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配製2mol/l的氫氧化鈉
稱取80g氫氧化鈉,配製成氫氧化鈉溶液1升,即得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原理:1mol近似值為6.02×10^23摩爾質量(M) 單位 g/mol (公式M=m/n)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1mol物質的質量)叫摩爾質量,即1mol該物質所具有相對原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等同.物質的量(n)、質量(m)、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為:n=m/M
② 濃度都是2摩爾每升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怎麼配置Ph從2到12的溶液
PH=2~12;對應[H+]=10^-2~10^-12mol/L;採用稀釋法即可,再根據常溫下[H+]x[OH-]=10^-14.例如PH=7,取等量酸與鹼反應即可;對於2~6的溶液可以如下配置:取一定體積的2mol/L的鹽酸,稀釋到原體積的200倍,即可得10^-2mol/L的鹽酸,PH=2,;再從PH=2的鹽酸溶液中取一定體積的溶液稀釋至原體積十倍,得PH=3溶液,……依此類推;對於12~8的鹼液如下配置:取一定體積的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也稀釋到原體積200倍得[OH-]=10^-2mol/L,因而[H+]=10^-12mol/L,PH=12,以下同酸的配置。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如何配置2.0mol/l的氫氧化鈉標准溶液500ml
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2.0mol/L x 0.5L = 1mol
氫氧化鈉的質量=1mol x 40g/mol =40g
稱取40g 氫氧化鈉於燒杯中,加少量水完全溶解,溶液冷卻後全部轉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500mL,搖勻。然後進行標定,標定所得的濃度才是它的真正濃度。
④ 想先問一個簡單計算題: 如何配置 2毫摩爾每升的氫氧化鈉溶液 10ml
實際配製的時候是用100毫升的容量瓶,計算需要質量是:
0.002摩爾/升*0.1升*40克/摩爾=0.008克
這個結果天平無法稱量,應該是要配製2摩爾每升吧?
⑤ 2.5mol/L的氫氧化鈉怎麼配製急求
由於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變質成碳酸鈉,所以 氫氧化鈉標液通常不直接配製。
取220g氫氧化鈉 溶於200ml 無二氧化碳的水中 搖勻, 配製成氫氧化鈉 飽和溶液。密閉靜置 待溶液澄清
取上層清夜135mL ,用無二氧化碳的水 稀釋至1000mL
取領苯二甲酸氫鉀 9.3g, 加無二氧化碳的水100mL 溶解
加二滴酚酞指示劑(10g/L),用配製好的標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液體積約 17.5mL 左右。
以上方法參照國標GB/t 601-2002
⑥ 實驗室要配置2摩爾每升的氫氧化鈉420毫升,這應稱取氫氧化鈉的質量為多少怎麼求
實驗室沒有420毫升的容量瓶,需要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所需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0.5L X 2mol/L=1mol
稱取氫氧化鈉的質量=1mol X 40g/mol=40g
⑦ 2mol/L氫氧化鈉怎麼配製
1、稱取2MOL的氫氧化鈉(80g)。
2、倒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線,搖勻即可。
⑧ 配製2mol/l氫氧化鈉溶液50毫升需用固體氫氧化鈉多少克
0.1x1000/0.5=200
需取0.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200ml。
⑨ 如何配置濃度為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100ML
100ML
X
2
mol/L
=0.2
mol
0.2
X
40
=
8
g
NaOH
稱取8gNaOH放入燒杯後倒入適量的的蒸餾水,攪拌至完全溶解,移入100mL乾燥的容量瓶,洗滌燒杯兩三次,把容量瓶放置於水平桌面上,加蒸餾水至刻度線,壓緊瓶塞搖勻後放置留待備用。
⑩ 0.2mol/l的氫氧化鈉怎麼配製
稱取8g氫氧化鈉,配製成氫氧化鈉溶液1升,即得0.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原理:
1mol近似值為6.02×10²³摩爾質量(M),單位 g/mol (公式M=m/n)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即1mol該物質所具有相對原子質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等同。
物質的量(n)、質量(m)、摩爾質量(M)之間的關系為:n=m/M。
(10)2摩爾沒升的氫氧化鈉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配置溶液時注意事項:
1、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必要時佩帶防毒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小心使用,小心濺落到衣物、口鼻中。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2、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至少15分鍾(稀液)/用布擦乾(濃液),再用5~10%硫酸鎂、或3%硼酸溶液清洗並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至少15分鍾。或用3%硼酸溶液(或稀醋酸)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少量誤食時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鹽酸、大量橘汁或檸檬汁等中和;給飲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並迅速就醫,禁忌催吐和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