴格做好公筷公勺的清洗、消毒、存放等管理工作,建議設立專用存放空間,以便識別、取用。
2、餐飲經營場所應建立公筷公勺管理制度,納入擺台標准及日常備餐、出餐、上菜、引導使用與清洗消毒、存放等管理環節,並加強員工的實操培訓。
③ 餐桌禮儀公勺方向一面朝哪邊
你好。公筷公勺制』是指『一菜一筷(勺)』,每個菜盤都應配置公筷公勺,放在菜盤右側或者靠近桌心的一側;『雙筷制』是『一人雙筷(勺)』,即每人分到一雙公筷、一雙私筷,在這種情況下,擺在右側的是公筷、擺在左側的是私筷。」望採納
④ 公筷公勺有什麼標准嘛該如何使用
關於公筷公勺使用,現階段並沒有統一的標准。引用5月14日衢州公筷公勺經驗交流會雙槍創始人鄭承烈先生的建議:根據菜品的實際取用需求,為菜品配置公筷或者公勺,條狀塊狀菜品配置公筷,散狀顆粒湯品配置公勺。這樣放置的優點是取食方便,節省空間,不易混淆。
⑤ 公筷是黑色還是白色
白色是公筷,黑色是私筷。
公筷長度一般為27~3cm。私筷一般長度為22~24cm。公筷其實只能用於夾菜的,是不可以用於吃飯,有時可以每個人配一雙公筷子,既方便也干凈。
私筷子則是很隨意,在飯桌上,大家各自用各自的筷子,私筷就是直接用筷子把菜夾到嘴裡就可以了。因地區而異,一般它的長度是27~30cm;而私筷長度則為22~24cm。
公筷公勺的配置
1、公筷公勺,是為保障兩人及以上的同桌就餐衛生而配置的、用以夾取菜點、舀盛湯食的公用筷子、勺子,是就餐者不與嘴接觸的公用分餐工具。
2、公筷公勺,應以一雙筷子、一個筷架、一隻勺子、一個勺托組成完整的一套。
3、公筷公勺,在其規格、色彩、材質、包裝、標注等方面應與私筷私勺有明顯區分,增強辨識度,同時起到提醒、引導賓客正確使用的作用。
4、公筷公勺的擺放數量可根據同桌共餐人數而定,至少每兩人擺放一套公筷公勺;也可根據菜品的份數而定,至少每兩份菜品擺放一雙公筷,每份湯品擺放一隻公勺。有條件的,也可每菜或每人擺放一套公筷公勺。
⑥ 規范使用公筷公勺要做到哪些要求
規范使用公筷公勺要做到以下要求:
1、餐飲單位應100%配備並提供公筷公勺,主動引導賓客使用公筷公勺。
2、使用公筷公勺後應放回原處。
3、就餐人員若誤將公筷公勺作為個人餐具使用,餐廳服務員應立即更換。
4、用公筷公勺取菜宜適量,不將菜品返回餐盤。
5、使用公筷公勺取用餐盤內靠近自己的菜(點),不用公筷公勺隨意翻拌,使用公勺舀湯應避免湯汁溢出。
6、餐後剩餘食品打包或撤盤時,應使用公筷公勺。
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
1、干凈衛生、預防疾病
圍桌共食、不用公筷,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就餐方式,增加了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就餐者中的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可隨著圍桌共食中來回「穿梭」著的筷子將疾病傳播給其他共同就餐的健康人群。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
2、減少浪費、文明餐飲
正是因為使用公筷,所以菜餚都沒有被各種唾液所污染,沒有吃完的,就餐者盡可以放心打包回家。減少浪費的同時,還培養了人們環保節約的精神。
⑦ 公筷顏色怎麼區分黑色白色
1、公筷顏色為黑色或者白色。
2、公筷長度一般為27~3cm。
3、私筷一般長度為22~24cm。
4、公筷其實只能用於夾菜的,是不可以用於吃飯,有時可以每個人配一雙公筷子,既方便也干凈。
5、私筷子則是很隨意,在飯桌上,大家各自用各自的筷子,私筷就是直接用筷子把菜夾到嘴裡就可以了。
6、公筷其實是黑色或者白色的,因地區而異,一般它的長度是27~30cm;而私筷長度則為22~24cm。
公筷公勺的使用
1、賓客用餐前,應主動了解餐飲經營場所公筷公勺配置情況,主動要求配備公筷公勺。
2、賓客用餐時,應先使用公筷公勺取菜(湯),放置在自用餐具內,再以私筷私勺進行食用。
3、賓客使用公筷公勺應注意公共衛生,使用後應立即放還至原位,以便其他賓客使用。
4、使用公筷取菜宜適量,不可將多取的菜返回盛器;使用公勺舀湯不宜太滿,並應停留片刻,待湯汁不再滴落時再移入小碗中,以免湯、羹等灑落到餐桌或其它菜點上。
5、用餐過程中公筷公勺不足或被污損,應及時通知服務人員補足或更換。
6、餐飲經營場所應設計適當的服務用語,提醒、引導客人使用公筷公勺,促進習慣的養成。
7、餐飲經營場所應在醒目位置張貼、擺放、播。
⑧ 公筷和私筷的區別。
1、公筷是專用於夾菜的筷子。不用於吃飯。為了方便夾菜,有時,每人配一雙。公筷一般為27~30厘米。
2、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是用來把菜夾到嘴裡的筷子。私筷的標准長度是22~24厘米。
公筷,是專用於夾菜的筷子。不用於吃飯。為了方便夾菜,有時,每人配一雙。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公筷,是防止別人把病傳染給自己,其實這是一種誤區。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從自己身上傳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麼,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所以,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1
各類餐飲服務單位、集體聚餐應配置符合要求、數量充裕的公筷公勺。
2
特大型、大型餐飲服務單位,所有餐桌除為每位顧客擺放常規的餐具、酒具、茶具外,應另在餐桌上為每位顧客擺放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放在專用的筷(勺)架上,位於色酒杯橫向水平線上,與自用筷勺垂直擺放,或在每道菜(點)盛器右側(或盛器內)擺放一雙公筷(或一把公勺)。
3
使用公筷自行分餐,上桌的每道菜、點、湯應保證一菜一筷或一菜一勺。
4
席間服務人員應巡迴觀察,客人自行夾餐時,提醒使用公筷公勺。
5
如有客人將公筷放在骨碟上面,應將新公筷按原位放在筷架上。
6
遇有特殊口味菜品要及時更換公筷、公勺。
7
用公筷公勺取菜宜適量,不可將菜返回盛器。
8
用公筷公勺應夾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點,不可用公筷公勺隨意翻菜。
9
不可將公筷公勺插入菜或飯中。
10
使用公勺舀湯不宜太滿,並應停留片刻,避免湯汁溢出。
⑨ 什麼是公筷
1、公筷公勺是指兩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時為方便分餐而擺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統稱,專用於從公用餐飲器具中夾取菜餚放到個人使用的餐飲器具中。公筷公勺架是指專用於放置公筷公勺的支撐物。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2、先用公筷(或公勺)夾取所想要的菜餚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後把公筷放回原處,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剛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餚慢慢品嘗。但要注意,公筷的標志要明顯,以便於區別。先用公筷夾取所想要的菜餚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後把公筷放回原處,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剛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餚慢慢品嘗。
使用公筷有什麼好處
在中國,飯桌是圓的,人們常常圍坐在一起吃飯,這樣可以讓飯桌上的氣氛更溫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親密。而和親朋好友一起聚餐時,互相為對方夾菜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在夾菜的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的口水進行了傳遞,這樣,細菌也在筷子的傳遞間進行了傳遞。而很多疾病,都是通過唾液進行傳播的,比如乙肝病毒、感冒病毒。所以使用公筷可以很好地防止疾病的傳播。使用公筷還可以減少浪費現象。當一大家子人出去吃飯,或是婚宴、生日聚會時,有些人為了好面子而點許多菜,最終導致吃不完。而又因為餐桌上大家的筷子都夾過各個菜品,所以有些人覺得不衛生,不願意打包,導致很多食物被浪費。
如果使用公筷,不僅讓有潔癖的人可以在這種多人聚會上吃的更加舒心,也能讓人放心地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避免了糧食浪費。要把使用公筷當作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並養成習慣。作為餐桌上的一種文化,公筷既不會破壞氛圍,也讓每一個入口的食物更加干凈衛生,值得被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