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才能讓兩台sql server 2005伺服器負載均衡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企業實現Web伺服器負載均衡
為了將負載均勻的分配給內部的多個伺服器上,就需要應用一定的負載均衡策略。通過伺服器負載均衡設備實現各伺服器群的流量動態負載均衡,並互為冗餘備份。並要求新系統應有一定的擴展性,如數據訪問量繼續增大,可再添加新的伺服器加入負載均衡系統。
對於WEB服務應用,同時有幾台機器提供服務,每台機器的狀態可以設為regular(正常工作)或backup(備份狀態),或者同時設定為regular狀態。負載均衡設備根據管理員事先設定的負載演算法和當前網路的實際的動態的負載情況決定下一個用戶的請求將被重定向到的伺服器。而這一切對於用戶來說是完全透明的,用戶完成了對WEB服務的請求,並不用關心具體是哪台伺服器完成的。
2、使用網路地址轉換實現多伺服器負載均衡
支持負載均衡的地址轉換網關中可以將一個外部IP地址映射為多個內部IP地址,對每次TCP連接請求動態使用其中一個內部地址,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很多硬體廠商將這種技術集成在他們的交換機中,作為他們第四層交換的一種功能來實現,一般採用隨機選擇、根據伺服器的連接數量或者響應時間進行選擇的負載均衡策略來分配負載。然而硬體實現的負載控制器靈活性不強,不能支持更優化的負載均衡策略和更復雜的應用協議。
基於網路地址轉換的負載均衡器可以有效的解決伺服器端的CPU和磁碟I/O負載,然而負載均衡器本身的性能受網路I/O的限制,在一定硬體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帶寬限制,但可以通過改善演算法和提高運行負載均衡程序的硬體性能,來提高這個帶寬限制。不同的服務類型對不同的伺服器資源進行佔用,我們使用的負載衡量策略是使用同一個負載進行評估,這對於大多數條件是適合的,然而最好的辦法是針對不同的資源,如CPU、磁碟I/O或網路I/O等,分別監視伺服器負載,由中心控制器選擇最合適的伺服器分發客戶請求。
3、使用DNS伺服器實現負載均衡
訪問企業網伺服器的用戶急劇增加,一台伺服器難以滿足用戶的訪問需要,那麼如何才能保證用戶的正常訪問呢?解決方法有很多,如使用Windows
2000或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網路負載均衡服務,但該服務的設置非常復雜。而通過DNS伺服器實現網路負載均衡則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
企業網通常由很多子網構成,為了降低網路中的數據流量,客戶機最好能訪問處於同一子網內的Web伺服器。雖然實現了網路負載均衡功能,但並不能保證客戶訪問的是本子網的Web伺服器。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只要啟用DNS伺服器的「啟用網路掩碼排序」功能即可。在DNS管理器窗口中,右鍵點擊DNS伺服器,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屬性」,然後在屬性對話框中切換到「高級」選項卡,勾選「伺服器選項」列表框中的「啟用網路掩碼排序」選項即可。這樣客戶機每次都能訪問到本子網內的Web伺服器了。完成以上設置後,就使DNS伺服器實現了網路負載均衡功能,把客戶的訪問分擔到每個Web伺服器上,並且還減少了跨子網的網路通信流量,大大降低了企業網的通信負擔。
4、企業實現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負載均衡
MS 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可以說是應用范圍最廣的資料庫產品,並且越來越多地在大型和比較關鍵的應用系統中提供服務。當企業應用越來越復雜、數據量越來越大的時候,SQL
Server資料庫要不停的進行處理、存儲、查詢的工作,這個時候企業就要考慮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的性能和速度及安全性了。然而,長期以來,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都只有「熱備」的解決方案,而沒有「負載均衡」和「集群」的解決方案。
隨著資料庫路由器軟體ICX的出現,為基於MS SQL Server的資料庫系統提供了一種更優秀的集群解決方案。它可以真正的實現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的動態負載均衡,提高性能和速度;它可以真正的保證SQL
Server資料庫伺服器不間斷的提供服務,在伺服器發生故障的時候實時切換到其他伺服器上繼續提供服務,切換時間為「零」。資料庫路由器是實時並發資料庫事務處理同步復制器和負載平衡器。
所有的資料庫客戶都通過ICX訪問資料庫。當訪問、查詢SQL
Server資料庫的時候ICX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配伺服器來提供服務,大大提高服務速度和優化性能,完成負載均衡。ICX可以同時連接多台資料庫,這若乾颱資料庫的內容在任何時刻由ICX保證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說,ICX採用了全新的並發事務處理的方式,向連接的N台資料庫同步復制事務處理,使得系統在任何時刻具有多個一致的最新邏輯資料庫數據集。當其中一台資料庫伺服器發生故障的時候,ICX可以實時的、第一時間切換到其他伺服器上來繼續提供服務。真正的實現零時間的伺服器切換,大大提高安全性,真正意義的實現伺服器不間斷服務。
5:當然自己可以DIY:用f5的網路負載均衡硬體和sql
server的復制技術軟體可以實現負載均衡,故障切換則需要windows的cluster或者sql server
2005的mirror。除了那個f5的硬體外,整個方案成本其實很低。
如若滿意,請點擊右側【採納答案】,如若還有問題,請點擊【追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2. Mysql伺服器負載很高,性能問題排查思路是怎樣的
對於包括 mysql 在內的大多數資料庫系統而言
性能問題的排查主要有以下方向:
1. 需求的不合理造成的性能問題
比方說,不需要實時更新的內容,被要求做成實時更新
2. 架構的不合理造成的性能問題
比方說,不適合資料庫保存的數據,被存放在資料庫中
或者,頻繁訪問但是很少變更的數據,沒有做緩存
3. 查詢語句的不合理造成的性能問題
比方說,重復執行相同的 SQL 會造成資源浪費
或者,大量復雜的 join 語句會導致查詢效率低下
4. 資料庫設計的不合理造成的性能問題
比方說,盲目追求三範式、四範式,有時候並沒有必要
5. 硬體配置的不合理造成的性能問題
比方說,資料庫伺服器的 io 性能、CPU 、網路狀況,都會影響性能
以上這些都是性能問題定位和調優的方向
3. 伺服器負載高怎麼辦
可以設置
負載均衡
和
磁碟列陣
當然了
可以把
網站
設置成
附件一個伺服器
資料庫一個伺服器
主站一個伺服器
這樣會好很多!
當然了
如果是
攻擊導致的
就開防火牆吧!
4. mysql資料庫伺服器CPU負載超過200%,mysqld進程導致的,如何解決
每次創建臨時表,Created_tmp_tables增加,如果臨時表大小超過tmp_table_size,則是在磁碟上創建臨時表,Created_tmp_disk_tables也增加,Created_tmp_files表示MySQL服務創建的臨時文件文件數,比較理想的配置是: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 100% <= 25%比如上面的伺服器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 100% =1.20%,應該相當好了
默認為16M,可調到64-256最佳,線程獨占,太大可能內存不夠I/O堵塞
如果動態頁面要調大點,100M以上,如果網站大部分都是靜態內容,一般64M足夠。
5. SQL SERVER 2008 伺服器CPU滿負荷,求檢查方法
且不說你前邊的拼接對不對
最後一個pivot運算用錯了,前面不能select
*
對於pivot運算,select後面的內容是由要求的
6. 伺服器負載量過大,怎樣處理
一,確認伺服器硬體是否足夠支持當前的流量。
二,優化資料庫訪問。
伺服器的負載過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CPU負荷過大,降低伺服器CPU的負荷,才能夠有效打破瓶頸。而使用靜態頁面可以使得CPU的負荷最小化。前台實現完全的靜態化當然最好,可以完全不用訪問資料庫,不過對於頻繁更新的網站,靜態化往往不能滿足某些功能。
緩存技術就是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將動態數據存儲到緩存文件中,動態網頁直接調用這些文件,而不必再訪問資料庫,WordPress和Z-Blog都大量使用這種緩存技術。
如果確實無法避免對資料庫的訪問,那麼可以嘗試優化資料庫的查詢SQL.避免使用Select *from這樣的語句,每次查詢只返回自己需要的結果,避免短時間內的大量SQL查詢。
三,禁止外部的盜鏈。
外部網站的圖片或者文件盜鏈往往會帶來大量的負載壓力,因此應該嚴格限制外部對於自身的圖片或者文件盜鏈,好在目前可以簡單地通過refer來控制盜鏈,Apache自己就可以通過配置來禁止盜鏈,IIS也有一些第三方的ISAPI可以實現同樣的功能。當然,偽造refer也可以通過代碼來實現盜鏈,不過目前蓄意偽造refer盜鏈的還不多,可以先不去考慮,或者使用非技術手段來解決,比如在圖片上增加水印。
四,控制大文件的下載。
大文件的下載會佔用很大的流量,並且對於非SCSI硬碟來說,大量文件下載會消耗CPU,使得網站響應能力下降。因此,盡量不要提供超過2M的大文件下載,如果需要提供,建議將大文件放在另外一台伺服器上。
7. 如何解決資料庫負載過大的問題
市面上存在兩種資料庫負載均衡的思路:1. 基於資料庫連接的負載均衡:例如總共有100個資料庫連接,50個連接登錄到資料庫機器A,另外50個連接登錄到資料庫機器B,這樣每個連接中接下來的所有請求全都是發往同一台資料庫機器的。 這種資料庫負載均衡的思路模擬了WEB上的負載均衡方法,但是由於WEB連接是短時間連接(連接建立後,獲取需要的HTML等資源後,連接馬上被關閉),而資料庫連接是長時間連接( 連接建立後,可長時間保持,客戶可不停向資料庫發送SQL請求,資料庫做出回答,如此不斷循環直到連接被人為或因錯而斷開為止),因此這種資料庫負載均衡思路存在著明顯的缺點:有可能會發生絕大部分的請求壓力都集中到某台資料庫機器上去,從而使得負載均衡效果失效。2.基於批處理請求的負載均衡:在建立資料庫連接的時候,會同時與每台資料庫伺服器建立連接,之後針對客戶端的每次請求,都會根據負載均衡演算法,獨立地選出某個資料庫節點來執行這個請求。此種思路符合資料庫長時間連接的特徵,不存在上面所述的基於連接的負載均衡方法的缺點。市面上的負載均衡廠商,既有基於連接的,也有基於批處理請求的,用戶需仔細辨別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合適產品。
8. 如何測試資料庫伺服器的負載性能
哥們的描述很模糊哦,
在線訪問,說明應該有可視化界面,可以使用loadrunner工具去錄制界面操作然後跑並發即可,設置Vuser數,Vuser數一定條件下可以理解為你的在線用戶數。將這個值一直往上加,壓到你的伺服器CPU,MEN,IO等還剩下20%左右的時候得出最大活躍用戶數,然後再反推在線用戶數。
PS:
用戶在線對伺服器的壓力不大,登陸後未必會操作,操作的話也未必會同時操作,壓力點在於活躍用戶數,比如1000個在線,有100個用戶處於活躍狀態,其他900個非活躍狀態。那麼就是1:9.......
至於我說得方法合不合適,還得根據你伺服器的實際情況而論。
9. 請問資料庫加密產品會增加資料庫伺服器的負載嗎
做技術都的都知道,以安華金和資料庫加密系統為例,的數據加解密能力是通過部署在數據庫伺服器上的TDE插件與資料庫服務聯合實現的,因此,肯定會增加一點資料庫服務器的負載。資料庫系統為了提升性能而使用共享內存技術和檢查點機制,數據庫加密系統充分利用資料庫系統的自身能力而盡量減小了對資料庫服務器的額外壓力,因此,雖然加密系統的運行會增加資料庫伺服器的負載,但不會影響太大,具體取決於數據量的大小和資料庫服務的業務繁忙程度。據我了解安華金和數據庫加密是國內唯一一款對性能影響小的產品。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採納下