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扁皮筋打12珠配置
12號鋼珠甜配1.0厚的皮筋12mm。
1、根據自己力氣的大小,確定大頭寬度。基準1:2例如前面確定了9珠0.6厚皮筋小頭是15,那就是0.63015。2、根據自己拉距確定長度基準:拉距/(1厘米寬皮筋的拉伸比-1)+2例如這0.6的皮筋1厘米的皮筋能用力拉到7厘米,本人拉距90,那就應當裁90/(7-1)+2=17。OK你要的理想配置就是0.61703015。
2. 扁皮筋錐度比例是多少,出速度才最佳!有做過實驗的嗎
魔都開開聊彈弓
各位老朋友 新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魔都開開
這節聊皮筋裁切計算辦法
就是我們平常掛在嘴邊的所謂配置,
任意取一款彈弓用的扁皮筋,
市面通常厚度有:零點四毫米,零點四五,零點五,零點五五,零點六,零點六五,零點七等等
選任意厚度。
沿著整卷皮筋的橫切面,裁一段十五厘米長,一厘米寬的長條
在皮筋中間位置畫兩條間距兩厘米的線段
用指頭纏繞皮筋兩端,在尺上方,大力拉扯至極限,看兩厘米段位線的A端至B端的距離,再除以二即是皮筋的拉伸比
假定這款測試的皮筋是一比七的拉伸比
測量,自己的拉距,就是推開弓,前手到後手的皮筋距離。
比如:我短拉的拉距是七十厘米,
擊打距離是十五米之內的,溫度在二十八度以內的 選擇按實際拉升皮筋的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七十九。溫度在二十八以上,皮筋拉到百分之六十七以內,鋼珠有撞到皮筋的風險,因為鋼珠脫離皮兜的速度慢於皮筋反向運動彎曲的速度。
擊打十五米以上追求擊打距離的可拉至百分之八十直至極限,使用拉伸倍率高,彈道就會直,落點會更遠,風對初速快的物體影響更小,這樣犧牲的是皮筋的使用壽命。
按十五米米內,二十八度以下計算
拉距七十厘米除以拉伸比七 再除以使用百分之七十的七 再乘十,等於 十四點二八厘米,加上弓頭幫皮筋或夾皮筋部分的五毫米,綁皮兜部分的五毫米,總裁剪皮筋的長度為十五點二八厘米,按四捨五入法,十五點三厘米
任意錐度, 寬的一端盡量不要比弓門寬,比如寬的一端是十六毫米,那窄的一端就是二分之一加一些,九毫米,關於錐度的理論另外講。
裁切兩條一樣的皮筋,長十五點三,錐度十六比九
綁好皮兜裝到弓上,准備多種型號鋼珠測試,首先取正常使用八毫米直徑鋼珠擊打,如皮筋不抽手,再用七點五毫米鋼珠擊打,下面七毫米,六點三五毫米。注意:鋼珠越小反彈越厲害,不可控的風險就越高,如六點三五鋼珠擊發瞬間皮筋抽手疼,七珠不抽手,那麼用七點五珠正好。如六點三五皮筋也不抽手,那麼你的皮筋配置過輕,增加皮筋厚度或錐度,比如:十七比九,十八比十,等等依此類推,
如八毫米鋼珠抽手,可換薄一點的皮筋裁切,或錐度調小,比如:十五比七,十二比六點五,等等,長度不變。
向上測試,可准備八點五珠,九珠,九點五珠,十珠等等。
測速儀是另一種概念,在這里不表。
總結:皮筋長度有了之後,抽手是標准,在抽手的基礎上有三個校準辦法:一、增加鋼珠的質量,二,減皮筋的厚度,三,縮小皮筋的錐度。
不抽手的標准不要放在零界點,隨著一天溫度的落差,皮筋的性能也會發生落差。
如配置合理了,彈道偏低,調整小了弓門還偏低。那麼你可以換一種質量的皮筋重新測試了,皮筋的反向運動力也分檔次的。
3. 彈弓錐度什麼意思
彈弓錐度是指彈弓上的皮筋是扁的,中間寬,兩邊細,形成了一個錐度,這就是彈弓錐度。
4. 鄧飛虎叉形弓綁扁皮筋需要錐度么
扁皮筋弓(以木弓為例)目前主要有叉形弓和過頂弓兩...但是,不要忘了,中國彈弓王鄧飛虎,是標準的後手正...裁成多大的錐度合適? 你也可以用鋒利的大剪刀...
5. 飛虎弓優缺點
飛虎弓之所以稱之為飛虎,原因就是鄧飛虎老先生,他就不多做介紹了,玩彈弓的弓友都認識。飛虎弓結構簡單,製作方便,隨意一個長得好看的樹杈都能簡單製作,握感舒適,適合各種打法,橫握瞄打,斜握瞄打,估打等等。
最大的缺點是讓新手頭疼的綁撐頭,其實撐頭很好綁,剛開始幾次綁不好,速度慢,找倆根廢皮筋多試幾次就能綁得很好了。
夾片彈弓:
夾片弓最大的特點就是還皮筋方便,松開螺絲,夾進去,緊螺絲,就OK了,另外多數夾片彈弓帶有瞄具,喜歡玩競技的弓友對瞄具是離不開的,瞄具對於打固定距離,固定高度,固定大小的競技靶心是非常友好的。
戶外玩家對於瞄具的需求並不明顯,甚至厭惡。夾片弓的缺點也很明顯,鎖喉捏法抽手的幾率很大,另外重量也比很多木弓高。最近幾年玩夾片弓的弓友越來越多,這說明這種弓是科學的,是進步的。
傳統不好練是真的,玩瞄的幾乎都轉了扁皮,估計就剩下少量估打的弓友了。傳統圓皮彈弓優點穩定性高,尤其是彈道的穩定性,這一點是可以秒殺扁皮的。
還有就是壽命,皮筋壽命幾乎是扁皮筋的4-5倍。傳統弓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拉力重,拉力幾乎也是扁皮的3倍左右,一開始玩第一感覺一定是拉力重。
6. 下斑鳩用多厚的扁皮筋
下斑鳩用扁皮筋厚度在0.6—0.8mm之間。
打斑鳩用2515號扁皮筋。2515號這種型號的皮筋的初速經過測量沒有2412的初速高。但是正因為它的初速沒有2412的高,它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不少,配8的鋼珠,30米打穿斑鳩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彈弓的初速和最終的打擊力度是至關重要的。從打擊力度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扁皮筋的初始速度要比傳統弓快得多。網路上的一些弓友已經用速度計測量了它,達到了每秒128米的初始速度。傳統的彈弓只能達到70或80,最高的是80或90。
棲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區,主要在林緣、耕地及其附近集數只小群活動。秋冬季節遷至平原,常與珠頸斑鳩結群棲息。飛行似鴿,常滑翔。鳴聲單調低沉,警惕性甚高。
覓食高粱、麥種、稻穀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築在樹上,一般距地面高3~7m,用樹枝搭成,結構簡單。巢形為平盤狀,外徑約30×40cm,內徑約8.0×8.5cm。每窩產卵2枚。卵白色,卵徑33×24mm。孵化期約18天,雛期約18天。
7. 彈弓要打出威力有什麼技巧么
鋼珠越大,初速度越高,威力越大!
鋼珠大很簡單,買就行了,現在各大網購平台都有得賣。
高初速也很好理解,鋼珠飛行的速度。
彈弓戶外
剛開始玩彈弓的頭一年,就總是感覺自己的威力不夠,總想提升一下。戶外總是跑貨,很多次,明明中了,只飛毛,不掉貨。平時玩的時候,擊中目標的聲音也很小,打的也不夠遠。
一開始受到弓友影響玩的是短拉,短拉都知道,是最接近精準的打法,但是初速低,威力弱是他致命的缺陷,好多次,都是因為距離遠而很捉急。人家都能穿紅牛,我只能打出一個小坑。當時打的8珠,0.5厚,2012的錐度,拉距70過點。後來很不服氣,換了中拉練習了一個月,慢慢適應了中拉,配置也增加了,用0.65的2012帶9珠,裁長20,拉距大概110左右。夏天可以穿紅牛的配置。這個配置也讓我爽了好一陣子。以前打不破的東西,以前夠不到的距離,以前斷不了的各種樹枝,因為換了配置,加大了鋼珠,讓我玩得很嗨。
換配置以後雖然威力增加了,但是當時命中率還是不如短拉,後來通過幾百斤鋼珠,幾十米皮筋的瘋狂練習,命中率緩慢提升了。
作為一個陌生的老弓友,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以上都是有感而發,說了很多廢話,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剛開始玩彈弓,千萬不要一味的追求威力,應該先確定配置後先聯系準度,從自己的姿勢動作開始練習,練好基本功,打好基礎,別太著急。不要輕易換弓,換配置,換打法,一旦改變,想要提高就很困難了。 謝謝閱讀,望採納!
8. 扁皮筋彈弓是否適合打獵威力如何
扁皮筋彈弓可以獵捕一些體型較小的動物,如禽類,但不適合獵捕大型動物。可以在較遠距離打下獵物,但是由於車內空間的原因,不適合車獵。彈弓的威力取決於彈弓的皮筋。相對於傳統的圓皮筋,扁皮筋回彈快可以給予彈丸更高的初始速度。所以威力較大。
9. 鄧飛虎用的皮筋尺寸
58的長度,17的平條,打9的鋼珠,0.7的厚度
10. 0.55扁皮筋配多大鋼珠
0.55的扁皮筋一般配7mm的鋼珠。
一彈弓
(1)彈弓 ,七八十年代開始流行。彈弓是一種冷兵器或者是游戲工具。彈弓一般由弓架、皮筋、皮兜三部分組成,一般用樹木的枝椏製作,呈「丫」字形,上兩頭繫上皮筋,皮筋中段繫上一包裹彈丸的皮塊。
(2)彈弓的威力取決於皮筋的拉力和皮筋的回彈速度,皮筋拉力越大能匹配更重的彈丸,皮筋的回彈速度越快能提供給彈丸一個更大的初速,彈丸越重、初速越高威力就越大。彈弓按發射機理可以分為弓片式彈弓和皮筋式彈弓。弓片式彈弓有最原始的弓型彈弓和彈弓弩。
(3)皮筋式彈弓又可分為傳統式彈弓和現代式彈弓,其劃分原理應完全按照有無瞄具和腕托省力裝置劃分。比如不帶瞄具的木丫彈弓和鋼絲彈弓屬於傳統彈弓,而線切割或鑄造成型帶有瞄具的所謂「傳統弓」嚴格意義講應納入現代弓范疇。
(4)因為在全世界,在中國發展橫握瞄打之前,是沒有一個人或一種產品去推廣橫握瞄打原理的,最早的橫握瞄打弓是「王者之風」(當然還有更早的XGD型),它開創了橫握瞄打原理在彈弓產品中的應用與推廣, 是名副其實的橫握瞄打彈弓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